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17 > 教育
高等院校
发布日期: 2018- 04- 25 16: 51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温州医科大学 2016年,温州医科大学有附属医院5家,设15个学院(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设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全日制在校生2.29万余人(含仁济学院662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957人,学历教育留学生750余人;年度招收研究生1025人,普通本科生4522人(含仁济学院1489人)。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0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校本部教职工2030人。有专任教师1388人,具有高级职称780余人。

教育教学工作。温州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工作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护理学、药学专业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认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国家人才紧缺专业建设,推进“儿科振兴”计划,儿科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获批;面向基层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加强实践教学,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附属医院546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结业考核成绩居全省第一。临床医学类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再次位列全国高校前五。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成绩平均值和优秀率位居全省第一。毕业生“母校满意度”继续居全省高校前列。

师资队伍建设。温州医科大学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基地建设,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获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6项、各层次引智项目17项。教师入选“国家千人”1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鼓励教师学历提升、增加海外经历,新增在读博士93人,21名教师取得博士学位;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3个月以上)98人次。推进实施卫计、教师系列职称分类评价体系,晋升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122人。

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进入前0.24%);学校居ESI中国内地大学综合排名第80位,在“2016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生命科学领域位列中国高校第30位。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1项,同比增长17.6%,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国家自然基金12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7项),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居全国独立设置医科院校前列。获各类科研奖励40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授权46项。发表SSCI、SCI等权威期刊收录论文1657篇,年增长率45.1%。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共8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3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4项、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

对外合作交流。截至2016年年末,温州医科大学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的海外机构增至109所,与国(境)外院校新签署合作协议49项。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加入中美人才培养“1+2+1”计划、“中东欧国家教育联合会”等国际教育联盟。拓展高层次合作平台,与世界顶级权威机构美国杰克逊实验室签署共建实验室协议;引进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成立中澳精准医学中心。学校入选省首批“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工程”,启动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拓展境外合作办学,波兰卢布林医科大学华佗学院第一批学生入学。继续推进学生国际化培养,新增学生国(境)外交流项目15项,全年派出学生参加海外学习交流564人次,同比增长23%。

社会服务。温州医科大学8个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重点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名单。附属医院开展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5所附属医院全年门急诊867余万人次,出院28万余人次。附属第一医院“社会贡献度”位列全国医院50强,就诊预约率全国领先;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创建全国首家实体“云医院”,与瓯江口新区共建附属骨科医院,与台州市共建附属台州妇女儿童医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在省内首推专家团队诊疗服务模式,在“2016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评价排行榜”位列眼科学第二,杭州之江新院开诊。附属口腔医院江滨分院开诊。11月24日,“特奥融合学校”项目正式启动,学校成为全省首家加入“特奥融合学校”项目的高校。

 

温州大学 2016年,温州大学(简称温大)全日制在校生21546人,其中独立学院(瓯江学院)在校生7259人、研究生1318人、普通本专科生12507人,留学生462人。年度招收硕士研究生491人,普通本、专科生3744人;毕业生3671人,其中研究生335人、本、专科生3336人。2016年,全校毕业生就业率96.1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7.02%,本科生就业率96.02%,专科生就业率96.35%。校本部有教职工1713人,其中专任教师98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66人、副高职称教师38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37人,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共415人。

机构和专业设置。温大本部下设学院17个,有一级学院硕士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0个,硕士专业学位门类2个(覆盖20个招生领域)。设本科专业57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工程学学科首次突破ESI全球1%。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设科研机构133个,建有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

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果。温大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进入全国100强专业21个、50强专业15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0门。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882项,其中国际级奖项6项,国家级奖项147项;全年研究生公开发表2A级以上论文136篇,其中SCI论文109篇(SCI-TOP论文36篇),发明专利28项。

创新创业。温大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全校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公共必修课,办好“3+1”创业精英班等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班级。与乐清雁荡山管委会共建雁荡山创客学院等,打造创新驱动的创业教育合作平台与服务基地。实施创业教育国际化建设计划,入选全国首批高校创新创业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100强。

教育国际化。2016年11月26日,第六届世界温州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温州大学举办,会上温州大学与锡耶纳大学阿雷佐校区签订合作举办“温州大学意大利分校(阿雷佐校区)”,成为首个在意大利办学的中国高校。成立“温大·SICAS留学中国协同创新中心”,服务留学生教育,新增8个国家(地区)16家友好合作单位,与美国阿克伦大学陈昂教授共建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学生参加校际交流项目322人,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的4名交换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全额资助。新增2个国家留学基金委优本交换生项目——日本广岛大学交换生项目和韩国京仁教育大学交换生项目。接收友好学校交流学生103人,招收来自45个国家的留学生新生264人。

