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部门信息
市应急管理局召开社区应急体系改革工作推进会
发布日期: 2022- 11- 16 11: 06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都市报 字体:[ ]

“更快的人员响应,更强的应急设备,更多的安全教育。这就是社区应急体系改革给我带来的感受。”在瓯海区潘桥街道林桥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夏伟这样说道。

11月11日下午,温州市应急管理局在瓯海区召开社区应急体系改革工作推进会,总结前阶段全市37个社区应急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经验,谋划下阶段社区应急体系改革路径。

加强应急力量与日常宣贯,优秀样本指引全市改革方向

今年7月份以来,在社区应急体系改革上,市应急管理局设定1个省级试点探路,带动各县(市、区)37个市级试点建设,其中瓯海和乐清提前完成各项建设任务,成效值得肯定。瓯海区新桥街道新瓯社区、潘桥街道林桥头社区分别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点,通过应急组织体系改革、应急基础设施配备、应急安全宣传教育等多方面途径,推进社区现代化与应急管理能力提升。

“新瓯社区通过五张‘网’,将社区应急工作全覆盖。”新瓯社区书记黄苗苗介绍,社区首先成立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组,改善组织责任网,明确成员职责定位。7月以来,新瓯社区在基层网格优化调整和人员力量配备上不断强化,健全指挥处置网,并通过除险保安实战行动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成8个微型消防站,配备发电机、排水泵等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基础设施网,并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以社区网格为载体,建成应急救援网,集合“干部+志愿者”的力量,将应急力量布置到每个网格中去。应急处置人员严格执行“多案合一”应急手册,有效落实运行保障网;在片区内设立平安瓯海新桥教育馆、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平安图书馆,做好面向居民的普适性宣传教育工作,扩大社区内平安宣传教育覆盖面。

潘桥街道林桥头社区也在设施设备上下足功夫。在林桥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建设了可安置50人以上、面积超150平方米的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配备充足的应急生活物资,并且这样的场所在林桥头社区还有2处。党群服务中心还配备了大量应急设备,如发电机、潜水泵、移动照明灯组等,更专门为社区配备了一台纯电动微型消防车。“当老旧小区发生火灾事故时,有可能因为道路窄小、堵塞等原因,导致消防车难以进入,这就警示了我们还需要一辆微型消防车,最快、最近地抵达现场。”林桥头社区有关人员说。此外,林桥头社区与横仙河、潘东、潘北村(社)签订协同保障协议,使队伍、物资、避灾安置场所等辐射周边村社,实现应急资源共享共用。

为了使安全防治更加智能,林桥头社区还引入AI智慧赋能社区智治平台,充分运用小区监控与电子围栏系统,将违规停放、违规用电、井盖缺失等风险及时抓拍并预警,在事故发生前进行处置,通过“监测、预警、处置、反馈”的闭环管控处置,做到隐患不出小区、处置监管不出小区,形成基层精密智理新格局。

不断优化,推进全市防灾减灾应急工作

在参观过两个社区的优秀样本后,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叶军毕总结了当前工作的成果与亮点,并对社区应急体系改革工作及年内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叶军毕说,截至10月底,我市承接1个省级试点、37个市级试点建设都已全部完成,在人员力量、风险处置、资源物资、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全市社区应急体系改革任务仍十分严峻,全市共3378个社区要以试点社区为样本,到边到底继续推进社区应急全面覆盖,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而且,不能满足于现有样本,要在本地样本的基础上发挥创新思维,吸取外地先进经验,结合社区实际,做出适合且高效的应急体系。

“守护好最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营造好最广大人民的安全环境,应急管理系统责无旁贷。”叶军毕说,近期温州森林防灭火工作压力依旧巨大,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应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落实“禁火令”,做好重点地区、高火险区山口卡口值守、防火巡查。而抗旱则是温州接下来一段时间应急管理系统最大的挑战,各县(市、区)要健全抗旱工作会商研判机制,制定抗旱保供应急方案,加强用水管理,强化供水水库调度,实施清单化精细化抗旱管理,切实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记者 胡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