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络问政 > 新闻发布会
温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1- 08- 31 17: 23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

一、发布主题

温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整体推进情况

二、发布时间

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15:00

三、发布地点

温州市人民大会堂202会议室(新闻发布厅)

四、发布人

市发展改革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林建波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  陈  斌

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王清秀

市政务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干建华

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 金国珍

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 周  智

五、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处处长、新闻发布处负责人  史宇翔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温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近年来,温州狠抓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发展改革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林建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陈斌,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清秀,市政务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干建华,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金国珍,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智,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先,有请市发展改革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林建波通报温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体情况。

市发展改革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林建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动温州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以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作出的《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决定》,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2020年我市首次参加中国营商环境评价获得优秀档次,其中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纳税、办理破产、获得信贷、政府采购、政务服务等7个指标领域进入全国前20位。5月13日,温州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5月27日,温州在全国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围绕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我市营商环境建设迈出更为坚实步伐:

一是优化政务流程,加快提升涉企服务便利化水平。深化数字赋能理念,全力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我们全域推进数字化改革。坚持全域统、整体建、集成用,市县数字化改革总门户和五大综合应用上线试运行。打造上线营商环境(“两个健康”)温州市服务专区,提供一站式、集成化、全生命周期涉企线上服务与监管。开展国家电子证照改革试点,在全省首推电子营业执照一体化应用平台,实现“准入+准营”证照联展联用。我们全力实施流程再造。在全国率先推行“最多评一次”改革,实行涉企鉴定“免评估”“多评合一”“一评多用”。推进便民利企“一件事”集成改革,持续迭代87项“一件事”、新增10项“一件事”和18项适宜在镇街直接办理的“一件事”。深化“减证便民”,743个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我们全面推进服务提质。持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现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15个工作日”。加快全球服务“跨境通办”拓面增量,国内外全球通服务点增至30个,创新打造跨境公证、跨境调解、跨境仲裁、跨境律师服务四大场景,入选全省最佳实践案例。

二是健全法治体系,全力护航民营经济发展。按照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要求,深化推进“法治温州”“信用温州”建设,依法维护好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我们创新建立“理旧账”工作机制。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挂案”难题,开展历年来清理范围最广、攻坚力度最大的涉企“挂案”清理行动,全市共排查涉企“挂案”216件,清理198件,累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8500万元,工作经验被国家政法整顿办推广。我们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化破产审理方式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公职管理人”制度,办理破产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交流。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建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获批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信用监管试点,率先推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人“黑名单”制度。我们不断完善企业和企业家容错免责机制。对涉企轻微行政违规行为实行“首次不罚、告诫到位、下不为例”,目前已推出3310项“涉企免罚清单”。开展企业经济犯罪刑事合规法律监督试点,打造柔性执法司法品牌。我们持续深化信用城市建设。全力打造信用建设“十大举措”“十大品牌”,中国2021信用高峰论坛落地温州并积极筹备,“信用+风险防控”场景被评为省十大信用数字化应用优秀案例。6月底,温州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排第9位,较去年同期上升4位。

三是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打造公平竞争环境。聚焦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数据等全要素资源,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加快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们不断加大工业用地供应力度。制定工业用地供应三年行动计划,率先试点工业用地新政,以“限地价竞税收”供地方式提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拿地机会,率全国之先统筹建立200亿规模的市本级自然资源(土地)储备开发基金。我们加快破解企业资金难题。持续深化“无还本续贷”“无抵押贷款”“科技贷”等创新举措,推广“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模式、“制造业资金合作计划”“民宿经营权融资授信”等产品,全市新增民营经济贷款763.08 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下降0.2个百分点。出台实施《关于继续实施惠企政策 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若干意见》,持续打好降本减负“组合拳”。我们积极推动创新资源集聚。系统提升“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能级,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招引落地创新型重大项目45个,瓯江实验室揭牌运行,国际未来科技岛开工建设。深化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有效开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设立“温州人才日”,建成投用“温州人才客厅”,新引育高校毕业生8.93万人、工匠人才6.46万人。

四是加强内外互动,大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在外温州人宝贵资源和国家级对外开放平台优势,大力培育市内市外“两个100万”市场主体,全力推动内外温州人互动发展。我们全力打造内外互动的高能级平台。出台实施《中国(温州)华商华侨综合发展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联动创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等开放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试点,全方位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体系进一步形成。我们全面推进贸易便利化。实施“清单申报+组货拼箱”出口模式,上线市场采购数字管家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一带一路”沿线6个境外经贸园区,为民营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搭建舞台,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9%。我们持续提升内外互动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常态化服务机制,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24.4%。大力实施“鸟巢计划”,深入开展项目招引、项目落地和项目护航行动,新招引总部回归项目29个,回归税收37.95亿元。实施“新乡贤·新家园鹿鸣计划”,把世界温州人家园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温州乡贤凝聚的大平台。