 

温州肯恩大学 2016年,温州肯恩大学有在校生1606名,学校现有外籍专任教师及外籍行政高管102人,其中外籍专任教师91人,具有博士学位74人。外籍行政高管11人,中方职员155人。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开设经济学(国际会计方向)、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英语(国际英语教学方向)等7个本科专业,是中外合作大学中仅有的开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校。

招生办学。2016年,肯恩大学面向全国高考一本招收500名学生,录取分数线超出一本分数24.4分,其中省内招生300人,完成招生计划。招生区域增至10省市,新增贵州省,并首次面向国际招生,首位国际生来自非洲坦桑尼亚,向生源国际化迈出重要的一步。突出中美融合教育特色,继续打造全球论坛、新生英语浸润营活动、国情国学教育系列讲座等。举办科研日、实施各级科研项目计划30余项,其中省、市级项目6项(含APEC跨境电子商务网上学习平台开发项目一项),校内学生拍档老师(SPF)项目25项,完成科研投入近百万元;建立生物设备实验室和材料培养室、化学实验室,建设英语语言实验室,建成ESL教师资源中心等。Toby Michelena博士和Tiffany Tang博士分别获得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15万元、5万元经费。

学生培养。2016年,肯恩大学完善学校学生指导队伍规模,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优秀学生培养和奖励,评选出19名省级和校级优秀毕业生。为学生提供全球化学习机会,组织118名学生赴美国肯恩大学交换学习。为新生组织暑期英语浸润项目,并组织11名新生赴美参加英语浸润营。首届毕业生184名达到本科毕业要求,获得中美双方颁发的学历和学位文凭,初次就业率为95%,其中升学率为55%(101人),直接就业率为40%(73人)。

国际化交流。2016年,肯恩大学加强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探索,参加10次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或中外合作办学方面的会议。16名学生在美国肯恩大学交换学习,其中10名是学工结合项目生,发布2017年学校学工结合项目培养计划,为学校储备优秀毕业生。年内,学校在构建国际社区和华侨家园方面成效显著,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评为“侨之家”创建单位,成为省入选的两所高校之一;获中国侨联授牌“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并挂牌成立华侨学院,成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共筹资1000万余元。

校园基础建设。肯恩大学校园规划用地3000亩,其中一期建设用地1059.4亩。全年完成年投资额1.1亿元。完成一、二标教学楼、宿舍工程竣工验收及一期校园1059亩范围内土地供地手续办理;商学院大楼、一期外教公寓8栋单体全部结顶,三标道路已开工建设。学习中心完成初步设计,二区学生宿舍进入方案设计阶段,建成后可为4000余人提供住宿条件。

 

温州商学 2016年4月21日,经教育部批准,原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温州商学院。学校占地761亩,校园规划面积39万平方米,建成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在建校舍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45万元。全日制在校生8146人,毕业生2176人,年度招生2053人,至12月30日,全校毕业生就业率95.63%。全校有教职工562人,其中专任教师466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48人,副高职称教师10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4人。

机构和专业设置。温州商学院下设8个学院,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5个。学校建有经济管理、信息工程、艺术设计、英语及基础5个实验教学中心共49个专业实验室、11个基础实验室。建有72个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开设“期货订单班”“阿里巴巴特色班”等校企合作定向实践班。学校设有浙江省汽摩配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温州区域经济与民营资本研究中心、温州融资担保研究中心等11个科研机构,以区域经济、民间金融、中小企业发展、创业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

毕业生就业。2016年,温州商学院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2015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满意度评价中,学校位居全省35所本科院校第二。创业率位居全省本科院校第八,达5.14%;2013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创业率位列全省本科院校第三,达8.96% 。

科研项目与成果。2016年,温州商学院教师发表论文数比上年增长42%;厅局级以上项目立项34项,比2015年增长36%。杨全红教授申报的项目“钱锺书译论译艺研究”获批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在高层次科研立项上取得突破。

温州商学院国际学院成立。2016年5月,温州商学院国际学院正式成立。学校与美国常春藤名校迈阿密大学签约2+2合作项目,丰富国际合作项目类型,国际学院新增国际生280名。学校设立生均万元海外游学基金,推进国际化教育的发展。出国升学率再次刷新记录,至2016年年末,首度以温州商学院申请留学读硕的136名“4+1”项目的国际生已取得396封录取信,保持100%录取率、优秀名校率。

