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索引号
组配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3-02-06
公开方式
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3- 02- 06 17: 08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

一、发布主题

通报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相关情况

二、发布时间

2023年2月6日(星期一)10:00

三、发布地点

市人民大会堂202会议室

四、发布人

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  项伟胜

市经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丁加力

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项晓东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叶晓东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苏善夫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晓东

五、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

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六、主要议程

1.市发改委项伟胜主任通报温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相关情况;

2.与会记者提问。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温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为推动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市第一时间制定出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项伟胜、市经信局副局长丁加力、市科技局副局长项晓东、市财政局副局长叶晓东、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苏善夫、市商务局副局长王晓东,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首先,我们有请项伟胜主任介绍有关情况。

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  项伟胜: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好!下面我就《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发展预期,加强各类政策协同,推动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市第一时间制定出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为“8+4”政策体系。

“8+4”政策体系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政策体系更完整。包括扩大有效投资、科技创新、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培育等8大政策领域,并将财政金融、自然资源、能源、人才等4张要素清单全面融入政策体系,形成“8+4”政策体系有机整体。二是政策内容更有料。在充分承接省“8+4”政策体系的基础上,对市“4+1”产业政策等进行综合集成,重点聚焦市场主体最有感的“干货”“实物”,形成8方面58项政策措施。三是政策支持更精准有力。市财政2023年预算安排资金除交叉重叠部分外,支持总额为87.07亿元,用于支持“8+4”政策措施有效落地,同时,对准跑道、精准发力,积极向上争取省各类政策资金支持及用地、用能、人才等政策支持。

“8+4”政策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扩大有效投资政策5项,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百项千亿”行动,重点攻坚九大工程建设,政策举措包括加强财政、金融、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支持推进重点领域投资等;二是科技创新政策9项,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支撑引领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包括加强财政、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落实各类激励奖补政策等;三是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培育政策6项,围绕“5+5”产业深入实施链长制“十个一”机制,提速打造两大万亿产业集群,政策举措包括加强政府产业基金引导和金融支持服务,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工业用地有机更新,加强制造业人才招引培育等;四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8项,加快构建“35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提升服务业十大产业,打造服务业十大区块,推进十大重点工程,政策举措包括支持打造服务业重点平台,支持培育领军企业,强化高端人才支撑,支持信息、集成电路与软件产业、现代航运、文旅等重点行业发展等;五是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和交通强市建设政策5项,围绕建成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深化“四港联动”发展,纵深推进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提速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政策举措包括加强财政要素保障,持续落实交通物流助企纾困政策,支持多式联运发展,便利货运车辆通行,服务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等;六是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政策9项,实施“十大百项”兴消费旺市场开门红行动,深化外贸高质量发展行动,政策举措包括加强财政资金支持,持续释放传统消费潜力,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加大外贸支持力度,深化全球大招商行动,支持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推进新电商建设,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等;七是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10项,深入实施乡村建设“三基三主”十大工程,积极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政策举措包括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耕地垦造,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支持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持续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八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6项,围绕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要事,全面推进“优托护苗”等11个民生工程,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领域,政策举措包括支持推进“劳有所得”“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老有康养”“弱有众扶”“医保纾困”等。

下一步,我市将深化细化“8+4”政策体系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及时做好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落地实施,同时,对准跑道、专班推进,全力向上争取各类政策要素支持,推动政策措施精准滴灌、直达快享,确保基层有感、群众获益、企业得利,为推动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奋力谱写“两个先行”温州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主持人:谢谢项主任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

浙江日报记者: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济稳进提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温州今年的“8+4”政策体系中,“8”里面第一个政策就是“扩大有效投资”政策,请问温州今年投资政策有哪些硬核举措?谢谢!

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 项伟胜: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扩大有效投资是抓经济工作的关键一招。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深入开展“3121”投资攻坚行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为经济稳进提质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出台“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就是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重大项目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撬动全社会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体看,今年的投资政策,上接“天线”(上级政策),下接“地气”(我市实际),主要有3大举措:

一是进一步攻坚重大项目。未来五年,温州将大力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围绕九大工程,每年滚动谋划推进400个左右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500亿元以上。五年看头年,开局是关键。2023年,我们将集中精力抓攻坚,全力推进一批事关全局、长远发展和补短板的支撑性项目,全力推进投资规模大、多年想干而未干的重大项目,确保2023年开工建设或前期取得实质性突破,力争带动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

