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财政信息 > 政府预决算 > 2020年
索引号 001008003015011/2021-00499
组配分类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1-09-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温州市2020年市级财政决算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1- 09- 07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财政局

温州市财政局

2021年8月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0年市级财政决算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0年市级财政决算情况

2020年,是温州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性、经济性、政策性减收“三叠加”,防控性、逆周期调节性、基础保障性增支“三碰头”的严峻形势,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工作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沉着冷静应对风险挑战,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责任担当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财政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决算情况良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市本级。

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8亿元,为预算的103.3%,增长11.6%,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同口径增长7.1%,与向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5亿元,剔除省级下达车购税一次性支出17.8亿元后,为117.7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同口径增长8.3%,与向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年初支出预算,主要是上级专项补助收入增加。

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体收支平衡决算情况: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1.8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249.6亿元,收入合计381.4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5亿元,加上转移性支出245.9亿元,支出合计381.4亿元。收支合计数均比向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增加4.6亿元,主要是调入资金和省转移支付收入增加、市上解省和市对县市区转移支付支出增加。

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1)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数与向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主要科目收入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支出决算情况:

(2)上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20年市本级共收到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2.5亿元,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收入80.7亿元。市本级对各县(市、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共79.8亿元,其中:对各区税收返还5.9亿元,对各县(市、区)一般性转移支付52.4亿元,对各县(市、区)专项转移支付21.5亿元。

(3)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0年市本级预备费预算为2.0亿元,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报经市政府批准动用2.0亿元,用于新冠疫情防控经费、应对疫情纾困帮扶经费以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业专项经费等支出。

(4)超收收入安排情况。

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3.4亿元,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5)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预算周转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

2020年市本级年初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2亿元(统筹用于市级支出),年末按规定将净结余资金、超收收入、政府性基金结转规模超过当年收入30%部分等补充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4亿元,基金余额为35.1亿元。

2020年市本级预算周转金规模无变化,余额2.4亿元,按规定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2.市级功能区。

2020年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瓯飞)、温州生态园等三个市级功能区(以下简称市级功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8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17.4亿元,收入合计45.2亿元。

2020年市级功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9亿元,加上转移性支出12.3亿元,支出合计45.2亿元。

收支相抵,市级功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收支合计决算数均比向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增加1.6亿元,主要是市区财政体制结算后,市本级对市级功能区转移支付增加因素。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市本级。

2020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91.2亿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0.3%,同口径增长13.0%;加上转移性收入252.5亿元,收入合计643.7亿元。

2020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33.5亿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9.6%,剔除新增债券支出因素后,为264.0亿元,同口径增长11.3%;加上转移性支出310.2亿元,支出合计643.7亿元。

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收支合计决算数与向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其中市区财政体制结算后,分别对县(市、区)转移支付支出、调出资金等支出明细科目相应作修正。

2.市级功能区。

2020年市级功能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8.2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115.6亿元,收入合计133.8亿元。

2020年市级功能区政府性基金支出106.0亿元,加上转移性支出27.8亿元,支出合计133.8亿元。

收支相抵,市级功能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收支合计决算数均比向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9亿元,主要是市区财政体制结算后,市本级对市级功能区转移支付增加因素。

(三)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市本级社保基金收入210.8亿元,为预算的94.2%,增长18.3%。加上动用上年结余5.4亿元,收入合计216.2亿元。

2020年市本级社保基金支出216.2亿元,完成预算的96.8%,增长4.0%。

收支相抵,市本级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市本级社保基金收入和支出决算数分别比向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收入执行数增加2.9亿元、支出执行数减少3.3亿元,变动的原因主要是2020年省级预拨部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等引起收入增加,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延迟到2021年完成结算等引起支出减少,收支数据都做了相应修正。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045万元,为预算的198.7%,增长10.6%,与预算相比增加较多主要是上年温州市交发集团利润较预期增加;加上转移性收入89万元,收入合计5134万元。

2020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785万元,完成预算的99.2%,下降54.1%;加上转移性支出3349万元,支出合计5134万元。

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平衡。收支决算数与向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五)市区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债务限额。

2020年省财政厅核定市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926.7亿元(包括省财政厅2020年12月31日下达专项化解存量债务风险的债务限额83亿元,于2021年初发行使用),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03.7亿元、专项债务限额723.0亿元。

2.债务余额。

2020年末市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842.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34.3亿元,占15.9%,较上年增加14.6亿元;专项债务余额707.9亿元,占84.1%,较上年增加141.4亿元。市区债务余额在省核定的债务限额范围之内。

3.使用情况。

2020年省代温州市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21.0亿元(一般债券41.8亿元,专项债券179.2亿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57.4亿元,已全部拨付至106个政府投资项目业主单位并全部使用完毕,其中一般债券对应49个项目,专项债券对应57个项目。按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途分类,分别用于中小银行风险化解50亿,占比31.8%;交通运输41.9亿元,占26.6%;教育、科学、医疗等社会事业27.7亿元,占17.6%;市政建设18.2亿元,占11.6%;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9.2亿元,占5.8%;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4.3亿元,占2.7%;农林水利建设5.9亿元,占3.8%;其他资金用途0.2亿元,占0.1%。再融资债券63.6亿元。