五是坚持尊商重商,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不断完善政企互动机制,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不断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制定《温州市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促进条例》,总结我市“两个健康”改革创新经验并以立法形式固化提升。该条例作为全国首部以“两个健康”为主题的促进型地方立法,目前已通过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审议。全国首发《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评价指标体系》两个地方标准和“温州民营经济金融服务指数”。我们不断提升企业家社会地位。持续办好每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家节”,出台《关于健全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实施细则》,推动各项涉企政策贴近企业需求、精准助力发展。我们持续深化助企纾困。依托“帮企云”平台,完善常态化助企服务制度,形成问题“发现—交办—办理—反馈”闭环服务。率先推出民营企业精力减负20条,切实让企业家轻装上阵聚力发展。我们全力推动政企“亲清共成长”。依托“民营经济学院”,举办多期“亲清政商学堂”“青蓝新学”集中培训,上线全国首个亲清政商“云学堂”,实施“创二代”挂职锻炼等制度。

通过营商环境建设一系列有力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今年全市新设市场主体13万家,在册市场主体近120万户,新增上市报会企业11家,“小升规”企业入库培育数全省第1,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增长31%。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目标,以深化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对标“世界一流、全国领先”,坚持利企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好、开放水平最佳、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不断擦亮温州特色的营商环境金名片。

主持人:谢谢林建波副书记,下面开始提问。

浙江法制报记者:我关注到,在2020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办理破产指标的测评中,温州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温州法院破产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服务保障营商环境?

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陈斌:近年来,全市法院聚焦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企业破产审理方式改革和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积极助力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破产审判的“温州模式”。主要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优化破产审判环境。早在2014年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企业破产风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国首个解决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的会议纪要,有效解决重整企业在人行征信修复、税务登记证中法人变更、参与招投标、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恢复等难题。同时,温州中院积极会同税务部门建立破产重整纳税评价、企业所得税退税机制,有效解决了税收滞纳金核销、破产企业非正常户状态下开票等难题。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府院互动的预重整机制,成功审结首例民营企业吉尔达鞋业预重整案,促成庄吉集团、海鹤药业等一批温州本土企业重生,其中庄吉集团系列重整案件入选“2018年全国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二是创新破产审判机制。联合制定《办理破产便利化行动方案》,建立执行程序释明告知和执行移送破产案件预审制度,设立执破联合合议庭。全面推行破产简化审理机制,符合条件的破产案件审限均压减至6个月以内。创新完善破产财产规范化处置机制,2019年以来通过司法网拍处置成交破产企业资产48.9亿元,56%以上的网拍资产实现溢价处置,不仅提高了破产财产处置效率,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三是探索个人破产路径。2018年,我们先后出台全国首个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和公职管理人制度府院联席会议纪要,率全国之先推进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让“诚信而不幸”的债务人重获新生。在此基础上,温州中院与市金融办等五部门制定实施办法,与银保监温州分局签订框架协议,合力推动金融机构参与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2019年9月,温州中院协助平阳法院顺利办结全国首例具备个人破产实质功能和相当程序的个人债务清理案件。一年多来,全市法院已累计立案启动个债清理程序195件,涉及债权17.69亿元,促成38名债务人成功清理债务,累计免除债务5209.66万元。

四是强化破产审判保障。2019年12月,温州中院挂牌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破产法庭,逐步推行破产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健全企业破产案件常态化受理机制。我们还成立了浙江省首家、全国第二家地级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市县两级财政共设立总额1500万元的破产援助专项资金,有效解决了无产可破案件管理人的报酬问题。同时,制定破产管理人履职评价办法,建立管理人考核、奖惩制度和退出机制,创新实行管理人“黑名单”制度,为提高管理人履职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温州商报记者:近年来温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准营环境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下步还将启动哪些计划安排?

