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三农”服务 > 三农信息 > 农业信息
文成将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发布日期:2019-04-03 09:06:00浏览次数: 来源:温州日报 字体:[ ]

“月中,5万多株金丝皇菊育苗就能移栽过来了!到了11月,你就能看到金灿灿的花海……鲜花烘干后还可以做成花茶,一朵能卖几块钱……”

这几日,在文成县二源镇驮田村的高山田园里,文成县农康研究院院长张呈念“有点忙”——“这是今年的大项目!”他指着一片平整广阔的农田,黝黑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眼前,一丘丘梯田错落有致,块块相连,萌发出一片生机。“以前这里种的是茭白、辣椒,效益不好,生产不科学,现在不一样了!” 张呈念笑着介绍道,年初,二源镇政府集中流转300多亩连片土地,投入资金建设了70余亩标准化农田,用于种植与地理区位相匹配的农作物。县政府还下达科研经费,建设花卉烘房、农产品冷藏库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设备,并引进专业院校和优质企业,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助推,农户受益”的方式,共同将其打造成为科技示范园。

“可以说,我们就是这片田园的‘管家’。”

对于园区发展,张呈念和他的团队排满了计划——在已经引进的五家农业企业中,实行“导师+项目+农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将生产新技术、新品种带进来,普及开来,让企业带动农户共同致富;要打造看花海、品山药、摘草莓等项目,形成可看、有食、可玩的集聚区,农旅结合,提升驮田村知名度,唱好乡村振兴的田园之歌……

这位36岁的温科院文成农林研究院院长,下派已有一年,和他一起的还有3位博士。每天,他们都骑着“小牛”电动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为当地农户和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在他们看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是关键。作为农业人才,必须走在“三农”的前边,了解基层现实需求,服务农民需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我们不单单做农业科研和示范推广,还是一个产业创新服务器,只要对方有技术有团队,就能为其提供资金补贴,还有‘保姆式’的服务。”去年,文成县建成“智汇两山”人才创新服务中心,作为首批入驻该中心的团队,农康研究院得到了县政府200万元的专项资助,目前引进组建了16支专家团队,开发设计了文成糯米山药、高山蔬菜、森林康养等项目。

这些项目充满高科技,让村民们收获满满。今年初,一批可移动式智能冷库投放到了糯米山药集中的山区,让刚摘下的果蔬第一时间得到保鲜。糯米山药种植大户、文成县务实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国标喜出望外:“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大面积糯米山药的储藏问题了!”他还告诉记者,自从学习采用山药套管栽培新技术后,自家的产量比往年提高了20%,“原来的长得丑,块头大,卖相差,不好挖。现在一个个长得匀称,颜值高了,采挖的速度也提高了四倍……”

这是“三服务”活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今年以来,文成县依托农康研究院这一平台,开展了一系列送农资、送技术服务,把一批新型农机具、优质种苗送到了田间地头,还以文成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载体,开展科技调研、培训、产业帮扶、农业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此外,当地积极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并落实种子资金管理办法, 采取无偿拨款等小额资助方式扶持科技型初创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缓解科技企业(平台)创业起步阶段项目资金短缺问题,让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送科技、送服务,为的是增收致富。文成县将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市级高山果蔬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通过有效整合文成特色农业产业资源,计划推广新品种30多个,新技术20项,服务农户1000户以上,为农户增收5000万元以上,让科技之种落地开花。(记者 王民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