4.偿还情况。

2020年,市区共安排还本支出65.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7.2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7.8亿元。

(六)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2020年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攻坚年,通过宣传、培训、评价、考核、公开等手段,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绩效管理成果日益显现,各部门绩效管理意识逐年提升,“三全”管理体系基本建立。一是全方位,构建起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政府运行等多层次、全方位的绩效管理格局。二是全过程,将事前绩效评估融入预算编制流程,将绩效管理延伸至事前决策环节,形成“项目入库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绩效常态化管理模式。三是全口径,从一般公共预算延伸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第一次实现了“四本预算”全覆盖。对2020年度299个支出项目实施财政复评、4个部门整体绩效评价以及11个专项政策重点评价,涉及2020年度预算资金近60亿元。硬化绩效成果应用,将绩效结果挂钩年度预算编制、政策调整及管理改进,核减预算资金超10亿元。

(七)市本级列入人代会审查的部门决算情况。

2020年市本级78个列入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部门的年初预算127.1亿元,年中追加减调整7.5亿元(其中调增21.6亿元、调减14.1亿元,调整较多,主要是疫情防控相关调整等因素),全年支出129.8亿元,预算执行率为96.5%。其中10个重点审查部门的情况如下: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年初预算13070万元,年中追加调整156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1078万元,项目支出追加491万元),全年支出14493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9.0%。

温州市民政局:年初预算14923万元,年中追加调整78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283万元,项目支出追加497万元),全年支出15377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7.9%。

温州市财政局:年初预算11936万元,年中追加调整234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560万元,项目支出追减326万元),全年支出11945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2%。

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年初预算38141万元,年中追加调整56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391万元,项目支出追加171万元),全年支出37904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7.9%。

温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年初预算83062万元,年中追加调整23845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6265万元,项目支出追加17580万元),全年支出96922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0.7%,执行率较低,主要是由于疫情原因,浙南公共卫生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建设工程(预算安排1亿元)在2020年下半年启动,因工程建设进度,大部分资金结转至2021年支付。

温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年初预算1624万元,年中追加调整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178万元,项目支出追减169万元),全年支出1547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4.7%。

温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年初预算1835万元,年中追加调整1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88万元,项目支出追减76万元),全年支出1808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7.9%。

温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年初预算3868万元,年中追减调整284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228万元,项目支出追减512万元),全年支出3533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6%。

温州市总工会:年初预算3546万元,年中追减调整2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45万元,项目支出追减67万元),全年支出3419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7.0%。

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年初预算5732万元,年中追减调整24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69万元,项目支出追减310万元),全年支出4655万元,预算执行率为84.8%,执行率较低,主要是由于2020青科会举办时间较迟(10月底),按照合同约定及结算程序要求,部分经费结转至2021年支付。

二、2020年主要财政工作措施

全市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聚力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一般公共预算等“四本预算”实现收支决算平衡,为助推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全力防疫纾困,实现经济运行逐步回暖、向上向好。面对这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市财政闻令而动,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做好政策、资金保障,在护航“两手硬、两战赢”中展现了财政力度、财政速度、财政温度。

一是硬核担当护航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确保重点单位和领域资金需求。市本级安排资金4.6亿元,用于疫情防控各项支出、患者救治保障、“菜篮子”“米袋子”保供稳价等方面。按照“绿色通道、快速办理、规范程序、严格把关”原则,率全省之先打通防疫物资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创设疫情防控专项资金账户和“抗疫物资采供专区”,确保防疫物资不断档。

二是科学研判组织减税降费惠企。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共克时艰行动,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全市新增各类减税降费246.8亿元。创新打造“奖补资金智管直兑系统”,推动奖补资金批量快速支付、在线闭环监管,全市刚性兑现惠企奖补资金63.9亿元,惠及企业22万余户次。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全市压减一般性支出26.2亿元,用于民生保障。

三是全力以赴抓好“两直”资金落实。用足用好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等政策红利,累计争取“两直”和省级惠企利民资金134.9亿元,其中中央直达资金65.2亿元,居全省第一。全链条保障资金落地见效,紧盯直达资金执行、调拨、核算、监控等各环节,以全省第一的兑付速度,提前一个月实现中央直达资金100%支出。

四是争先创优推进财政“金改”攻坚。连续两年以全省第一的高分获批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国家级试点,推出真金白银“温州财政金改12条”,市本级安排2.0亿元积极引导财政金融资源支小助微,被人民网评选为全国“落实‘六保’任务创新案例”。

(二)着力优化结构,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迭代升级。深刻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以支出结构优化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优化,全力保障重大战略实施。

