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续写创新史——写在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召开之际 | ||||
|
||||
这里是温州,背倚瓯水、面向东海,用名词谓之是“千年商港”。 这里是温州,960多万人于此生息、拼搏、奋斗,用形容词概之是“敢为天下先”。 如今,温州更是一个动词,记录并展现着一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接续奋斗的昂扬姿态与踏实步态。 对温州这座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23次莅临调研并指导工作。2002年12月23日这一天,他饱含深情地寄语,“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又通过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等方式,一如既往关注温州发展,牵挂着温州百姓。 温州要续写创新史,温州亦因身处创新史中而受益。回顾20年特别是这1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温州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实现新的跨越。 在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温州“续写创新史”殷殷嘱托20周年之际,市委召开十三届三次全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温历史、激励当下、昂扬斗志再出发。把历史与现实的纵横坐标连点成线,指向一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续写温州创新史的新征程! (一) 这些年的“温州之变”,或许可以从四场盛会说起。 2019年10月26日,首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温州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寄语“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共创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 从此,一场以温州为坐标的世界盛会,连续四年把科创新风吹向瓯越大地。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系统构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创新格局……曾在改革开放中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温州,如今在科技创新的“华山一条路”上仗剑而行。 科技创新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带来了新旧动能之变。这番对“创新”的新解背后,正是温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变成生动实践。 今天的温州,迎来了许多精彩蝶变:发展路径之变,牵引着民营经济继续蓬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活力格局之变,让城市站在了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新的起点上;城市能级之变,体现为更多的绿色、更好的空气和畅达八方的交通;百姓生活之变,落实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让人们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风效能之变,以晴朗的政治生态和干部的担当实干作答。 时间见证变化,点点滴滴汇成涓涓细流,贯穿温州鼓足干劲、续写创新史的长河。变化的背后,不变的方向被坚持始终—— 20年来,温州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和温州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茬压着一茬推进,奋力创造温州发展新的奇迹。 回首征程路,率先探索农村“三位一体”综合改革;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的全国首片改革“试验田”;获批龙港“撤镇设市”为全国镇改市先行探路;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温州取得的每一个进步,三江两岸发生的每一点变化,都凝结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谆谆教诲,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战无不胜。 (二) 变局,往往更能检验一座城市的成色。 在2022年这特殊的一年,温州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遭遇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接受着承压前行、迎难而上的考验。 年初召开的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聚力“稳增长、增动能、促共富、保平安、强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紧接着,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推进都市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成为一脉贯穿的主题,全市上下牢记殷殷嘱托,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团结奋进、接续奋斗的姿态,坚定扛起“两个先行”的温州担当,用智慧和汗水写下不平凡的华章——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温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好经济稳进提质组合拳,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8.7亿元,同比增长3.8%。 坚持以重大项目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珍视明药业落户中国眼谷,金风科技与温州携手拟建188亿元零碳总部基地,华为、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纷纷与温州深化战略合作……今年前十月,全市招引221个超亿元产业项目,签约114个超10亿元产业项目。 坚持人才强市、创新首位战略。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58个创新型重大项目落地“一区一廊”,引进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中国数安港、国际云软件谷开园……温州创新之路越走越宽,“第一动力”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医保纾困”、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真实可感;瓯江和塘河沿线、三垟湿地、中央绿轴、历史文化街区“两线三片”建设刷新城市颜值;新开通5条国际航空货运航线、2条外贸近洋航线、中欧班列温州号首趟进口回程班列,牵引“千年商港”迈向新一轮对外开放…… 回顾一年来,温州经济在承压中重启,运行逐步企稳回升。比阶段成果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对“全省第三极”角色的坚守,对“续写创新史”的笃行。 (三) 时间标注探路者的前进刻度,年轮书写奋斗者的追梦华章。 当下的温州,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篇章。 于危机中寻新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直飞欧洲的“促招引、拓市场、抢订单”商务专机里,海内外温州人携手“拼经济、稳订单、增信心”。泰顺山区,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地如火如荼,承载着“双碳”与“共富”的美好期许。 从“出海”抢单到谋大招强,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温州实践。我们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紧紧扭住大好高项目这个“牛鼻子”,持续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 于变局中开新局。数字化改革跑道上,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控、古系列保护·云端守卫、海上综合智治等一批应用发挥实战实效。2022青科会,促成16个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232个人才创新创业和技术合作项目落户温州。 从改革破局到创新生态,是温州勇攀创新发展高峰的坚定步伐。我们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高举改革大旗,大开开放之门,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于细微处见知著。村里的“共富工坊”和老年食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老人吃上放心餐。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铺展党建引领、治理有效、服务暖心、邻里和睦的幸福生活画卷。 从暖心工程到治理创新,是瓯越大地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第一追求,紧扣缩小“三大差距”这一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每一件百姓有感的实事,都会有一些深入人心的温暖记忆。每一个奋进新程的足印,都镌刻着温州城创新创优的鲜明标识。瓯越大地的变化、百姓有感的成果,折射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对温州工作重要要求的非凡指导意义。 征程再启,未来可期;接续奋斗,再创辉煌。全市干部将紧跟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号召,坚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温州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奋力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温州力量。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铸辉煌。”温州奋楫争先的航船在乘风破浪之后,将开辟一片新天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