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17 > 特载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8- 04- 10 10: 17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在温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17年4月19日)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葛益平 

温州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温州全力应对风险挑战、取得转型发展新成效的五年,也是我市人大工作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温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共召开常委会会议41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77个,制定地方性法规3部,开展14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作出决议决定29项,提出审议意见54个,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64人次,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为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过去五年,我们主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力推动温州转型发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是做好人大工作、发挥人大作用的关键所在。五年来,常委会聚焦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政府重点难点工作和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强化责任担当,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有力推动我市加快转型发展。

切实加强重大经济事项监督,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发展经济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常委会始终将其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坚持每年听取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报告,认真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审查,推动中长期规划更加注重发展内涵和城市品质的提升,更加注重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各重点专项规划相衔接。围绕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将所有政府投资项目纳入监督范围,持续跟踪项目进度和资金保障情况,促进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针对局部金融风波的影响,常委会把助推金融风险化解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支持我市获批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依托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同时,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监督,有力促进金改政策措施落地,司法保障意见出台实施,社会信用体系重建和“两链”风险化解。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对促进金融稳定的基础性作用,从投资服务平台建设、发展环境优化、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减负等方面切入,强化监督,助推我市经济走出低谷、企稳向好。

温商回归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强劲动力。常委会连续五年开展温商回归工作监督,紧盯项目落地,支持市政府出台鼓励政策,优化招商环境,促进“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高度关注产业平台建设和新兴产业培育,全力支持浙南科技城、瓯江口和浙南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对电子商务、时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小微创业园建设等工作的监督,深入开展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调研,促进市政府率先出台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启动建设全市联动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推进预算审查监督改革,促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审查批准预算并监督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常委会以部门预算实质性审查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公共预算监督改革,出台市级部门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建立健全专委审查、专家审查、刚性约束、分部门审议表决等监督机制,引入公开听证等公众参与方式,完善人大在线监督系统。将审查范围扩大至市级一级预算单位和市级财政所有可用财力,并坚持每年随机抽取10家单位进行重点审查,切实为人代会预算审查提前把好关口。五年来,共督促调整优化预算项目2050个,调整资金8.12亿元,有力促进部门预算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深入贯彻实施新预算法,加强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每年定期听取和审议预决算和审计工作报告,强化预算执行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和预决算公开。注重发挥预算对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加大对政府投资资金、专项资金、功能区预算、政府性债务等方面的审查监督力度,全力督促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保障重点工作和民生工程,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监督,促进城市转型发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大拆大整”是省市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倒逼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常委会以“治污水”为龙头,发动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联动开展水环境整治、城乡污水处理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监督,合力推进垃圾河、黑臭河整治及污水管网建设。加大防洪排涝、饮用水水源保护监督力度,多年紧盯珊溪“大水缸”,督促库区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保证珊溪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支持市政府落实“强塘固房”责任,推动鹿城、瑞安、永嘉、苍南等地一批标准堤塘和水闸加快建成投用。同时,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监督,促进重点领域和行业有效整治、能源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防治工作机制加快建设。

全力开展“大拆大整”专项督查,积极推动危旧房排查整治、违法建筑拆除、“四无”企业整治等八大攻坚任务加快落实。连续多年跟踪推进城中村改造、“退二进三”、安置房提速等工作。市、区两级人大联动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监督,推动停车场、垃圾处理厂等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道路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加强对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公园建设、园林绿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等工作的监督,推动“六城联创”圆满收官。

持续强化民生问题监督,促进社会转型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委会针对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食品安全、医疗卫生、教育改革、社会养老、“三农”发展等热点问题,强化监督推动。连续四年跟踪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执法检查、明察暗访、专题询问、挂牌督办、满意度测评等方式,一督到底,推动市政府理顺监管体制机制,加大综合治理和违法行为打击力度,锲而不舍捍卫“舌尖上的安全”。围绕医疗服务发展、医疗综合改革等工作加强调研审议,督促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展开、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深入推进、社会资本办医体制障碍有效破除。聚焦教育投入、民办教育、学前教育等短板问题,支持推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均衡化发展。密切关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推动市政府不断完善相关规划,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规模流转、粮食安全等工作监督,着力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审议,支持市政府实施精准扶贫计划,增强低收入农户发展能力。

常委会积极推动“同心同行、共建和谐”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场所规范化管理等工作的监督。深入调研侨胞台胞权益保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工作,促进各方面融合发展。同时,把人大信访督办工作作为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渠道。五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831件(批)次,常委会领导带头督办信访积案,有效化解一批信访难题,得到省人大常委会和市委的充分肯定。