二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2023年,我们将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市、清洁能源保供、水网提升安澜、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优先、文化旅游融合、民生设施优享等9大工程投资,目前已安排389个引领性、支撑性重大项目,2023年计划投资1200亿元以上,其中新建项目142个,续建项目247个。

三是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土地方面,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用地保障清单以及省重点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盘子,全市供应建设用地用海用林4万亩,争取省级及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5000亩,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预支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000亩,争取林地占用定额指标4000亩。资金方面,持续抓好政府专项债券的争取和发行,累计储备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需求700亿元以上;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企业债项目资金需求,力争全市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中长期项目贷款300亿元以上。能耗方面,重点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能耗指标,允许“十四五”新增能耗指标跨年度跨地区统筹使用,争取腾出用能空间5万吨标准煤。

有关投资方面的政策,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新华网记者:我想了解,温州市在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科技政策有哪些特色亮点?请您为我们介绍下,谢谢!

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项晓东: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温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政策体系,坚持“创新制胜”工作导向,围绕全省“315”创新体系,充分对接三大科创高地和15大战略领域建设,在推动省创新体系政策落地的基础上,深入谋划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政策主要涉及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企业培育发展、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等科技创新工作。

政策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化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奖补政策,对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实现奖补政策全覆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开展市“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让各类创新主体对扶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二是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瓯江实验室与国科温州研究院、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等生命健康领域创新平台协同发展。支持推进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加大与海外科创资源对接合作,加快布局建设国际合作机构。

三是营造最优创新生态。支持科技“双创”载体建设,支持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为在孵企业减免办公、实验、科研和生产用房租金。

最后,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多关注、多宣传科技创新工作。谢谢,我就介绍这些!

中国网记者: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我了解到,温州正在打造两大万亿产业集群,请问这方面将有哪些政策举措?谢谢!

市经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丁加力: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传统支柱和新兴主导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去年我们创新实施了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新的一年,我们正根据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总体部署,迭代更新温州实施方案,提出了7项牵引性发展目标和23项具体任务,并重塑了两大万亿产业培育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力争通过5年努力,形成10个规模超千亿且具备温州特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次纳入“8+4”政策体系的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培育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资金统筹、产业基金引导、金融服务支撑、用地配置改革、土地有机更新、制造业人才引育等6个方面。

一是统筹集成各类财政资金支持。集中财力支持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先进制造转型升级、优质企业竞争力提升、集群服务体系构建及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继续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0.5%以上作为“腾笼换鸟”专项经费。

二是强化政府产业基金引导。谋划新一轮重点产业发展基金,做强市科创基金,支持我市两大万亿产业集群,重点投资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优化金融支持服务。全力争取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政策,2023年,全市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300亿元。积极拓展“首贷户”,确保全年新增首贷户6000户以上,其中,制造业首贷户达到半数以上。

四是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2023年,产业用地向平台园区集中,全市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40%,新增工业用地(用海)1.5万亩以上,并探索建立亿元以上无自有用地企业的供地机制。

五是促进工业用地有机更新。2023年,争取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1万亩、拆除重建(“工改工”)面积5000亩以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万亩,盘活的存量土地优先支持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发展。同时,鼓励“工业上楼”。

六是加强制造业人才招引培育。“瓯越英才计划”向“5+5”重点产业倾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比例达到全市总量的60%以上,“瓯越英才计划”支持比例达到80%以上。

浙江之声记者: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交通发展,社会各界也非常关心交通建设,请问温州在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方面出台了哪些政策?请您为我们具体介绍下,谢谢!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苏善夫: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交通是经济发展的“经脉”,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当前,我们正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为促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在有效承接交通强省建设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温州实际,制定了5条政策,主要围绕两大方面:

第一,助推扩大交通有效投资。近年来我市持续大干交通,综合交通投资保持高位运行,为经济稳进提质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我们将深入推进综合交通三年大会战,全市计划实施重点交通项目126个,力争综合交通投资突破500亿元。为保障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放大效应,围绕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枢纽建设和发展等方面,财政预算计划安排28.8亿元予以重点支持。

第二,助推交通物流降本增效。过去一段时期,受运输需求减少、防疫支出增加等影响,交通运输企业经营受到较大冲击。为助力运输企业纾困解难、推动运输降本增效,我们围绕高速公路通行优惠、港口物流发展奖补、货车车辆进城通行便利等制定了4条具体政策,一是落实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通行费优惠和国家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二是省属国资路段ETC货车八五折优惠政策,力争省内国资路段对三类、四类客车通行费实行阶段性八五折优惠;三是延续温州港物流奖补政策,支持多式联运发展;四是进一步落实货运车辆进城通行证“一网通办”“一城通办”,支持新能源轻型及以下厢式、封闭式货运车辆在平峰时段可通行。预计减免和奖补总额达5亿元。