温州商学院校标、校歌发布。2016年,温州商学院公开评选校标、校歌,校标采用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峰作品。释义:巨轮领航、立德树人、商行天下、锐意进取、诚信担当。学校校歌在温州商学院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晚会上首次发布,校歌由“流行音乐教父”、著名音乐人罗大佑作曲,这是罗大佑首次为大陆高校创作校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温职院)全日制在校生10698人,其中招收新生4000人,与温州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149人,硕士研究生3人。学校占地1087.2亩,现有茶山校区、瑞安校区,学校建筑面积35.4万平方米,拥有教学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藏书108万册。教职工670人,副高以上职称217人(占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90%以上,其中国家“万人计划”教师1名,省级以上人才27人。学校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电子工程系等9个系(部)35个专业,其中有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6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专业2个、国家示范实训基地2个。

招生就业。温职院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实行分类招生改革。2016年共录取新生超4000人,高职在校生数列全省公办高职院校前三,文、理科投档分数位列温州同类院校第一;毕业生就业率98.79%,连续11年保持在98%以上,获浙江省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名。

师资队伍建设。2016年,温职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11人,引进博士5人、骨干教师36人;继续培养省专业带头人10人、院高级骨干教师32人,国(境)内外培养培训教师630人次;依托教师发展中心举办校本论坛讲座183场次。新增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2016年,温职院科技服务立项228项,与企业签订科技成果转移、科技研发服务项目114项,授权专利196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比2015年递增45%),专利转让60项。全年新增市级研发平台2家、院级研发平台1家,校企共建研发机构6家。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具备34个工种,年鉴定及培训量达到2.2万余人次,其中高技能培训1300余人次,服务新兴产业的社会培训近8000人次。

温职院瑞安学院开学。2016年 9月19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瑞安学院正式揭牌成立,举行开学典礼,首批629名新生入学。瑞安学院是学校与瑞安市政府共建,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同时开展成人教育、短期培训、技术研发等项目,首批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等9个专业,打造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示范。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工贸学院)占地面积1403亩,全日制在校生11510人,教职工643人。普高招生3396人,成教本专科招生740人,技师学院招生236人。毕业生就业人数2888人,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保持在98%以上。现有34个专业,其中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被浙江省教育厅列为4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单位,与吉林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工贸众创空间被评为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省级优秀众创空间,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之一。组织参加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累计获世界冠军13项。

创新创业。2016年,工贸学院实施“2+1”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开设泵阀班、网络创业班、文化创意创业班等6个创业班;牵头申报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库,完成6门核心课程的建设,收集素材3000条,微课视频1500条,习题2000余条,建设特色资源子库8个。创建“台湾青年筑梦温州联谊会群”“岛内青年服务窗口群”等微信群,举办第三届“海峡有渡、创意无限”两岸青年创客工作坊、“创业创新、筑梦温州”台湾青年高层次人才就业创业座谈交流会,新增苍南台商小镇等10家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园区。开展创客文化节、创意市集、创客日等特色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2项,新苗人才计划立项资助11项。

社会服务。工贸学院的浙江创意园是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和国家广告产业示范园。园内,浙江尊荣千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温州地区首家挂牌“新三板”文化传媒公司,温州斯帕克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红星奖,温州先临左岸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发挥技术优势,围绕3D打印服务做文章,拓展服务企业7家,创造产值2.65亿元。年内,学院纵向立项科研项目经费349.58万元,横向立项科研项目经费955.08万元,主持发明专利项目89项,转让发明专利3项。建有各级各类平台35个,其中省级及以上平台5个,市级平台16个。开展各类调研、对接和咨询活动80余次。电子信息研究院服务外包项目35个,金额200万元。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2016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有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林与水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等二级学院,设24个专业,在校生7133人,录取新生2576人,报到2520人,报到率为97.83%。浙江省普通文理科投档成绩保持全省高职院校第25位。首次实施高职提前招生,7个专业招生90人。教职员工586人,其中博士55人、硕士334人,高级职称160人、(正高职称26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人。

人才培养。2016年,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专业内涵建设,在食品加工技术等9个专业中开展“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暨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为科技部“星创天地”创建单位(国家级平台);开展精英学生培养,有63名毕业生被浙江农林大学等27所本科院校录取;有20名学生赴台湾大仁科技大学游学;评选学业典范、就业典范、创业典范学生349人;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19项、216人次。