一是全力保障“制造业双轮驱动”战略实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巩固提升转型升级基金、科创基金等产业基金资金效益,安排资金1.2亿元用于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进一步清理、整合工业等五大产业政策,重点支持“5+5”重大产业发展,持续加大智能化技改政策扶持力度。

二是全力保障“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市本级投入2.7亿元科技专项资金,助力“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建设,打造科创融合发展新高地。谋划研究瓯江实验室68亿元财政资金保障方案,整合市区财政资金28.5亿元支持科思技术研究院、国科大研究院等一系列高能级平台顺利落地。全力保障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成功举办,设立总规模20亿元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基金,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基地。

三是全力保障“百万人才聚温州”战略实施。投入市级人才专项资金1.4亿元,有力推动温州“人才新政40条”“510计划”政策落实。出台《温州市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加大线上技能培训力度和补贴发放强度,市本级安排6.4亿元,助力锻造新时代温州工匠队伍。

(三)奋力服务发展,推进城乡面貌有机更新、精彩蝶变。围绕打造长三角南大门区域中心城市,科学统筹财力资金,助推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提升。

一是联动推进“大建大美”“精建精美”。投入资金27亿元,有力支持市区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整治工程等建设项目,持续保障温瑞塘河核心段夜游、瓯江两岸核心段亮化夜游等项目,助推中心城区提质扩容、提能升级。全国首创“循环筹集、统筹调控”的土地收储基金运作新模式,顺利完成80亿元资金筹集任务,促进我市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联动推进“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安排资金26亿元,全力助推“大干交通”。创新轨道交通投融资新模式,获批85亿元专项债券额度,有力推动市域铁路S2线项目建设,为地铁M线投融资提供借鉴。拨付高速公路建设资本金5.7亿元,有效支持文泰高速、景文高速、金丽温高速东延、瓯江北口大桥等高速项目建设,助推温州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三是联动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折股量化扶贫工作提质扩面,全市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6.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4.6亿元,实现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双增收”。持续推进涉农资金跨部门、跨行业统筹,整合设立4.8亿元乡村振兴大专项资金,为实施重大支农政策提供保障。投入9000万元新建3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重点打造“山水雁楠”“红都绿野”精品带。投入6500万元保障市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倾力保障民生,推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稳步发展。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75.9%,投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资金3.1亿元,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助推教育事业发展。全市投入8.5亿元新(扩)建幼儿园83所,投入2.5亿元建成投用公办园45所。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有序提高教师待遇水平。完善市属公办学校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生均公用经费相关定额标准。率全省之先实施高校激励性政策,激发服务地方动力。投入35.2亿元助力温州肯恩大学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创新示范区”、推动温州大学创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助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创成全国“双高”前十。

二是助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筹3.5亿元全力支持医疗防疫补短板项目,加快提升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服务能力水平。安排7819.9万元全力保障“明眸皓齿”工程深入实施,成为全国青少年近视和龋齿综合防控的“温州经验”。通过“社区+补助”“家庭+改造”“人才+培训”等形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拨付7621万元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级下达2972万元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和残疾人事业补助资金,提升特殊群体社会生活保障水平。

三是助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全力保障亚运筹办工作,安排3.2亿元用于奥体中心、瓯海龙舟运动基地等场馆建设。规范城市书房扶持补助资金管理,累计推运建成城市书房106家,持续打响城市书房“金名片”,助力城市书房作为全省唯一公共文化领域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规范百姓健身房建设运营补助经费管理,助推全市新建百姓健身房165家,社会力量办体育“温州模式”入选省民生实事并在全省推广。

(五)聚力提质增效,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全面绩效为导向,不断深化重点领域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工作持续提质增效。

一是真抓实干成效显著。我市财政系统在2020年省政府真抓实干财政管理督查激励工作中,再次以4市县同受表彰、占比超30%的优异成绩,蝉联省政府督查激励项次全省第一名。温州市和3个县市分别获得2000万元和1000万元的省财政奖励资金。

二是财政监督精准有力。加强财政监督1+X制度体系建设,深度融合财政监督与巡察审计监督,持续加强对扶贫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检查力度。首创“三位一体”内控指引实施方法,率全省之先实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合规性建设全覆盖。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维护政府采购市场秩序,获得“全国政府采购先进监管机构”荣誉称号。

三是克难攻坚防范风险。深入推进“一地一策”化债方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4.2%。全省首创存量债务降成本置换新模式,节约利息2.9亿元,有效缓释债务风险,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积极扩展社保基金筹集渠道,通过划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提土地出让收入、向上争取省级补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共计35.8亿元,压实社会保障的“定盘星”。扎实推进公款存放管理,完成市级财政专户资金竞争性招标292亿元。

四是数字化改革加快推进。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率全省之先实现部门预算编制全面上云,推动部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规范管理。大力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全市13家银行1036个网点开通柜面缴款渠道,实现全市4742家单位电子票据全覆盖。首创会计税务专家在线服务系统,打出“线上+线下”服务组合拳,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高效、精准的政策服务和智力支撑。

关于温州市2020年市级财政决算的报告(附件).pdf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