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三农”服务 > 农技推广
当前草莓安全生产管理建议
发布日期: 2015- 03- 06 15: 15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

  当前正值草莓生产高峰期,阴雨天气多,湿度大,光照不足,病虫害进入高发期,对草莓生产不利。各地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用药,确保上市草莓质量安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重点防治灰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时要做到准确诊断、对症下药、适期用药,严格遵守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不同类型农药品种交替使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防治灰霉病喷雾药剂可选用50%烟酰菌胺(凯泽)水分散粒剂1200倍,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白粉病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30%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30%翠泽悬浮剂(醚菌酯+啶酰菌胺)1500倍液,或42.8%露娜森(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做到叶片正反面喷施均匀,每隔5~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随着温度升高,害螨、蚜虫、蓟马等害虫相继发生。建议害螨使用24%螨危悬乳剂4000倍液加99%矿物油300倍液,或20%丁氟螨酯悬浮剂1500倍液;蚜虫可选用24%螺虫乙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00倍液;蓟马使用6%乙基多杀菌素(艾绿士)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二、大棚温湿度管理

  白天棚内温度尽量保持在20℃-28℃,湿度控制在50%之内为宜。夜间保持5℃以上。当棚内夜间温度在10℃左右时晚上可以不闭棚,适当留有通风口,延缓果实成熟期,提高果实品质。春季雨水较多,应及时清理排水沟渠,以免棚内进水。气温突降时,注意防止冻害。针对白粉病和灰霉病菌耐低温、不耐高温的特性,在晴天气温较高时,运用大棚封膜增温杀菌。比较安全有效的温度控制方案是使棚内温度提升到35℃左右并保持2小时,连续封膜3天;但须注意控制好温度,超过38℃会造成烧苗,低于32℃效果不理想。

  三、植株管理和肥水调控

  及时掰除老叶、病叶及果实采收后留下的花梗,减少养分消耗。疏去小形花、果梗过短、膨大不良及畸形的果实,一般每个花序保留5~7个果实。目前正值草莓第二花序采收期、第三花序开花结果,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植株将进入快速生长期,可根据草莓长势酌情施肥,按15kg/667m2用量追施一次不含氯高钾复合肥(N:P:K=12:9:24)或冲施液肥,浓度控制在0.2%-0.4%;提倡使用滴灌管进行肥水同灌。保持大棚土壤适当干燥,避免植株徒长、病虫多发而影响产量品质。

  四、果实适期采收,防止污染

  根据品种特点和运输距离,适期采收。就近销售以完熟采收为好,远距离销售八成熟左右即可采收。使用洁净的采收器具。采收时要求轻摘轻放、不损伤萼片和果面、规范分等分级,剔除病虫果,合理包装,避免产品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