科学研究。2016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获批立项建设温州市畜禽安全生产工厂技术研究中心和温州市农林渔生态系统增汇减排重点实验室。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87项,其中,省部级课题19项,外来到位科研经费2022万元。获得市级以上科研奖励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杂交水稻“Y两优8199”、花椰菜“瓯松90天”、番茄“瓯秀201”等作物品种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社会服务。2016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成立果树、生物技术应用、宠物等“四个一”农业产业服务团队6个,下乡开展服务74次。开展技术服务, 与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深度合作,实施项目合作24项;服务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28家,开展灾后技术服务2次;帮助农业企业引进新品种88个,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资31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4个;在全国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93.9万亩,为农增收4.9亿元;自主育成的早稻新品种“温926”、甜玉米新品种“金玉甜2号”、花椰菜“瓯松90天”等3个作物品种被列为2016年浙江省主导品种。有11人入选温州市“五水共治”技术专家,6项技术入选“五水共治”适用技术,学校被列为温州市“五水共治”技术支撑单位。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17人、浙江省团队科技特派员2个。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2016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温州农民学院为平台,设计培训项目菜单230项,开设各类班级170多个,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18期、9517人次,家庭农场主培训成为全国示范项目,农业部科教司在学校试点总结经验基础上向全国推广。

基础设施建设。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占地面积677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有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2016年,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畜禽区和科教区地块主体建筑完工,建成研发实验楼、科教综合楼、宿舍楼等设施1.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170万元。完成校园三期工程(北校区)教职工单身宿舍工程和成教培训综合大楼主体结构;校园三期(南、北)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200万元。

 

温州城市大学 2016年,温州城市大学瑶溪新校区竣工投用,以瑶溪校区为总校,在施水寮、周宅祠、松台、蛟翔巷、经开区校区设教学点,主要开展各类成人学历教育、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社会培训,内设14个处室(学院),市本级有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4845人,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近2万人。

社区教育。2016年,新增社区学校62所,社区学校总数763所;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学校覆盖面100%,全省排名第一。村居社区一级的社区分校覆盖率80%,鹿城、洞头、乐清、平阳实现全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中已经有7地成为省级以上实验区或示范区,鹿城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16年,承办温州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组织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社区教育优秀论文、社区教育数字化先行区、社区教育百姓学习之星和网上读书月评选活动。

老年教育。温州城市大学在5个校区共设置七大类老年教育专业123个特色班级,开展老年教育培训1.44万人次;在100所社区老年学习苑,开设各类老年教育课程527门,开展社区老年教育2.50万人次;“温州老年教育网”平台,全年实现老年数字化教育网络学习85.25万人次;开设老年教育“思政微课堂”,推出老年思想政治网络课程125门。

社会培训。2016年,是学校社会培训工作开局之年,先后开展项目培训210余个,总收入1000万余元,比年初计划目标600万元,超额完成60%。培训总人数3.17万人,超额培训2.57万人,任务完成率528%。

数字化学习平台。2016年,温州城市大学以“温州学习网”和“温州老年教育网”建设为载体,推进市民数字化学习,截至年末,温州学习网注册用户77.85万人,现有视频总集数87635,电子书总册数50万册,全年温州学习网访问流量达180万人次。温州老年教育网注册用户2.88万人,现有视频课程1644个系列,总数20692集,电子听书70个系列,总数1160集,电影164部,戏曲384集,益智游戏79个,健康测试工具48个,全年温州老年教育网访问流量为85.25万人次,其中移动端访问量为22.91万人次。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东方学院)占地493亩(其中金海校区一期32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有6个二级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开设专业27个,其中省级优势、重点、特色专业4个,建有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自动化技术示范实训基地”。2016年,东方学院有教职工335人,其中专任教师(含“双肩挑”)191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专任教师41名,兼职(兼课)教师121名;专任教师中省“151”人才2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4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教坛新秀”2名。招生录取1943人,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5389人;自考全日制助学班420人。2016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在97%,其中48.46%的学生留在温州就业;本届毕业生有59人被省内27所本科院校录取,报考本科上线率为66.3%。1021名学生参加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56%。

科研和技能比赛。2016年,东方学院选送的科研教改项目《面向现代服务业的“五融合、五柔性、五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五核协同”的〈Linux网络操作系统〉教学资源》分别获评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这是学院首次获得该项奖励。教师主编或参与编著国家级规划教材5本,普通教材12本;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106篇,其中一级和权威期刊论文5篇,二级A类、B类核心期刊论文25篇;获得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40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有165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8项,省级竞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16项。学生作品获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立项3项,获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1项。

