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19 > 文化·传媒
文化非遗
发布日期: 2020- 04- 28 10: 59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非遗保护 2018年,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记录成果梳理及遴选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彩石镶嵌、永嘉昆剧、参龙、贝雕、提线木偶、畲族民歌、平阳道教音乐等17个省级代表性项目、19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0余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史拍摄任务,拍摄视频320余小时,搜集相关资料130余万字。《刘基的传说》《太公祭》《妈祖祭典》等五个民俗类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项目完成成果记录梳理和遴选工作,其中《妈祖祭典》被列为浙江省的典型范例在全省推广。全年,重点推进数据库资料的导(录)入、数据的优化与扩充、温州非遗网的建设工作,新征集非遗数据库资料500余万字,导(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数据文字资料1020余万字,音像资料1000余小时,建立完整、规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纸质和电子质两套档案,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11月1日开通。

非遗服务管理 2018年,温州市文广新局出台《温州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管理制度》,完善非遗传承人、带薪学徒、非遗传承基地考核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县联系制度。全年文广新局累计走访代表性传承人156人次,召开瓯塑、瓯绣、瓯窑等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5次,通过“佳善基金”对平阳渔鼓等项目的4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给予5000元—10000元重病救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工作和传承基地的创建工作,及时发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和省、市级共363名65周岁以上代表性传承人的国家、省、市三级生活津贴,向省级以上传承人每人赠送一份《温州日报》。“带薪学徒”工作有序推进,是年通过遴选,签约8个项目的“带薪学徒”8名,为代表性传承人解决带徒难和技艺传承难的后顾之忧。

非遗活动 2018年,温州市组织开展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教育活动219场(次)。其中“非遗红色之旅——走进革命老区”活动11场,非遗五进活动62场,非遗进校园活动122场,“年味非遗”“温州市首届舞龙舞狮大赛”、温州市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棕香飘池上,艾叶芳南塘”等节庆与节气养生教育活动8场(次),举办“美丽非遗 活力传承”主题摄影大赛及有关图片展览10次。

非遗体验基地 2018年,温州市文广新局在全国创新性开展非遗体验基地建设工作,10月,省文化厅将体验基地建设列入全省文化试点工作。出台《温州市级非遗体验基地评估方案》。全市遴选出22个非遗体验基地,联系29名传承人,全年举办活动1553场,17万余人次参与体验。《中国文化报》《今日浙江》等报刊宣传体验基地建设情况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