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法院升级数字化平台 全方位保护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权益 | ||||
|
||||
“先不开庭,你们想要离婚,必须先把孩子的出生证办了!”法庭上,乐清法院民一庭庭长倪建双严肃地向当事人下达任务。这是乐清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原告方某诉被告陈某离婚纠纷案的现场。在庭前调解过程中,法官通过查阅离异家庭子女关爱平台,得知两人因感情不和,相互推诿,导致孩子7岁还没有落户,就连出生证都没有领!目前一直在以借读的形式上学。于是当下决定,“想离婚,先办证!”让双方去医院办好孩子出生证再回来商量离婚事宜。不到一小时,原被告就带着出生证明回到了法院。一张薄薄的纸,孩子却等了整整7年。 据了解,法官使用的离异家庭子女关爱平台,是由离异家庭子女成长档案升级而来。“家庭破裂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当下,而往往延伸至未来的成长甚至一生,人民法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方式不应该局限于审判。”倪建双介绍。 为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子女权益,2018年,乐清法院民一庭建立了离异以及准离异家庭子女成长档案,在立案阶段要求当事人提供未成年子女的相关信息进行建档,之后由法官结合当事人婚姻状况、心理咨询师评估、家事调查意见等,形成包括未成年子女基本生活现状、心理评估情况、保障建议等信息在内的完整档案资料。这不仅确保了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在离婚纠纷办理前,也便于为未成年子女开展心理辅导、权益关怀等工作,将司法温暖送到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心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1年2月,借信息化建设的东风,乐清法院在全省首创了离异家庭子女成长档案管理系统,后又升级为离异家庭子女关爱平台,在原先纸质档案记录的基础上,开发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未成年子女成长档案管理工作从原本单一、线下、传统模式向全市域、一体化、集成化、信息化模式的迭代升级。 “通过数字化改革赋能未成年子女权益保护与关爱,不仅法官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方便了其他部门一起参与进来,全方位保护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权益。”乐清法院院长李德通表示。 当前,乐清法院已在系统录入《离异家庭子女成长档案》700余份,记录了700余名未成年人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心理评估、生活意向、是否入学和亲属关系等情况。为了更全面、立体地了解这些孩子,乐清法院引入了家事调查团制度,经办法官定期或按需组织家事调查团,通过回访当事人、实地走访、与未成年子女交谈等形式,及时跟进了解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现状、身心状态、当前诉求、父母有无履行义务等情况。经办法官根据调查结果,形成三色预警反馈表,并分别采取口头教育、告诫、介入帮扶等措施,反馈表及后续处理结果一律录入系统。 未来,离异家庭子女关爱平台将通过不断完善功能,打通互联性和开放性,以便解决回访中发现的需民政局、未成年子女所在学校、村居及社区等相关部门协助或共同化解的问题和困难,让检察院、民政局、教育局、关工委、妇联、残联、乐清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等部门及律协、社区及村委一起参与进来,共享信息,一同开展家事调查、家事回访、家事观察、心理干预及疏导、人身保护、抚养探望、救助帮扶、诉讼支持等工作,形成帮扶合力,保护关爱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千万家庭幸福安宁,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乐清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德通介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