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雁荡山“地质+”发展迈出新步伐
发布日期: 2020- 06- 02 08: 2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雁荡山管委会联合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首次在景区内发现裂隙中有石英填充物。

信步雁荡,看“地质+”再翻新篇。日前,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地质研究基地落户雁荡山,将进一步深化雁荡地质研究,推动雁荡山“地质+自然资源”“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

5月29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举行“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地质研究基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是集地质调查、科学研究、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科研单位,该科研机构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支学养深厚、充满活力的研究技术队伍。

据了解,双方将在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丰富的火山地质遗迹资源基础上深化对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成因演化、火山地质遗迹与国际对比、火山——侵入杂岩岩浆演化及火山喷发过程、火山岩表生作用与生态响应关系调查等方面研究,同时强化在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同时,以此次研究基地落户为契机,双方也将进一步开展雁荡山地质遗迹的调查、开发与保护,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切实将地质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与旅游开发、文化宣教相结合,提升地质旅游文化内涵和价值,合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地质+”文化旅游产品。

自2005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以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在保护自然资源、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开展地学旅游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不断取得成效。

上周,雁荡山管委会联合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专家研究发现在灵峰景区内裂隙中有石英填充物,这一现象在区域内较为常见,但在景区内为首次发现,为揭示园区火山岩浆-热液活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细节信息,也为丰富雁荡山科普教育内容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实物标本。

该地质现象位于灵峰景区主要景点——合掌峰前方,合掌峰是公园内典型的受断裂构造控制所形成的流纹岩地貌景观,该断裂带呈近南北向,本次发现的石英填充物也位于同一断裂带上。

据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因该处石英脉沿裂隙分布,并不像地质博物馆中展现出的石英晶簇那样具无色透明、油脂光泽等特点,而呈现出乳白色、透明度较低的低温石英特征,地质迷们可以现场比对观摩。 (通讯员 卢琴飞 记者 冉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