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17 > 经济管理
统  计
发布日期: 2018- 04- 25 16: 05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概况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秉持“求真求新求精”统计精神,推进改革创新、应统尽统、精准服务,充分发挥“数据库”和“参谋部”作用。全年及时跟踪监测主要经济指标,首创《温州市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每月向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提供参考;每季度开展经济形势监测分析,预警预判经济发展趋势。针对经济运行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盈利性服务业、集中开工投资项目、特色小镇等转体监测分析;做好科技、扶贫、粮食等专项统计监测评价,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全年撰写统计分析、信息710篇,印发《温州统计》164期,获省、市领导批示59篇次,被市“两办”录用383篇。市统计局自主开发的行业分类智能编码系统获国家统计局向全国推广应用,探索建立的“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核算制度为全国提供先行经验和温州样本。

 

统计制度与方法创新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探索建立城市商业综合体、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统计核算制度,解决国家高技术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四众”平台等11个领域和温州市银行业表外业务、网络约车等7个领域的统计问题,为国家新经济统计制度设计提供经验和样本。温州市成为首批全国“三新”统计试点城市。同时,温州市建立全省首个现代农业统计制度,解决三次产业中存在的现代农业少统漏统问题,更加准确反映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成果,顺利完成现代农业省级试点任务。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2016年,温州市将农业普查工作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内容,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市5573个村组建普查机构,组织普查工作人员1.7万名,清查农户220.23万户、农业单位2.09万户,普查对象数居全省第一。此次普查首次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测量,实现“村不漏区、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错项”,基本摸清全市“三农”情况。完成农业普查调研课题18项,被国家、省农普办录用调研论文23篇。

 

民情民意调查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开展民情民意调查26项,有效访问10.5万人次,其中城市管理“治乱”、民间投资、社会评价等12项调查成果获市领导批示肯定。统计人员围绕民生热点开展食品安全、交通出行、社会管理、住房保障、教育及医疗卫生资源不均衡等专项调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开展民间投资、行政审批难问题、城市管理“治乱”等调查;围绕政府实绩考核,开展公众对政府工作、基层党建、党风廉政、法治政府、生态环境等满意度调查,并首次将社会评价引入2016年市直单位年度考核内容。

 

工业统计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出台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办法,建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区能耗核算和评估办法;开展工业企业数据质量自查自纠,建立预审平台及分企业在线审核、分层级人工审核、分指标比对审核、分专业关联审核的“四分审核法”,从上报端减少错误的产生。完善产业监测制度,每月提供相关的统计信息,半年发布详细运行情况分析。建立高成长型领军企业、产业平台发展和信息制造业统计监测制度,在重点园区开展“三新”统计的试填试报,加大对工业用电情况、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等监测分析力度,研究工业领域“三新”现象。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施行5000万元以下项目联网直报、新开工项目联网审批两大创新模式,实行投资统计“一套表”制度。出台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业等三项管控制度,加强对新项目入库材料、投资进度的监管,开发出设计项目重复上报模糊匹配查询程序,有效阻止项目重复上报的违规行为。全年现场检查30个镇街166个投资项目,立案查处13起统计违法案件。每月向市政府提供通报公布9项主要指标数据,按季向市领导提供投资考绩指标在全省中位次变化和补短板的分析建议,配合部门制定各县(市、区)投资、工投、招商和旅游等重要领域投资目标任务及考绩办法。

 

服务业统计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加强与税务、商务、发改等部门联系,排查未入库企业规模,力求应统尽统。制订《温州市服务业集聚区统计调查办法》,规范上报流程。完善现代物流业、旅游休闲产业增加值核算制度,与市旅游局联合制订《温州市全域旅游业统计测算工作方案》,并把永嘉、文成列为试点县。制订《温州市城市商业综合体统计监测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商业综合体调查。创新电子商务调查表式,按季开展“四上”企业电子商务运用情况调查。对担保业、小额贷款公司、银行业、高技术服务业、快递等行业开展全面调查,及时监测相关行业发展情况并撰写分析报告。对27个市级及以上服务业集聚区作出年度发展评价。

 

能源统计 2016年,随着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和实施,温州市统计局新增环境统计以及生态文明评价工作。继续实施节能降耗“双控”监测,出台能源统计数据核算质量管控办法,全流程规范数据质量,每月公布各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情况,每季发布各县节能降耗情况通报,每半年开展全市工业重点用能企业专项检查,年度通报全市工业重点用能单位,为节能降耗、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做好监测预警。温州市节能降耗监测数据质量位于全省前列。

 

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继续开展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市府办牵头下发《关于乡镇(街道)区划调整中加强统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全市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210期,受训人员2万余人次。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①登记制度,全年更新维护名录库单位16.1万余家,新增“四上”联网直报单位1564家。建立工业、服务业、投资、科技等11个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办法,进一步完善《加强部门统计数据质量实施意见》《温州市地区GDP数据质量评估方案》等4个制度,提高部门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系统法制建设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举办统计普法讲座和培训241期,受训人员2.3万人次,统计执法人员持证率达100%;首次对全市乡镇(街道)630余名统计人员进行专题法制培训。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全市稽查单位788家,立案处理237起,罚款40余万元,均居全省前列;约谈2个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及15个乡镇(街道)政府主要负责人;所有行政处罚案件按季公开,4起典型案件在《温州日报》等媒体曝光。温州市统计局是全省统计系统唯一一家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统计信息公开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深度开发统计产品10余种,及时向社会公开统计信息1242条,解答有关统计数据咨询2000余人次。开拓统计宣传新阵地,充分发挥温州统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推送微信微博信息192条;“温州农业普查”微信编发图文信息164条,多篇被国家统计局微信采用,被“温州发布”转载。继续与《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合作,发布统计信息、解读重要统计数据80余篇次。

 

行业分类智能编码系统 2016年,温州市统计局作为全国唯一承担行业分类智能编码国家级试点单位,成功自主开发行业分类智能编码系统。该系统改变传统手工编码模式,充分运用计算机智能技术,实现统计行业编码自动化,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属国家统计系统重大技术创新。温州市为全国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获国家统计局专门发函表扬并向全国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