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总工会五年的五个维度 | ||||
|
||||
2022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机械行业首届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温州奥体中心举行。 刘伟 摄 2022年7月17日,“骑手之家”正式揭牌运行。 2022年温州市职工网络艺术节“民谣之夜”音乐分享会举行。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乐章,在不懈奋斗中奏响。 2月22日,温州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在市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全市职工的目光聚焦于此。 回顾市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以来的5年,温州市工会扛起“两个先行”使命担当,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职工成长型社会建设,团结带领全市职工群众,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一项项重点工作、一次次创新突破、一个个荣誉奖项……新时代的变革中,不同维度的标识,记录下温州市总工会系统奋进的五年。 思想有深度 1月30日,是康奈集团新春开工首日。随着电子烟花、舞狮、派发礼包等活动的开启,也拉开康奈集团“开门红”“班前十分钟”等系列活动的序幕,把党的方针政策植入职工心中,引导职工把个人梦融入企业梦和中国梦,激发职工在新一年以踔厉奋发的饱满热情勇毅前行。 5年来,市总工会高举伟大旗帜,始终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引领职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激励一代代劳动者接续奋斗。 双百引领活动、职工文化艺术节、职工运动会、职工网络文化节、“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五一宣讲团、劳模工匠宣讲团、职工讲堂、班前十分钟……如今在温州,无处不在的“精神文化家园”,让职工享受文化之美、文化之乐也不再是难事。 据统计,5年来,市总工会开展各类宣讲1.56万场次,建成全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400多个,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用于阵地建设,打造乡镇级以上职工阵地216家;全市新建市级以上职工书屋198家、区域性职工新型活动阵地100多家,组织公益培训3万余场。 鹿城在全省首创产业工人推优入党;平阳依托“省一大”召开地的红色资源,打造省级产业工人思想教育基地……追求、抵达、再出发,奋斗的脚步不停歇。 服务有广度 “您好,这是我们最新的招工信息可以了解下。”“我对这个岗位比较有兴趣,这是我的个人求职信息。”这是市总工会举办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招聘会中,企业招聘人员与求职者的一段对话。 5年来,温州先后出台“520”专项举措、十条关爱等系列措施,投入疫情防控相关经费2000多万元,推动各类评先向疫情防控一线倾斜;为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举办各类招聘会500余场次,全额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缓减企业工会经费,为企业降本减负3.49亿元、惠及企业7.36万户次。 5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叫响做实“有困难找工会”,围绕企业、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工作:构建工会维权工作体系,依法维护女职工权益;组织平安护航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百年大会战、党的二十大等行动;率全省之先组建市县乡三级工会法律服务队伍,受理职工劳动争议信访1.79万件、2.94万人次,提供法律援助1.45万件。 数据,记录着服务职工的决心—— 为助力温州经济复苏,市总工会发挥疗休养促进乡村旅游和消费市场培育市级以上疗休养基地259家,组织职工参加疗休养80余万人次;发放困难职工帮扶资金2300万元;发放互助保障金超1亿元,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参保职工超550万人次;设立市级劳动关系监测点164个。 文成获“浙江省全域疗休养发展十佳县(市区)”称号、洞头脱困帮扶经验在全省总结推广、瓯海区职工维权中心获评全国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荣誉丈量着力度、温度,充盈着全市职工群众生活的不同切面,让日子越过越暖心。 产改有力度 1月15日,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温州举办。氛围感拉满线上直播间,让看似枯燥的职业技能赛,有了全网刷屏电竞赛的感觉,众多网友线上留言直呼“太紧张刺激了。”活动中,数字屏幕全方位展示竞赛实况,还有实时更新选手积分并同步构建数字画像…… 5年来,踏着数字改革的浪潮,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数字化改革助力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新路径,率全国之先打造技能竞赛智慧平台,在全国首次实现异地同赛;作为唯一地级市,“助推温州全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劳动和技能竞赛”入选“十四五”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库。 温州的每一点进步,都渗透着每一位职工的汗水和努力。作为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市总工会聚焦非公产改,出台产改实施方案,健全市县产改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承接全国非公产改试点工作,培育省市县试点单位457家;构建“五个一”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承办全省重点工程立功竞赛经验交流现场会;举办全市职工劳动竞赛、技术比武1500多场,带动50多万名职工岗位大练兵;组建市产业工人职业发展联盟,培训职工28万人次,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成长。选树全国省市劳模、五一劳动奖496个,培育“浙江工匠”143名、“温州工匠”213名,产业工人、劳模、工匠等队伍不断成长。 全市各级工会以“创新”促进“跨越”:乐清深化镇街(园区)非公产改走在全省前列、瑞安华峰等3家企业入选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企业产改优秀案例、龙湾全力推进“135”全域劳动竞赛,获市政府充分肯定、张积贵、胡东方等技能工作室获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一项项改革成果的落地,记录下新时代温州工会奋力前行的铿锵步伐。 改革有速度 2019年9月25日,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温州龙港市正式挂牌,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8个月后,龙港市总工会也挂牌成立。 5年来,市总工会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按照增“三性”、去“四化”要求,蹄疾步稳推进工会改革,推动各县(市、区)普遍由县级领导兼任工会主席,配备县乡挂兼职副主席210名。借助数字化,智慧工会的愿望正走向现实,“我要疗休养、劳模幸福在线、互助保障”等核心业务在“浙里办”上线,数字化技能竞赛新模式获评全国互联网+工会维权服务典型案例;泰顺作为我市唯一县级工会,入选省“数智工会”改革项目疗休养模块省市联建单位和试点单位;53个项目入选省总工会创新项目库,产业工人成长在线、永嘉蓝领人生职工社区被评为浙江工会改革创新十佳成果;率先推进工会五大体系建设,获全省推广;率全省之先制定推进民营企业工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民企工会健康指数,受全总点赞…… 底子厚,底气才能足。发展如此,改革亦然。 5年来,各级工会基层组建不断扩面提质,从推进百家亿元体工会组建、标准化示范性工会创建到“聚能环”示范集群培育、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再到建好明星工会主席工作库、健全社会化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 朝中心聚焦,为大局助力,目前全市建会322家,发展会员4.7万人……“改革”“创新”“发展”,不断增强组织活力是温州市总工会从未停止的脚步。 建设有强度 去年7月27日,龙湾区泰昌集团迎来了一批“特殊工人”。材料分类、备注标识、集中堆放……那些平时与笔杆子、电脑打交道的工会干部职工走进企业,进入车间和一线工人一起劳作。在大汗淋漓中,真实体验企业工人的工作环境,与职工同劳动、同作息,真真切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便是“当一周工人、体工会初心”活动的初衷。 5年来,市总工会自身建设不断增强,从开展工会党员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创建“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到深化工会“五一”团队创建、组织党员积极投身“三为”实践活动……各级工会干部听党话、跟党走,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健全完善工会经费预算、绩效、财务监督管理检查、构建温州市工会“云经审”数智网络体系、建设雁疗、海俱项目、完成《温州市工会志》编纂……厚积薄发,才能走得更远。温州市总工会将继续踔厉奋发、脚踏实地,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交出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的时代答卷!(记者 庄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