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六稳”“六保”专题 > 工作动态
泰顺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
发布日期: 2023- 02- 13 08: 1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今年27岁的小云(化名)觉得自己是幸运儿。尽管她是一个残疾人,但是第一次真正走入社会就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2021年刚从浙江海洋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当年通过朋友圈,看到泰顺县事业单位招考信息里有为残疾人专设的岗位,于是报考、笔试、面试,一路过关,如今已经在泰顺县某局做人事政工工作,入职近两年的她对工作得心应手。小云告诉记者,同事们对自己都很友善,她也有了信心进一步提升自己:“接下来我还要攻读在职博士学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让残疾人在共富路上不掉队的重要途径。近4年来,泰顺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连续专设多个岗位招录残疾人,目前,被招录的这些残疾人大学生工作顺利,获得相关单位认可,为整个社会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泰顺县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泰顺目前有8600多名持证残疾人,其中16岁至59岁处在就业年龄段的有4445人。“坚持融合、共享、创新的残疾人就业理念,让残疾人不受歧视融入社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前,泰顺县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实现就业2717人,就业率达61.1%,提前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一瓶蜜”“一盆花” 构建多元增收体系

一个多月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人们对于“健康养生”的消费需求升温,带领残疾人在泰顺西旸镇洋溪社区坑斗村打造互联网蜂场的“匠心农业”负责人苏志勇,欣喜地看到蜂场生产出品的蜂蜜销量不断上升,“和此前每个月销量相比,近一个月蜂蜜销量增长50%以上,按照这样的销售势头,今年上半年就可以给参与养蜂的残疾人发钱了。”他说,一个残疾人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养25箱蜜蜂,每年至少有5000元收入。”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养殖,是泰顺一项传统农业项目,但同质化竞争严重。2019年,深入泰顺各蜂场调研后,在外主做农产品销售的泰顺青年苏志勇,打造了一款“我的蜂场”小程序,在泰顺的中蜂行业内率先推出“在线认养一箱蜂”新模式。看中这一模式在助残就业创业方面的优势,泰顺县残疾人联合会与“匠心农业”合作,于去年在西旸镇启动“一瓶蜜”共同富裕项目试点活动。今年以来,在试点验收成功的基础上,县残疾人联合会计划在全域布局这种带动残疾人一道养蜂创业的新模式。相关业态规划中,特色蜜蜂村还将设置更多体验项目,满足游客旅游观光需求。

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成为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的重要发力点。瞄准互联网新业态,立足本土中蜂、土鸡、花卉、薯芋等生产优势,泰顺除了搭乘互联网快车、推广“公司+基地+残疾人”共富模式外,还建立“泰享家”电商助残专区,拓宽种养殖示范户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已有15户残疾人农产品入驻平台;此外,以省级残疾人电商孵化示范基地为依托,泰顺注重为创业残疾人做好全流程服务,提供着设备、场地、物流、供应链、自媒体、直播培训等多方面支撑。

1988年出生的谢世奖,是泰顺县彭溪镇月湖村的村民,因天生四肢残疾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在泰顺县残疾人联合会、泰顺县人社局帮助鼓励下,他将多肉花卉养殖的兴趣爱好作为创业起点,成功踏上“云”端逐梦之路成为电商,他在抖音开设的“花驿小栈多肉”小店有众多“粉丝”,每天,谢世奖在家能收到20至30单线上生意,一场直播下来,线上订单数最高达90单。

接下来,泰顺县残联还将陆续推出“一篓薯”、“一只鸡”等助残共富项目,通过政府前期投资、整合社会资源输出技术、残疾人参与创业模式来实现残疾人增收。

特色技艺培训 拓宽就业创业之路

“掌握了一技之长,日子安稳踏实有安全感。”位于泰顺县罗阳镇泰景路230号的温氏婆饼铺,生意一直不错,47岁的残疾人梅志江娴熟制作出的当地非遗美食——婆饼,受到来自各地游客的欢迎与喜爱。目前,梅志江通过开婆饼铺日均收入维持在100元到200元。

两年前,得知泰顺县残疾人联合会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班,梅志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系统掌握了婆饼制作技艺后,他决心自己创业。“小店刚开张时,我最担心的就是会不会有生意。”相较于两年前初创业时的忐忑不安,现在的梅志江有手艺、有活干、有顾客,这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多了不少信心。

据泰顺县残疾人联合会调研,在泰顺4000多名处于就业年龄的持证残疾人中, 95%以上的人像梅志江一样,渴望尝试就业创业。

为了让想干事的残疾人拥有自食其力的尊严,泰顺搭建了“示范教育平台”“人才E站平台”平台,通过数字化建档立卡、特色化传道授业、系统化合力保障,聚力残疾人就业创业精准帮扶。2020年起,当地创新推出残疾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培训班,通过给予“非遗”传承人补贴,以“师带徒”模式开展竹编技术、手工制陶、手工制茶、婆饼制作、畲族彩带编制等多种 “非遗”项目培训,让“非遗”技艺开启残疾人就业创业之门,拓宽他们的致富增收之路。目前,已顺利帮助包括梅志江在内的65名残疾人掌握“非遗”技艺并成功创业。

与泰顺县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因米塑作品《三星堆黄金面具》圈粉无数的泰顺非遗米塑传承人张甜清,如今收4名残疾人为徒,张甜清告诉记者,因为对米塑造型和原料不断创新,他的工作室出品的米塑作品销路有保障,还经常被选作泰顺文旅部门的伴手礼,残疾人徒弟学艺认真,掌握技术后,通过捏米塑每个月最多能增收两千元,最近,他们师徒还接了一个60万元的大订单。

想方设法通过传承“非遗”技艺帮助残疾人增收之时,泰顺还立足当地生态农业“五个一”产业体系,统筹组织茶叶制作、中药材种植技能等各类培训,助力提升残疾人自身技能,变“输血”为“造血”,促进残疾人“扩中”“提低”,近三年投入137万元培育残疾人种养殖示范户411户,实训学员612人次,为583名自主创业残疾人提供262万元贷款贴息。记者 李艺 通讯员 赖淼莲 陈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