索引号: 001002003/2015-07192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文 号: 温政办〔2015〕16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03-10
索引号: 001002003/2015-07192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文 号: 温政办〔2015〕16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03-10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温州市加快推进时尚消费发展
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5- 03- 11 09: 25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温州市加快推进时尚消费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3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温州市加快推进时尚消费发展实施方案

  时尚消费是建设时尚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深入实施《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发展时尚产业建设时尚之都的决定》,全力推进时尚消费发展,特制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时尚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到2016年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00亿元以上,其中汽车、金银珠宝、鞋服、纺织品、化妆品、家具、进口食品、旅游等时尚消费品销售额达470亿元以上,网络零售额达10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50亿元以上,其中时尚消费品零售额达760亿元以上,网络零售额达2200亿元以上。

  (二)时尚消费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到2016年底,市区新建投用城市综合体项目6个、大型商贸专业市场2个,全市创建省级国家级特色商业街2条以上,龙湾国际名品直销中心初具规模。到2020年底,市区主要商业中心建成城市综合体20个,温州空港新区新会展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商贸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流通产业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时尚消费市场健康活跃。培育、发展壮大专业展和消费展5个以上,积极引进走在时尚前沿的各类展会,举办系列时尚购物节活动。

  二、工作任务

  (一)构建时尚消费空间。

  1.优化提升传统商圈。按照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的原则,加快建设城市级商业中心区、片区级商业中心区和社区级(城镇)商业中心区三层次商业网点体系。着力提升环五马时尚商圈发展水平,推进五马街及周边街区有机整合,提升功能形象和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形成“非”字型的核心时尚街区。优化布局商业综合体,引导百货商场提升经营档次、规模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区域辐射力的时尚消费地标。打造各具时尚主题的特色商业街区,加快“退二进三”“优二兴三”步伐,新建、改造和提升一批商品交易市场和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积极推进牛山国际综合体、滨江广场、七都城市综合体建设。推动业态多元化和时尚化,以城市综合体、特色商业街为载体,推进传统商贸流通业改造和新兴市场的培育。

  2.拓展时尚消费新领域。加快培育和发展滨江商务区、龙湾中心区、瓯海新城、永嘉三江口、温州经开区滨海新城、龙湾空港新区等新兴时尚商圈,通过有效整合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内外贸一体化和产业链延伸,重点建设时装服饰展览展示中心、奢侈品展示交易中心、时尚家居展示交易中心、时尚产业品牌营运中心等若干个时尚展示中心,着力形成展示城市时尚魅力、宣传时尚理念、推广时尚产业、提供时尚体验的商业化集中区域。依托市域铁路沿线站点综合开发,形成“T”字型时尚消费轴,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力的国际时尚消费品贸易中心、集散地。

  3.改善时尚消费环境。建立内外贸融合、扩进口促消费机制,积极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港口物流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建国际时尚消费名品的国家重要保税集散中心。加快区域性进口贸易基地建设,做强做大温州进口商品交易市场,推进国际葡萄酒集散中心建设,扩大对国外高端时尚产品的进口和消费。

  (二)培育新兴时尚消费。

  4.提升优势传统产业。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服装、制鞋两大产业为核心,积极探索推广定制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个性化、私人化、多元化、时尚化的定制服务,努力打造一批特色定制服务一条街;积极推进时尚智造中心建设,加快与国际顶级品牌在技术、工艺到文化理念上展开全方位合作;依托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打造龙湾国际名品直销中心等工厂直销店。

  5.发展时尚休闲消费。大力开发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时尚旅游产品,推进瓯海、永嘉、洞头、苍南、文成、泰顺、乐清等地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假日花市等载体建设,发展集观光、品尝、体验、养生、娱乐、购物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传承创新温州美食,加强瓯菜文化研究,发掘温州饮食文化,支持餐饮企业瓯菜菜品创新,积极打造“瓯菜”总部创新基地,推进“温州瓯菜博物馆”建设,组织开展瓯菜品牌系列推广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时尚消费融合,支持瓯绣、瓯戏、瓯塑等系列非遗项目发展,充分利用“书画名城、戏曲之乡、百工故里和歌舞之都”四张金名片,在都市核心区围绕沿江、沿海城镇发展带和沿温瑞塘河发展带布置文化展览、图书阅览、文艺演出、微电影节等文化活动空间,培育地区特色文化,大力促进文化消费。

  6.促进信息消费。加快“无线城市”建设,实现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质量,加快推进4G网络覆盖和“三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为时尚消费提供基础保障。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应用,充分挖掘农村的信息消费潜力。加强信息安全监督,努力消除信息消费陷阱,保障信息消费安全。

  (三)拓展时尚消费渠道。

  7.打造时尚消费平台。加快推进新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引进、承办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培育发展时尚消费博览会,举办汽车展、家博会、进口商品展、旅游展、文博会等较大规模专业展和时尚消费展5个以上。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社团组织举办春夏和秋冬新品时尚发布会,有效利用温州国际会展中心资源,建设时尚发布中心和韩国产业馆,传播服装、鞋革、汽车等最新资讯;积极引进国际著名品牌发布会、国际流行趋势作品发布会等主题活动,成为时尚信息前沿阵地。深化金秋购物节、金秋文化节等系列时尚购物节活动,谋划举办设计师论坛、时装周、时尚创意节等与时尚相关的节事活动。通过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扩大时尚消费的影响力。

  8.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互动,拓展消费渠道;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将最新最时尚消费信息加以推送,激发消费欲望,拉动时尚消费。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电子商务基地(园区),培育发展一批高效能电子商务龙头示范企业,引进一批高标准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提高商贸流通领域等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引领传统贸易方式向现代贸易方式转变;实施重点网络交易平台等系统工程,积极申报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加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9.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发挥全球温商网络优势,引导在外温州人“品牌代理回归”。建立国际化营销渠道,依靠在外温商国际品牌运作能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时尚产品、时尚品牌和时尚企业,建设中国品牌中心,全面汇聚国内外一、二线品牌,同时推动本土时尚产品和品牌走向世界。建设一批国别时尚专区或国际品牌一条街,集中进驻世界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时尚品牌,争取国际高端品牌企业在温设立分销中心。鼓励温州企业通过品牌特许、品牌授权、品牌代理、加盟连销等方式,参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合作与运营。鼓励有条件的温州企业投资、收购、兼并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把推进时尚消费工作摆到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统筹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用足用活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土地等配套政策。

  (二)加强人才培育。完善专业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完善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人才政策体系,建立人才创业投资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时尚科技研究型平台,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利用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培育本地时尚专业人才。建立专业人才信息系统,探索构建各类时尚人才资质认证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时尚领军人物。

  (三)加强宣传推广。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整合时尚杂志、广播、网络、等时尚传播媒介,加强时尚品牌的宣传、推广和传播;通过温州时尚品牌网络,搭建全方位系统介绍、展示温州知名时尚品牌的专业网站。加强与国际时尚城市交往交流交融,积极与米兰、巴黎、伦敦、佛罗伦萨、韩国等国际时尚都市建立友好关系,定期在不同城市举办以“时尚”为主题互动、交流、合作活动。

  附件:温州市区时尚消费项目建设情况一览表

' style='font-size:10.5pt;margin-left: 30px;'>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