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清秀: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围绕群众办事需求和“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根据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显示,温州市开办企业指标位列全国80个参评城市第九位,开办费用指标获得满分,成为全国最佳表现;今年全市已新设市场主体14万家,在册市场主体达119万户,同比增幅4.41%,在册企业超过35万户,同比增幅13.76%;累计下载电子营业执照52.4万张,开展金融、商务服务等领域应用20.9万次。下面我将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等改革进展情况和下步计划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当前改革进展情况

一是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营造宽松准入环境 。一方面是搭建“易企办”平台,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和公积金缴存登记等环节一网通办,网办率达99%以上;推进首套印章免费赠送和免费UKey取代税控设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开办时间从全国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压缩至一个工作日,全面实现企业开办“一表通、当日结、零成本”。另一方面是深化企业注销“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完善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功能,实现公章备案信息共享、税务预检,并大力推行简易注销模式,今年简易注销已占全部企业注销业务的50%以上。

二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营造便捷准营环境。去年3月,我市已全面铺开“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改革梳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518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和优化审批服务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并实施“一件事”“一企一证”“一业一证”等改革举措,准营效能大幅提升。同时,配套推进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厘清证照对应关系,目前全市已有38.9户市场主体实现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

二、下步计划

一是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按照自治自主、信用承诺、依法确认和便捷高效原则,实施登记服务自助办理、名称自主申报、住所自主选址、经营范围自助选定、主体迁移自主决定、退出效率全面提升和电子照章多维应用7大改革举措,大力推进“数字化+商事改革”场景应用,全面贯通各环节数据,加快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

二是迭代升级“证照分离”改革。今年“证照分离”改革清单的总事项数为520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从13项扩展至67项,审批改为备案从8项扩展15项,实行告知承诺103项,优化审批服务335项。清单之外,非禁即入,一律不得限制企业进入相关行业开展经营。此外,还要进一步打通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系统、涉企经营许可部门审批系统和“互联网+监管”系统,形成“证照分离”全链条数据闭环。

三是试点电子营业执照“码上用”改革。在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成功争取到了国家总局和省局的试点。下步将强化数据共享和数字赋能,在电子营业执照二维码中纳入企业档案信息、许可信息和电子印章等数据,力争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突破78万张;进一步打造多跨场景应用,让企业在办理银行开户、合同签订、贷款审批、招投标等业务时,只要出示和使用电子营业执照二维码即可办理,力争打造温州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改革样本。

浙江日报记者:地方营商环境如何,政务服务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我想了解下,近年来温州市在提供政务服务便利度方面都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政务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干建华:2020年,政务服务首次参加国家营商环境评价,就被评为该指标领域的标杆城市,充分说明我们温州的政务服务环境得到了群众和企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我们围绕政务服务便利化,聚焦办事体验、应用场景和流程再造等三个方面的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一、政务办事体验更优。一是政务服务“一站式”。推进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大厅,优化大厅功能布局和窗口设置,建立“多端融合”智能导服机制,推行“专区+综合窗口+专业窗口”的办理模式,实现“一门一网一次办”。二是主题集成“一链办”。围绕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通过流程再造、环节压缩、材料精简、部门协同,实现5G通讯基站建设、水电气网报装等100个主题集成跨部门“一件事、一链办”。三是申报材料“一承诺”。深化“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梳理高频事项所涉及的申报材料,对743个申报材料实施告知承诺制,企业群众不需再行提供材料。

二、服务应用场景更丰富。注重多跨特点、场景模式和改革属性,推进政务服务多向延伸。一是向指尖延伸。推进市本级1552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截至7月底,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居全省前列,异常事项数为零。二是向基层延伸。依托政务服务2.0平台与“瓯e办”自助服务终端,建成141个标准化基层便民服务中心,通过网点下沉、窗口前移等方式,实现公安、社保、医保等高频事项就近办理;布设1500多台“瓯e办”自助终端,提供160多个事项即来即办,让群众就近能办、少跑易办。三是向海外延伸。创新建立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设立海内外服务点30个,为在外温商、海外华侨提供120项跨境跨省办理业务,年均办件量达4000多件,解决了海外华侨、在外温商办事难等问题,成为温州政务服务改革的金名片。

三、全流程审批更高效。一是推进企业投资项目的高效审批改革。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实现率100%,在此基础上,通过企业端极简申报、服务端无感审批的全闭环一体化线上办理模式,企业填报字段压减68%,审批阶段压减50%,实现企业投资低风险小型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15个工作日”。二是全国率先推行涉企鉴定评估“最多评一次”改革。依法对涉企鉴定评估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并实行涉企鉴定评估清单化管理,未纳入清单的一律不得自行设置,通过建立免评估事项清单、推行“一评多用”、“多评合一”等方式实现鉴定评估提速增效,已累计减少涉企鉴定评估超40%。此项改革先后被人民日报刊登、中央电视台报道,获国务院领导肯定和住建部、水利部等部委推广。三是纾解涉企审批“卡脖子”问题,我局组建专家团队和“双首席代办硬核队伍”,主动上门“会诊”、把脉开方,推行全市代办服务“一网通办”。

网易新闻记者:我们了解到这些年税务部门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来优化营商环境,比如推进网上办税、减化办税流程,我们作为纳税人也感受到现在办税缴费是越来越便捷了,那温州税务部门能具体讲讲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和进展吗?