二、过去五年,我们充分发挥人大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线作用,有力推动法治温州建设开启新征程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是人大的重要使命。五年来,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主动承接和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加强法律监督和司法监督,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切实发挥法治在地方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扎实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立法法的规定,常委会超前谋划,同步做好地方立法权申报、机构组建、项目筹备等工作,于2015年7月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开始行使立法权。注重落实“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先行、社会参与”的立法工作机制,及时制定《温州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出台配套制度,依法规范立法行为。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地方特色,研究制定《温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成为全省新获立法权设区的市制定的第一部法规。顺应市民呼声、创新制度布局,制定出台《温州市物业管理条例》,为我市物业管理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深入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领域的立法调研。坚持开门立法,与温州大学共建地方立法研究院,公开选聘首批地方立法专家,探索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1个,拓宽代表和群众参与立法的渠道,使地方立法更加符合实际、体现民意。认真配合上级人大开展立法法、省消防条例等40多部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

深入开展法律监督和司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保障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维护法律权威是人大的重要职责。常委会先后对安全生产法、旅游法、禁毒法、法官法、律师法、省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提出审议意见,加强跟踪监督。特别是连续三年紧盯安全生产“三法一条例”的贯彻实施,推动市政府健全监管体系,加大对企业、危化品、出租房和农村道路等重点领域的执法整治力度,促进安全生产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刑事诉讼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违法建筑处置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及时修订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五年来共审查规范性文件193件,切实维护法制统一。

常委会积极探索司法监督新途径,建立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监督机制,通过座谈交流、查阅卷宗、旁听庭审、听取履职报告、民主测评等方式,以点带面推动“两院”健全工作制度,落实整改措施,强化“两官”队伍建设。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开展公检法司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公正司(执)法情况专项监督,助推司法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关注“大调解”体系建设、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等工作,促进司法公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切实发挥权力机关职能作用。常委会响应改革号召,及时作出《关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动员全市人民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合力。围绕都市区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建设等关系温州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审议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市区环境功能区划、洞头撤县设区、城中村改造融资、浙江三澳核电项目等重大事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同时,认真监督推动“六五”普法决议落实,及时作出“七五”普法决议,依法保障法治宣传教育。授予《温州一家人》编剧高满堂、温大外教伊凡等6人“温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与依法任免有机统一,制定人事任免工作细则,精心组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任职表态发言,不断完善人事任免工作流程,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地方国家机关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证。认真落实人代会选举和常委会任命人员的宪法宣誓制度,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增强宪法意识,自觉接受监督,履行承诺、担当使命。

三、过去五年,我们致力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工作的基础是代表、活力在代表。五年来,常委会始终尊重代表的主体地位,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强化服务保障、完善履职机制,代表履职热情不断激发。

认真处理代表议案和建议。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形式。常委会高度重视议案建议的办理和督办工作,认真审议金融综合改革、出租车管理立法等议案,提出处理意见。出台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工作若干规定,健全完善主任会议督办市长领办件、各专委及常委会组成人员牵头督办相关建议等工作机制。创新评议测评、专题询问等方式,加大督办力度,提高督办实效。五年来,代表提出的2673件建议,已解决或列入解决计划的达2459件,推动市区道路打卡口、温州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合理设置等一批建议事项得到落实。同时,认真做好全国、省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组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特别是在申报地方立法权、建设杭温高铁和龙丽温高速、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事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建立代表专业小组,组织代表开展会前视察,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专项监督、立法调研、电视问政等活动,丰富代表履职内容。充分发挥代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组织代表开展“四张清单一张网”专项督察、查找“短板”、视察核查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人口脱贫情况等主题活动10多项,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政府改进工作。出台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办法,组织代表就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开展约见,推动相关工作加快落实。组织培训代表1900多人次,有效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密切联系代表和群众。建立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制度,出台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办法,促进代表深入群众、有效履职、接受监督。指导全市222个代表联络站常态化、制度化运行,省市领导干部代表带头示范,广大代表定期进联络站开展活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网上代表联络站试点工作,强化线上线下民意收集和交流互动,不断拓宽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

扎实做好换届选举工作。人大换届选举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常委会在市委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换届选举有关部署要求,准确把握相关法律精神,深入调研与督查,依法加强法律指导和业务培训,与相关部门共同把好代表人选入口关、换届选举纪律关、代表资格审查关,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平稳开展。全市共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1.1万多名,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为我市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过去五年,我们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

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保障。五年来,常委会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加强常委会及机关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懈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五年来共组织专题调研320多次,形成调研报告和意见建议,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改革、城市综合公共交通发展等调研报告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常委会领导联系督查重点项目、落实河长制、挂钩扶贫助企等活动,推动基层实际问题解决。深入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文明机关创建和全员绩效考核,制定修订制度50多项,不断提高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加强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专委会是人大的常设工作机构。常委会十分注重专委会作用的发挥,完善专委会工作机制,推进专委会依法依规依程序运转,形成工作合力。各专委会依托人才和专业优势,积极组织开展调研、视察、督查等活动,五年来共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60多个,有力推动市区天然气供应、交通治堵、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餐厨垃圾处置等工作落实。