下步,我们将全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及时疏通堵点难点,在用足用好已出台政策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完善政策工具箱,持续推动交通运输稳进提质。

凤凰网记者:这段时间,温州开展的促消费、拓市场抢订单活动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请问接下来在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方面还有无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晓东: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春节期间,全市各地加强政企联动、把握节日消费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消费市场整体呈现复苏态势。监测显示,从年三十到初六,全市消费总金额为104.44亿元,同比增长11.7%。同时,我市第一时间制定“百企出海”抢订单行动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多个团组先后赴迪拜、意大利、德国、泰国等国开展商务活动,收获意向订单2.4亿美元。

下步将聚焦创新、改革、开放三个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深入实施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工作,全力稳外贸抢订单拓市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向好。

一是持续释放新型消费潜力。以“温享新消费”为主线,落实新型消费促进、消费场景提升等8大行动。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政策。成立温州市老字号协会,开创老字号首店新模式,培育精品国潮国货消费。培育发展省级高品质步行街、智慧商圈、夜间经济样板城市等一批消费新场景。统筹市县促消费资金,全市累计发放“温享生活”迎春消费券3亿元。

二是加大外贸支持力度。发动外贸企业出境参展拓市场抢订单,提高出境费用补助,力争一季度赴境外参展外贸企业300家以上、参加各类展会50个以上。全年举办境内外拓市场活动120场,力争开拓新的客运航线。

三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争取2个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专项激励补助项目。深化15个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培育3家以上跨境电商产业园区、10家以上跨境电商引领型企业。争取申报2家省级公共海外仓,大力推广“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应用。争取获评省级示范类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10个以上。

四是深化全球大招商行动。组织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率先“走出去”,开展跨境并购、投资设厂,争取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以上。出台跨国公司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力争4家以上企业进入全省跨国公司榜单。举办跨国公司走进温州系列招商活动,组织赴境外招商团组不少于5个,争设驻海外招商引智办。

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多关注、多宣传商务工作。谢谢,我就介绍这些!

温州综合广播记者:这次温州出台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8个领域都将财政保障放在了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财政要素保障的重要性。请问财政部门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予以落实?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叶晓东:感谢这位记者对财政工作的关心支持。过去一年,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保障了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落地见效。今年,我们将对标对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要求,进一步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建立首位战略首位保障机制,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举措:

一是统筹“一揽子”资金要素保障。一直以来,财政部门坚持把争资源、强保障、促投资、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强化要素保障统筹能力。紧盯专项债券,全力以赴向上对接争取,今年已获提前批债券222.84亿元(居全省第一),积极拉动有效投资,有力支持我市实现“开门稳、开门好、开门红、开门旺”。我们将继续加快优质债券项目的储备,力争专项债券获批占全省总量的10%。紧盯八大政策领域,强化与各领域牵头部门的协同配合、联动作战,聚焦省政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安排的1006.8亿元财政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更大支持。紧盯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刚性执行过紧日子负面清单要求,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10%以上,整合更多财力保障8大领域的重点工作。

二是梳理“一系列”政策服务清单。围绕八大政策领域,我们积极统筹财政政策工具,“一对一”制定了财政支持清单。比如聚焦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我们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支出增长15%以上,全力保障我市大孵化器集群发展,支持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实施企业研发投入补助,让创新的氛围更浓。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我们修订完善产业政策资金兑付管理办法,迭代“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控在线”平台,实现财政奖补资金100%线上快兑,打造办事便捷高效、暖心爽心的政务环境,让营商环境更优。聚焦“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我们全力保障轨道交通、现代公路网、世界一流强港金南翼、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大对港口物流和国际航空货运扶持力度,推动稳外资稳外贸促消费,支持实现更高水平“走出去”“引进来”,让开放的成色更足。

三是实施“一大批”民生保障工程。我们将继续把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领域,用实际行动不断擦亮“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民生底色。坚持就业优先,支持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多渠道支持稳岗扩岗,促进百姓就业增收。突出教育为本,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深化医保改革,深入开展“医保纾困”行动,全面建立“一困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医疗保障机制。加强社会保障,完善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和兜底保障机制,全力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主持人:谢谢,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