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历年两会 > 2020温州两会【已归档】 > 两会动态
公勺公筷入两会资料袋
发布日期: 2020- 04- 21 11: 1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商报 字体:[ ]

图为市政协委员苏立坤展示资料袋内的物品:口罩、酒精棉片、体温计,以及一双筷子和一把勺子。(蒋文广 摄)

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4月21日开幕。4月20日下午,市区香格里拉大酒店迎来前来报到的政协委员。记者注意到,政协委员拿到手的两会资料袋内除防疫用品外,还有一双筷子和一把勺子,供他们在用餐时使用。

“往年,家住市区的政协委员可以回去,今年必须住在驻地了。”市政协委员、温医大药学院老师从维涛说,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需要,他一定会全力配合,同时会做到不串门、不聚集。今年,从维涛带来的提案也与疫情有关,主题是助推疫后心理疏导,重建良好社会心态。市政协委员、温州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方岚也认为,政协委员要住在驻地是最大的变化,“这样会形成一种庄重的氛围,感觉政协委员的使命感更强了。”这次,她带来4个提案,内容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关注国企发展,如何优化招投标、招商机制,解决温十四中学生用房问题等。

“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公筷公勺放入两会资料袋。”市政协委员、温州佳业电子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苏立坤说。今年“两会”资料袋内有一些新“面孔”:口罩、酒精棉片、体温计,以及一双筷子和一把勺子。今年1月20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明指导中心启动“公筷行动”,倡导市民在共餐合餐的情况下,根据用餐人数、规模情况配备公筷,实施一菜一公筷。

“这样挺好的,温州又一次走在了别人前面。”苏立坤表示,合餐在中国由来已久,使用公筷公勺在保持这种传统文化的同时能让用餐变得更加卫生,“不仅在疫情期间,正常状态下,我觉得也应该这样做,每个家庭也可以尝试使用公筷公勺。”

市政协委员徐亮说,这次的疫情改变了大家很多的习惯,比如使用公筷、出门戴口罩等这些都是,公筷公勺放入两会资料袋就是希望通过代表、委员的带头示范,让更多市民加入“公筷行动”。

专家表示,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短期冲击较大,进一步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曾云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