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社会信息
看温州交通这五年:大道如虹通四方
发布日期: 2020- 11- 05 08: 09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时光无声,却已悄然雕刻出城市的巨变。

铺展温州交通运输图,一张气势恢弘、纵横交错的交通大网,正在瓯越大地上加速编织——

市域铁路S1线开通运营,温州迈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新时代;

金丽温铁路开通、首条350公里时速高铁——杭温高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铺筑对外交通大通道,温州融入长三角的步伐更快;

甬台温高速复线通车、文泰高速开通在即,到2020年底,“十三五”期间共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73公里,总里程基本翻番,并一举圆梦“县县通高速”;

还有龙湾国际机场迈入千万级行列、港口核心港区实现新发展、BRT连线成网……

交通,是经济命脉的强引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十三五”以来,为补齐交通发展短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旗帜鲜明地提出“大干交通、干大交通”,深入推进大路网、大航空、大港口、大水运、大物流建设,加快构建外快内畅、互联互通、立体多元、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十三五”以来,全市上下全面吹响交通大会战的集结号、冲锋号,综合交通投资连创新高,预计“十三五”全市交通投资将超2000亿元,比“十二五”翻一番多,擘画出温州交通发展的锦绣画卷。

文泰高速南浦溪特大桥。(苏巧将 张一旦 摄)

迈向新征程的“三步走”

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曾经困于“水路一条”的温州人,对改善交通有着强烈的期望。特别是进入“十三五”时期,迈向高质量发展,温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道的畅通无阻。

2017年,国务院批复的“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首次把温州定位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自此温州综合交通有了国家重大规划战略支撑,瓯江南北交通建设热潮开始发力涌动。

凡事预则立。

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总目标,温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确定了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分三步走的目标进度要求,即“三年强攻坚、五年大变样、十年成枢纽”。计划到2030年,全面建成开放、畅达、绿色、安全、高效、领先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朝着这一美好的奋进目标,温州踏上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征程。

大手笔构建大交通。温州在交通项目建设、民生交通推进、交通产业突破、交通机构改革等领域持续发力。2019年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473亿元,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二、年均增长15%,今年前三季度完成交通投资321亿元,预计“十三五”时期温州交通投资将超2000亿元,较“十二五”时期翻一番多。

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顺利落成,改写温州交通历史。

甬台温高速复线灵昆至苍南段、龙丽温高速公路瑞文段、泰顺到福建段建成通车,实现了全省陆域县“县县有高速”的目标,一举改写文成不通高速的历史;市域铁路S1线开通运营,对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温州龙湾机场迈入千万级加速发展,空港地区辐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就在今年年底前,龙丽温高速公路文泰段也将迎来通车,届时,全省陆域县“县县通高速”将实现。

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速推进,改写温州交通格局。

杭温高铁、市域铁路S2线全线进场施工,瓯江北口大桥、龙丽温高速景文段等项目提速推进;杭温高铁温州北站、机场综合交通中心、金丽温高速东延线、乐清湾港区C区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开工;瑞苍高速、文青高速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深入谋划、积极争取温义高速、乐永青高速、泰苍高速等项目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

一批重大交通产业项目加码落户,改写温州交通地位。

温州推动引进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北斗产业基地,招引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入驻合作。温州机场三期扩建项目正式签约,建成温州市现代冷链物流中心、温州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英特药业公共医药物流平台、航空物流园区仓储基地扩建工程(一期)等物流项目;温州港外贸内支线成功转移至深水港区,新增近洋集装箱航线两条……

时刻刷新的信息平台

构建温州物流信息枢纽港

发展交通,曾经是广义理解下的修路造桥、畅通一隅,而今海陆空发展齐头并进,新型交通产业、海量大数据信息相互交织,促成交通智慧化、产业化提升,成为新时代下交通发展的注脚。

近年来,温州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签署“1+6”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国字号信息平台、布局尖端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综合交通产业。据《温州市“大干交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显示,今后三年温州将围绕交通建筑业、交通装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交通关联服务业四大领域,加快培育打造千亿级交通产业。

每分每秒都在不停刷新……

在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控制室内,大屏幕上的信息更替以秒计算,实时滚动的水上信息服务数据,清楚地显示包括内外贸港口货物吞吐量、客运量等15类数据指标。

去年1月9日,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管理中心在温州揭牌;同年8月,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下属交信集团与温州交运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营实体正式挂牌成立,推动温州交通物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自揭牌以来,平台以温州‘四港’为主体,发起建设物流核心企业联盟和‘温州物流信息枢纽港’,吸引物流信息服务企业集聚温州。”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温州打造成物流信息化服务行业基地是平台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

依托平台集聚效应,当前,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已经和近20家物流行业领先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按照计划,他们将陆续落地我市,为全市物流行业升级发展注入动力。

今年1月3日,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在主管部门和我市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在温举办“交通强国智慧物流论坛”。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就物流产业发展提出诸多宝贵建议,为温州的物流业转型升级集智集力。

“落地以来,平台核心团队成员与温州本地物流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合作。”该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不定期参与温州现代物流学院、温州市物流商会及相关物流企业举办的沙龙活动,加强前沿信息的互联互通。

未来,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将致力于打造促进跨区域、跨运输方式、跨政企的物流信息高效共享的数字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重塑温州物流行业的发展生态,并以温州物流行业为样本,为全国提供更多完善的物流资源整合解决方案,创新物流业态模式,在服务全国交通物流降本增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8000余公里的“四好农村路”

为决胜全面小康铺桥通路

“道路通了,赶来采摘柿子的人也多了。”眼下洞头区北岙街道白迭村的柿子已陆续成熟,种植户胡一洲的柿子园较往年多了几分热闹,“柿子刚进入成熟期,园子里的人气就旺起来了,不像以前还要采摘送到镇上去。”

曾经,温州农村公路一度成为乡村振兴的瓶颈,不仅通达深度、路网密度、路况水平等方方面面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美丽畅达更是相去甚远。

2018年以来,温州美丽公路建设势如破竹,短短3年间,8000余公里的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已贯穿整个温州,温州各地农村公路面貌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美丽公路集聚了温州12个县(市、区)最具活力的产业、最有特色的乡村、最优质的旅游资源,实现乡乡有产业路、镇镇有旅游路,温州让公路带富边远乡村百姓的美好愿景走进现实。

车行路上,人在画中。

在鹿城,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为西部乡镇腾飞插上了双翼。依托实施大中修、生态美丽示范路创建,G330国道鹿城段成为温州迎接西向来客的靓丽窗口;双藤公路正式通车串起鹿城西部沿线星罗棋布的田园和美丽乡村,为藤桥镇融入大都市圈开辟“出山之路”。

在瓯海,美丽经济交通走廊为全域旅游带来人气与财气。区内省级特色小镇、科创园区、产业集聚区及4A级以上景区均通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内畅外达的美丽公路引来各方游客,数据显示,2019年瓯海共接待游客1521.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8.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4%与18.6%。

在龙湾,空港都市休闲农业乡村振兴示范带为乡村赋能。该区串联起五塘线、五溪村——沙城工业区、五溪村——堤坝、藏华国寺——永兴农场、滩涂工业区——农场等12.3公里农村公路,融合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休闲体验综合体打造,实现美丽公路、美丽田园、农业观光、现代化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

今年是“四好农村路”建设及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创建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

站在收官的赛道上,今年,温州将完成省市民生实事项目1600公里农村公路新建提升和1000公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的“质量再提高、美丽再提升、服务再提效”,实现全市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再强化。

以路为引,带动乡村振兴,铺展全面小康美好画卷!(记者 卢秀铨 通讯员 应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