加强对县乡人大工作的指导。开展县乡人大工作调研,配合市委召开全市人大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意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文件要求,配合市委开展专项督查,推进县乡人大规范会议制度、加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县乡人大的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通过召开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联席会等形式,加强市县人大工作交流与联动。指导县级人大落实监察体制改革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密切与外地人大的交流联系,学习先进经验。

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成立人大工作研究会,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办好《温州人大》杂志和门户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不断扩大人大工作影响力。坚持把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办好《人民问政》《代表在线》两个栏目,推动“拔钉清障”、拆迁安置、残疾人权益保护等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坚持公开征集常委会立法项目、监督议题,公开发布立法计划、监督计划、审议意见,增强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在中共温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支持监督下,在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五年来,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市“一府两院”、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驻温部队,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立法工作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的氛围有待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精准度和监督实效有待进一步提高;重大事项决定权行使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同代表和群众的联系还需更加密切;对基层人大工作的联系与指导还需进一步深化。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对待,加以改进。

五年的探索实践,使我们深切认识到,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大工作健康发展,确保各项职权正确行使。五年来,我们始终在党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全力推进党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保证党的主张、意图通过人大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把握监督与支持的关系。监督权是地方人大的一项基本职权。人大监督既是对“一府两院”权力运行的制约,又是对其工作的支持。五年来,我们既坚持实事求是、依法行使职权,又对“一府两院”工作予以有力的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合心合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的良好氛围,较好地实现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统一。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是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五年来,我们始终关注民生、维护民利,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开展审议和监督,促进“一府两院”为民谋利、改进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站在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民主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根本任务。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坚持法治思维、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加快地方立法进程,强化执法监督,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始终坚持突出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充分行使职权,积极发挥作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足之基和力量之源。五年来,我们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最大限度调动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有效实现。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拓创新既是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需要,也是人大工作主动适应形势发展、依法行使职权的必然要求。五年来,我们不断总结、学习与借鉴,在完善监督方式方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健全代表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使人大工作在传承创新中不断前行。

未来五年,是温州抢抓战略机遇、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温州城市“破茧成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五年。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准确把握温州历史方位,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打造“铁三角”、再创新辉煌的宏伟目标。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议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为民尽责,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着力助推“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着力助推“三大转型”和“三个城市”建设,着力推进“法治温州”建设,着力促进民生改善,为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奋力谱写浙江新方位下温州发展的辉煌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2017年是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第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一线”状态,按照“一线”标准,发挥“一线”作用,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建议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强化法治引领,推动民主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扎实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立足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心组织实施年度立法计划。坚持“立法为民、问题导向、法治思维、有效管用”的立法原则,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和城市管理迫切需要,研究制定绿化条例和电梯安全条例。加快危旧房屋管理立法进程,为“大拆大整”向纵深推进提供法治保障。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等立法预备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七五”普法决议落实,指导推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更加注重我市已出台法规落地实施。做好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工作,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确保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坚决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在市委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鹿城、瑞安、苍南等地“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经验,逐步在全市推开。

二、服务发展大局,推动监督工作再取新实效。认真实施年度监督计划,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着重对“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剿灭劣Ⅴ类水、“最多跑一次”改革、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工作开展监督,推动全市中心工作加快落实。围绕转型发展,着重对地方资本市场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温商回归、民宿经济等工作开展监督,听取和审议经济社会发展、计划、预算及审计工作报告,深化全口径预决算和部门预算审查,加强政府性债务监督,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围绕民生改善,着重对综合公共交通建设、医药卫生综合改革、食品安全、学前教育、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等工作开展监督,深入开展扶贫、政府信息化建设跟踪监督,推动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围绕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深化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加强法院执行工作、检察院侦查监督工作的监督,开展行政复议法执法检查、旅游法实施情况跟踪监督,继续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人大信访工作,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三、联系代表群众,推动代表工作再现新活力。完善联系代表和群众的“双联系”制度,加强线上线下代表联络站和履职平台建设,推进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进联络站活动常态化。精心组织代表开展“剿灭劣Ⅴ类水、人大代表在行动”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强化服务意识,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扩大代表对人大工作的参与度。改进代表建议督办工作,提高办理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代表培训工作,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加强代表履职服务管理,健全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开好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选好省十三届人大代表。

四、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履职能力再有新提升。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学习培训,提高履职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践行群众路线。深化对县乡人大的联系指导,注重发挥县级人大协助立法、联动监督的作用,加强工作交流,努力提升全市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重视人大宣传工作,促进人大监督与媒体监督、舆论监督的深度融合,不断扩大人大工作影响力。加强常委会及机关的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常委会履职提供有力保障。

人大职责庄严神圣,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温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有为、坚毅前行,不断推动人大工作接力向前,为巩固提升温州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奋力谱写浙江新方位下温州发展的辉煌篇章而努力奋斗!

温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