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金国珍:针对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我向大家做个介绍:

在推进网上办税方面,一是“网上办”—让办税渠道“更广”。近年来,我们推动电子税务局“事项全面覆盖”“功能持续迭代”,提升“网上办”纳税服务体验,构建完善以电子税务局为主,浙江税务APP、浙里办APP和其他第三方平台为补充的线上办税缴费渠道,使“网上办”成为我市纳税人缴费人首选项。2021年上半年,我市网上综合办税率超96%。二是“掌上办”—让“非接触式”走向常态。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打造移动办税缴费最便利市”目标,在乐清试点高频事项、简易事项掌上办,进一步满足纳税人缴费人指尖办税缴费需求,力争掌上办试点工作领跑全省。目前正在重点推广不动产登记、个税缴纳、社保缴纳等事项掌上办理。

在减并优化办税流程方面,一是简化税费优惠办理—让办税速度“更快”。进一步优化税费优惠办理方式,取消传统审批提交、资料报送、核查等候环节,系统提供“自动识别”“自动计算”功能,纳税人缴费人如实填写纳税申报表后,即可享受相关税费减免。二是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让办税负担“更低”。温州税务部门全面推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和通用电子发票,有序开展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试点。从过去纸质发票的上门领取和邮寄送达,到现在电子发票的线上“秒领”,发票电子化改革成效不断显现。2021年上半年,全市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具量占全部增值税发票开具量的82.89%,其中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份数占增值税普通发票份数的97.52%。三是推行税费种一体化申报—让办税次数“更少”。6月1日起,我们推进财产和行为税申报“十税合一”,涉及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十个税种,纳税人可通过电子税务局“一张报表”进行一体化申报,填报表单数量减少24张,填报数据项减少204项。8月1日起,我们又整合增值税、消费税与其附加税费申报表,进一步压缩了办税次数。

温州新闻广播记者:融资畅通是广大企业主非常关心关注的一个问题,人民银行在提升企业融资便利方面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智:2020年,国家发改委对包括北、上、广在内的80个城市开展了营商环境评估,评出了20个标杆城市,其中温州获得信贷指标立于20个标杆城市第7位,这项指标相当领先。近3年来,我市贷款新增5000多亿元,7月末,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3年增加了三成。获得信贷标杆城市和贷款增量表明了我市融资便利度明显提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措施:

一是构建信用信息体系。讲信用是获得贷款的前提条件,信用记录数据库是企业融资便利化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2005年,人民银行启动建设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2006年3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向全国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查询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国征信系统共收录11亿自然人、6092.3万户企业信息,全年信用累计查询量达32.40亿次。截至7月末,温州市已有472万自然人、7.1万户企业纳入征信系统,月均查询量达60万次。2013年温州建立征信分中心,2020年人民银行会同市金融办建立金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信用体系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防范信用风险、提高企业融资便利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是完善企业融资政策环境。我们积极利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加大优惠资金供给,2019年以来共为我市23.4万户市场主体减负16亿元。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银行降低了贷款利率。1-7月,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比2019年下降0.62个百分点,有效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我们配合市财政局连续三年开展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联合银保监温州分局出台了温州市优化营商环境获得信贷便利化实施方案,建立对金融机构开展定期监测通报和督导机制,通过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等措施,提高企业获得贷款便利度。

三是实施精准化金融支持。积极推进信贷结构优化,加大对小微园、制造业、科技、数字经济、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实施差异化金融服务方案,金融机构充分借助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等,线上线下多层次提供融资方案。我们率全国之先建立企业首贷户制度和三年行动计划,推出九大举措,破解“首贷难”问题。2019年以来,累计拓展企业首贷2.02万户,首贷金额773亿元。

四是优化金融服务质量。我们组织全市银行机构梳理公布信贷产品办理指南,公示普惠小微企业授权、授信和尽职免责等“三张清单”,将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时限缩短至4个工作日。深入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三服务”、万家民企评银行等活动,组织金融机构入企走访。2020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6000多家,解决融资金额366亿元。还会同市场监管局推广应用贷款码,为企业提供“扫码融资”对接服务。

主持人: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人和记者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