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中国瓯剧音乐大典》问世
发布日期: 2017- 03- 21 09: 06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264万字巨著 汇编近3000支曲牌 88岁李子敏主编

88岁的李子敏(右二)在首发式上。(杨朔 摄)
88岁高龄的瓯剧国家级传承人李子敏在从艺70周年之际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由他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瓯剧音乐大典》(三卷本)终于面世了。

3月20日,该书首发式暨李子敏从艺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出席并致辞。

瓯剧是南戏故里温州的古老剧种,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古瓯越文明的遗产。它的传承仰仗于一代代艺人们的薪火相传。如今,《大典》的问世让它有本可据,即便是活体没了,仍能照本复活。

李子敏感言:“ 是作四百年瓯剧的历史答卷,并作一代代前辈艺术家的梦圆。”

这部264万字的皇皇巨著历时三年,在1988年李子敏编纂的七卷本《瓯剧音乐集成》基础上查疑补漏,并采访12位老艺人,扩充资料编纂而成。它的篇幅较之于集百位专家完成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还多了67万字,不仅汇编了瓯剧古往今来近3000支曲牌板式,收入有瓯剧的各种声腔、曲牌、板式、文武场器乐曲、锣鼓、八仙及新中国成立后至2014年,瓯剧编演、移植、改编的大小剧目优秀唱段,还缕析了南戏900年来戏曲声腔发展演变的轨迹,及其与瓯剧文脉沿革的因果关系,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史料最全、收录曲目最多的瓯剧音乐大全。它的出版填补了温州戏剧史的空白,为瓯剧传承提供了原始坚实的文献资料,为瓯剧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实践参考,为中国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书中,尤为珍贵的是瓯剧祖先口口相传留下的1000多支曲牌,为上世纪60年代初从瓯剧前辈艺人的口中抢救所得,一音不改、一字不动,对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发展演变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这项重大的编纂工程由市文广新局组织,市文化馆、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市非遗保护中心策划执行,发动有识之士参与录音与记谱,是瓯剧艺术家,政府与社会贤达学子共同努力奋斗的硕果。

首发式上,李子敏被授予“温州传统戏曲传承贡献奖”,他说是温州纳他养他,是瓯剧哺育、造就了他。瓯剧是他的第二生命,传承发展,责无旁贷。

这位满头银发的耄耋老人,在编撰过程中生了三场大病,却依然奋斗不已,“这是我生命历程中的重任,权当回报与感恩”。

李子敏,1930年出生于安徽太和县,是瓯剧第一任专职作曲家,“瓯剧音乐历史性发展”的代表人物。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文工团,任音乐队长、作曲、指挥等职。1959年奉调温州,从此浸淫瓯剧近60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抢救性记录瓯剧1000多支曲牌,使这门靠口传心授的剧种第一次有了曲谱;解决并确立了瓯剧音乐乱弹腔男女工唱腔唱调,使瓯剧取得历史性发展;奠定瓯剧作曲制,规范乐队组合,使瓯剧音乐走向了新纪元;编写《高机与吴三春》《钟离娘娘》《貂蝉》《杀狗记》《东海小哨兵》等近百个大小戏,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曲人才;离休后出版《瓯剧史》《瓯剧艺术概论》《南戏故里声腔戏剧珍萃》等8部专著。

戏曲评论家、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表示:“李子敏先生是一位学术兼优,成就非凡的艺术家。他在瓯剧艺术理论与历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且在创作实践方面硕果累累。这样的人物在我国戏曲界是非常罕见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李子敏!”(记者 王民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