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三农”服务 > 农技推广
积极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发布日期: 2015- 03- 13 15: 22 浏览次数: 来源: 省农技推广中心 字体:[ ]

  赤霉病是我省小麦常见病害,近年来在麦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麦感染赤霉病会影响到小麦产量和品质。如果防治不当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的会造成绝收,成为影响我省小麦生产的障碍因素之一。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全省3-4月平均气温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高,但气温起伏较大,前期多阴雨天气,后期以过程性降水为主,气温逐渐回升;总降水量全省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其中3月上中旬受到两次中等冷空气影响,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5-10天的阴雨天气,将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各地应加强田间管理,积极做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治。防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预防为主,主动防御
  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应预防为主,重治轻防,见病用药,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重治轻防的传统做法不利于赤霉病的防控。

  2.正确的防治时间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时间为抽穗期到扬花期,如此长的用药时期内,不同时间段用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有部分农户选择在孕穗期或是扬花末期用药,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后再用药,都没有很好的把握住最佳防治时期,防效较低。最佳的防治时期为小麦齐穗到扬花5%-10%时。同时,有几种情况要充分考虑,抽穗期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用药;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始花期用药;抽穗期遇连阴雨天气,赤霉病有流行可能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雨隙多次喷药防治。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有必要进行两次防治,同时注意雨后补喷,对于第一次用药效果不好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第一次用药后7天左右使用第二次药剂,可以更好的控制病菌的蔓延,减少损失。
    3.正确的防治药剂与用量

  近几年,农户普遍反映多菌灵不灵了,不能排除部分药剂质量存在问题,还应考虑抗性菌株的关系。可关注新的药剂,如每亩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200毫升, 或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20~25毫升对水30~45公斤细雾喷施。

  4.正确的施用方法
  部分麦区农户使用常规喷雾器喷雾亩用水量多为15升,更少者仅为10升,如此少的用水量,会影响到药效的正常发挥。为保证药效,若使用常规喷雾器亩用水量宜在45升-60升之间,或是加入药效保证剂,如展透等。喷片选用小孔喷片,提高雾化效果和单位面积雾滴数,提高穗部着药均匀度。用直喷头或如果无风风小,喷头离开穗顶一尺左右,利于雾滴飘移降落,增加穗部着药机会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