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18 > 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
发布日期: 2019- 03- 29 11: 27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概况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简称温州市人行)通过窗口指导、政策引导等措施,实现全市新增信贷投放830亿元,同比增加152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750亿元投放目标。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8658亿元,居全省第三名。全年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50亿元,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制定加强小微园建设金融服务指导意见,开展“服务小微企业成长金融对接”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园建设和信贷支持,全年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63亿元。加强金融扶持重大平台建设,以浙南科技城为切入点推进全市科技金融发展,金融支持浙南科技城贷款余额122亿元,增长100%。下调5家达标法人银行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5个百分点,下调4家机构1个百分点,加大对支农支小信贷服务,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71%,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发行同业存单1331亿元,大额存单100亿元。


农房抵押贷款试点 2017年末,温州市农房抵押贷款余额115亿元,占全国贷款规模的1/3,乐清、瑞安两地在试点中期评估中列全国第一、二名,试点项目被评为市本级21个重点改革优秀项目。试点地区农房抵押贷款不良率0.93%,比年初下降0.4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不良率1个百分点。指导乐清、瑞安设立农房抵押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明确资金优先用于解决农户安置周转和维稳兜底,实现基本居住保障。累计拨出14.8亿元专项支农再贷款额度,定向支持试点地区发展农房抵押贷款业务。


金融管理服务 2017年,温州市组织开展辖内金融机构评级工作,继续做好存款保险风险差别费率工作,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风险校正、正向激励作用。受理金融消费者投诉51件,化解处理金融消费纠纷;开展2017年金融知识线上线下有奖竞赛、温州市首届“防范金融风险”创意设计大赛等特色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依托金融稳定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法人银行机构、非银机构、非法集资、逃废债、涉贷出险企业等专项监测工作。发放扶贫再贷款余额8.28亿元,惠及农户1.8万户;全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9.91亿元,同比增长40%。联合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最美温州人”贷款授信活动,已向“最美温州人”授信100余户2100余万元。


社会信用建设 2017年,温州市加强农村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三信评定”工作,全市农户信用档案入库率85%,有508个村累计授信81.3亿元。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全年新增核心企业注册数16家,总成交笔数1904笔,成交金额169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加快授信担保分析系统建设,牵头落实风险企业资产变更信息共享机制,控制出险企业恶意转移资产。


支付结算管理 2017年,温州市持续推进“助农服务点+”多功能建设。全市银行卡助农服务点2206个,同比增长16.8%。成功创建15个电子支付示范镇和电子支付示范村,为农村地区提供多样化的支付结算便利。强力推动“智慧支付+”便捷交通工作,市区168条公交线路2153辆公交车和BRT线路35个站台全部实现金融IC卡等闪付功能,推动温州轨道交通S1线非现金支付无障碍通行。


货币发行和国库管理 2017年,温州市持续优化现金市场流通环境。履行人民币管理责任,推进“整洁人民币”“假币浓度整治”系列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爱护人民币意识。全年全市回笼残损人民币174亿元,销毁残损币141亿元,收缴假币974万元。加强对财政资金收纳、退付和支拨业务的政策性和规范性审核,研究和完善电子退库、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和国库与财政专户往来的监督方式。实现核算业务“零差错”,二代TIPS测试和首批库实拨电子化等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开展财税关库银协作机制建设,实现纳税人“要跑三次”为“一次都不跑”。


洗钱行为监管 2017年,温州市人行指导辖内21家法人机构完善反洗钱监测系统升级。全年向公安部门移送涉恐线索7份,涉嫌非法集资线索6份、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线索2份、涉嫌走私线索1份,涉嫌地下钱庄线索19份。全年接收金融机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147份,向公安移送90份,公安已立案10个,已破案7个;公安接收移交国税立案1个。至年末,温州市人行推进6起洗钱案件进入公诉或完成判决,其中2起以洗钱罪(刑法第191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