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政务要闻
温州政法系统开展涉企“挂案”大清理
发布日期: 2021- 06- 03 12: 31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挂案”是指案件办理过程中既不了结又不向前推进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挂案”问题,今年以来,全市政法单位在市委政法委牵头下紧紧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一目标,开展涉企“挂案”大清理大化解活动,对滞留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环节的案件进行全面清理。

目前,全市涉企“挂案”清理率达91.67%,抓获48人,累计帮助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468.91万元。

挂案两年 六天撤案

今年3月,鹿城区检察院在征求群众意见时了解到,温州某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叶先生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刑事立案后,长期没有处理结果,这家以外贸业务为主的企业,也因法定代表人不能出境,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影响。

“去年9月,我老婆送女儿去香港读书,被海关拦下,我们才知道我和她都被限制出境了,我们在香港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面对检察官的询问,叶先生说道。

原来,叶先生经营的企业主要从事外贸生产,并在香港有分支机构,他名下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2014年5月,叶先生夫妇与其他三名股东合资成立一家运营机构,后来在经营相关业务中出现巨额投资无法收回的情况,个别股东以叶先生一个人擅自决策造成亏损后果,且叶先生妻子名下账户存在关联资金往来为由,向侦查机关举报他涉嫌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犯罪。2019年初,叶先生被刑事立案,之后他和妻子都被限制出境。

在收到叶先生代理律师的申诉函后,鹿城区检察院经过多方了解,于3月31日作出立案审查决定。经审查查明,叶先生妻子名下账户资金往来,属于正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资金往来,现有证据不能证实他涉嫌犯罪。4月1日,该院向侦查机关发出了“要求说明立案理由通知书”,侦查机关随即于4月6日主动撤案,之后,解除了对叶先生夫妇的出境限制。

“从挂案两年到六天内撤案,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检察机关依法监督、服务民企的真诚态度。”叶先生的代理律师对此评价道。

全面排查 交叉评查

为何涉企案件会出现“挂案”?

据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评查结果,出现“挂案”的原因主要包括:侦查不到位以致事实不清难以结案、已无查证可能却未及时撤案、经办人岗位调整导致案件无人跟进等。

面对“如鲠在喉”的挂案现象,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全市开展了历年来范围最广的涉企“挂案”排查,将所有长期未结的涉民企案件纳入排查范围,按照刑事、民事、行政等类别分类,逐案确定计划结案时间,并对排查出的涉企刑事诉讼案件、涉民企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等重点“挂案”,开展交叉或集中评查,从办案速度、强制措施适用、调查取证、后续侦查取证等维度,开展逐案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找准“挂案”症结。发现错案或办案质量较差的,依法纠正或弥补,并按规定追责。

目前,全市政法单位共排查确定涉企刑事“挂案”47件、民事“挂案”119件、行政“挂案”50件,涉及企业293家、企业人员290人、财产6.09亿元,并在全市“挂案”评查中发现问题51个。

有序推进 建章立制

为确保挂案清理“清出实效”,我市政法队伍精准施策,将“挂案”按清理难度、查证必要性、案件类型等多维度分类分级,分别制定清理方案,有序推进清结。

据悉,对清理难度较小的案件,有继续侦查可能的,集中力量侦查,对不足以证明犯罪且无查证必要的案件,通过终止侦查、解除强制措施、撤案等方式,及时有效清理;对长期未结的疑难复杂案件,分别组建刑事、民事、商事、行政和执行等攻坚指导小组进行“会诊”,分析原因、商量对策,并实行领导包案制度,采取“销号式”案件清查管理,逐级跟踪催办督办。

据统计,目前龙湾、洞头、苍南等8个县(市、区)实现清零;瑞安已清理涉企“挂案”110件。

个案的清理并不是终点,结合全市“两个健康”创建工作,市委政法委对涉企“挂案”清理活动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牵头开展建章立制。针对案件处理不及时、流程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无纸化快裁快执流程,提升执法司法效率;对长期未结案等情形细化管理,严格审批延长审限、中止审限、扣除审限等程序,避免隐性超审限情况,并督促完善案件预警、定期通报等机制,提升办案效能;针对衔接沟通机制不畅通等问题,完善线索移送机制,明确线索移送标准,从源头防止“挂案回潮”现象的出现。(记者 杜一川 通讯员 徐易之 王凤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