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头条新闻
我市出台持续减负24条措施
发布日期: 2020- 06- 18 07: 35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持续、改革、赋能、激励,我市出台持续减负24条措施

让基层负担减下去 让干事激情扬起来

基层减负,久久为功。继浙江出台清单式“持续减负40条”后,市委市政府6月17日出台《关于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24条措施》,靶向发力、持续用力,努力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2019年上半年,我市出台为基层减负“18条措施”,积极推进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整治。一年来,全市全年市级层面三类文件同比减少35.38%,11个县(市、区)平均发文量同比减少37.30%;全市会议数量同比减少41.98%。此外,“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得到了大幅削减,全市原有的1149个政务APP,除262个因工作需要保留外,其余887个应用效果不明显的APP整合缩减为30个。

此次出台的“温州持续减负24条”,按照“整治形式主义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的要求,主要聚焦八方面内容:即持续推进精文减会、持续规范考察调研活动、持续压减督查检查考核和示范创建、大力削减基层填报数据报表、科学规范基层“属地责任”和严管“一票否决”、深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提升“三服务”实效、健全完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等八方面内容,以条目式、清单式列出24条措施。

市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温州持续减负24条”,突出“持续、改革、赋能、激励”的鲜明导向和重点内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是基层减负措施中的“升级版”,将持续把基层减负工作推向深入。

导向一:持续

精文减会刚性要求 压减考核削减报表

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我市提出了深化细化的措施,对推进精文减会、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和示范创建等重申刚性要求。另一方面则对基层反映强烈的填报数据报表过多、过度留痕管理等新问题,作出了削减数据报表、注重工作自然留痕等有针对性的部署。

具体来看,“温州持续减负24条”持续从严推进精文减会,要求不得层层配套发文,严禁照搬照抄上级文件,严禁“改头换面”印发规范性文件;倡导“短实新”和清单式文件;严格执行 “周一无会日”等制度,严格控制会议规模、会议规格、会议时间,严格控制会议发言个数和时长,避免层层开会,不开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议。倡导召开视频会议,合理实行套会、并会和半节会制度,优化会议流程,提高会议实效。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温州持续减负24条”明确,要持续压减督查检查考核和示范创建。针对过度留痕管理问题,此次减负措施要求不能简单以查会议、查发文、查台账、查记录、查档案、查影像等是否“留痕”来评价工作。对依法开展的各类执法检查,也要改进方式,减少对基层特别是企业学校医院的干扰;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开展评比达标、表彰表扬、创建示范和评选命名活动。

为了削减基层填报数据报表,我市还将推进温州“城市大脑”建设,迭代升级市级数据共享平台,发挥数字“驾驶舱”等作用,实现部门所需基础数据除动态调整外“最多报一次”。各地各部门可按需提取、互通共享,避免基层重复填报数据。

在考察调研活动方面,我市将加强考察调研统筹,倡导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多听群众呼声,多了解基层实情,严禁考察点现场弄虚作假,严禁临时应景布置。

导向二:改革

深化机关“内跑”改革 优化服务注重创新

深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温州持续减负24条”中的重头戏之一。

措施中明确要求,要持续推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制度化、规范化、智慧化,逐步实现“事项一清单、集成一件事、办理一平台”。要升级打通市机关内跑网办平台和市级机关协同办公2.0系统,推行征求意见和政策文件等并联会签,加快推动机关内部事项网上办理,2020年90%以上部门间非涉密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

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还要注重创新服务。为进一步提升“三服务”活动,我市提出要深化具有温州特色的“万名干部进万企”“千名干部联千村”行动——实行“市领导联县、县领导联乡、干部联企联村”,市县班子领导、部门局长行长、助企联村干部开展常态化走访联系,及时送服务送温暖到基层、企业和群众。

此外,市委市政府还要求推广用好企业码,完善“帮企(农)云”等应用,实现“线上服务”和“实地走访”联动,推动服务扩面提速。健全问题办理“实名制”“销号制”,加大随机抽查力度,推动个案问题化解和共性难题破解。

导向三:赋能

科学规范“属地责任” 严格管理“一票否决”

“属地管理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近年来, “属地管理”不规范是基层反映的问题之一,一些本应由部门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了乡镇(街道)甚至村(社区)。

针对该问题, “温州持续减负24条”对规范“属地责任”作出部署,让基层不再做“背锅侠”——着力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基层管理模式,开展权责重构改革试点,完善部门职责事务下沉到乡镇(街道)的准入制度,全面梳理属于部门法定职责但实践中需乡镇(街道)协同落实的事项清单;完善部门、乡镇(街道)职责事务下沉到村(社区)的准入制度,推进村(社区)“六清单一流程一平台” 规范运行;完善部门、乡镇(街道)职责事务进入网格的准入制度,厘清网格管理服务事务清单。

同时,我市将持续加强村(社区)机构牌子、上墙制度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村(社区)“万能章”“智慧村社通”平台自然留痕外再查纸质台账等整治。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证明核实事项,不得要求村(社区)出具证明。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下一步,对清理后保留的市本级11项、县(市、区)36项“一票否决”和市本级14项、县(市、区)签订责任状(书)事项,将实行清单化管理。除中央、省委明文规定外,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新设或变相设立“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书)事项。

导向四:激励

强化正向激励机制 激发干部担当有为

减负不等于减责,基层负担减下来,干事激情要提上来。

记者了解到, “温州持续减负24条”还提出了严管厚爱的措施和要求。

在审慎问责方面,市委市政府要求依法依规精准审慎实施谈话函询和问责,严把问责的范围、对象、事实、依据和程序关,增强问责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同时,界定不同问责情形的问责主体,督促各类问责主体齐抓共管,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和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相关问责主体应加强情况沟通,防止多头函询、重复调查。

向诬告者亮剑,为担当者撑腰。我市将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容错纠错裁定机制,推动“及时澄清问题、支持干部干事创业”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为受到不实举报和诬告陷害的干部及时澄清正名,加大对诬告陷害行为打击力度,稳妥推动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重新使用。

此外,我市在持续抓好“两个担当”良性互动、关心关爱干部具体措施落实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及时发现使用政治素质好、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敢于担当作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干事创业导向。(记者 叶凝碧 缪眎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