“一系一品”项目。2016年,东方学院开展“一系一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通过各系申报,职能部门初审以及申报专业解说,学院教学学术委员会确定入围学院“一系一品牌”的专业(第一批)为电气自动化和酒店管理专业。年内,电气自动化专业入选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有2门课程立项为温州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学生创新创业。2016年,东方学院通过举办“SYB”创业培训、“8+X”创业实训、“创客集市”、“创客精英班”和“创客沙龙”等活动,培育“移动4P工作坊”“微时代大学生实业平台”“个性网络印刷”“市点秘书工作室”“社工工作室”和ALWAYS团队6个创业团队。2016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率4.7%。大学生创业园(东方美创小镇)被评为2016年温州市高校示范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6月16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建校揭牌仪式在学院报告厅举行,学院去筹获准正式建立建校。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安防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618人(不包含体制改革试点学生423人),教职工98人。设有两系一部一中心6个专业,其中市级重点专业1个。

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实践“2+1”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与北京翔宇航空集团翔宇航空学院达成合作意向,计划采取共建专业、合作育人的模式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创建“航空安全学院”。成功申报空中乘务、室内艺术设计、工程安全评价与监理、安全技术与管理等4个新专业,逐步形成安全工程与管理类、信息技术类、设计类的专业群。首次开展“安防好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有省级教改项目1项、课改项目2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

学生培养工作。安防学院注重将“准警务化”学生管理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工匠精神导向。协办第三届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设备类专业技能竞赛。在各类技能比赛中,学生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2016届(首届)毕业生就业率95.6%,其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占19.1%,考取公务员和事业编制10人,占10%。

产学研工作。加强与“政校会企”合作,广泛开展社会合作,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2016年获省部级立项1项,市厅级立项16项,获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全年新增校企合作企业20家。建有“智能家居研发中心”“防诈骗研究所”和“智慧消防研究所”。有市级示范实训室1个。

社会培训工作。2016年,在做好警察培训服务工作的同时,承接政法、安全类人员培训项目,突出军事化管理培训特色,为“平安浙江”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学院与温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共建温州安全生产学院,旨在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懂安全、有技术、会管理的安全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各类社会培训35期,培训4270人次。

“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12月3日,由安防学院承办的2016首届“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在温州市昊美术馆开幕,是温州市首次举办的设计行业学术性展赛活动,共设“跨界&链接”国际新媒体设计展、实验性海报设计展、“关注安全”全球海报设计竞赛作品展、百位知名设计师邀请展四大展览板块和一个高峰论坛活动,收到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0余件参展、参赛作品。在“设计之链”高峰论坛上,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设计奖创始人靳埭强博士等9位国内、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展会历时十天,参展人数近20000人次。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2016年,仁济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6620人,实际招生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口腔医学等19个专业。2016年录取新生1489名,其中“三位一体”40名,面向中职本科54名,面向高职本科131名。报到人数1431人,报到率96.1%。毕业1331人、结业31人,获学位1293人,其中省级优秀毕业生55名,校级优秀毕业生118名。2016届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达94.35%。

学院现有教职工446人,其中专任教师386人,行政岗位人员35人,辅导员2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00人,副教授119人。市厅级及以上人才10人,其中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2人,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1人,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7人。

学院现有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康复治疗学、生物医学工程、公共事业管理4个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中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建有18个实验中心(室),其中语言实验教学中心、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为温州市示范实验中心。

学院制订教育国际化“十三五”规划,与西澳大学、莫纳什大学达成全科医学合作;与韩国4所大学(韩国寿城大学、江东大学、健康科技大学、玛莎大学)签订眼视光技术专业“3+1学位进修项目”。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2016年,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7259人;有教职工336人,专任教师21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占80%。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1.83%,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5.83%。2016年学院文、理科投档名次较2015年,分别提高了2079名和5070名。2016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41.64万元;正式启用实验实训中心5.7万平方米,新增创业园面积3000平方米。

机构和专业设置。学院设有9个职能部门、3个二级分院(经管、文法、理工)、2个直属系(设计艺术、建筑与土木工程)和1个公共教学部,共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2016年,学院新增安全工程专业,现拥省特色专业3个。学院现建有1个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首批获得省级该类项目立项的独立学院。

科研项目与成果。2016年,学院科研项目立项2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8项,厅局级项目13项。外来到账经费总额387.17万元(纵向156.72万元,横向230.45万元)。教师发表论文AA以上26篇,出版著作1部;教师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