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以“五治融合” 让温州市域社会治理行稳致远
发布日期: 2023- 05- 10 08: 46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党员先锋队参与疫情防控。

2021年,温州成功获批“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自此点亮这座城市市域社会治理版图。

市域治理介于省域治理和县域治理间,承上启下,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牛鼻子”。

三年来,温州紧紧牵引“牛鼻子”,认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等多个全国试点项目,稳步实施《温州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并历史性获评“平安中国示范市”。

法治护航

稳固社会治理“定力”

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市全面铺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如何让法治护航市域社会治理行稳致远?“共享法庭”是温州作出的生动诠释。镇街覆盖率达100%,村社覆盖率达96.3%,布局全覆盖;提供多元化“家门口”诉讼服务,服务功能全覆盖;融合法官、村社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人民调解员,形成矛盾纠纷化解闭环……当前,我市已建成“共享法庭”近四千家,形成辐射区,社会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

同时,温州先行探索,改革创新,在全国全省树起法治品牌,为市域社会治理坚固制度根基。

近年来,我市全国首创“涉企免罚清单”,迭代打造“涉企柔性执法一件事”品牌,覆盖“审批、监管、处罚、监督”行政执法全生命周期,该工作经验被写入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此外,基层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家政服务立法、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等探索经验开全国先河。短视频普法、镇街法制机构职责改革、海外远程视频公证取证、“大数据+人民调解”等工作全国领先。

多项法治改革成果“温州经验”护航市域社会治理行稳致远。

德治教化

激活社会治理“内生力”

排队守秩序、礼让斑马线、垃圾不落地……如今,“有礼”已成为文明温州新标签。

近年来,温州结合瓯越文化和敢为人先、守正出新的新时代温州人精神,把德治“春风化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全过程。

我市陆续推出《温州大典》、宋韵瓯风十二章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朔门古港考古重大发现,承办2023央视总台戏曲春晚,描绘传统文化自信自强温州篇章。

城市文明气自华,人亦如此。我市通过深化推进道德模范、最美好人系列、杰出青年、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选树宣传打造道德高地。三年来,共有7人获评“最美浙江人”年度十大人物,创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国家级4家、省级30家。

同时,温州设立专项资金,出台《见义勇为人员保障和奖励实施办法》。三年来,确认见义勇为行为181人,8名见义勇为人员被省政府记一等功,年度奖励人数全省第一。

将德治教化推向个人、家庭并延伸至全社会,激活市域社会治理“内生动力”。三年来,温州培育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劳动奖章9个,全国工人先锋号7个、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1个。“有礼”在群众认同中生根发芽,引领城市追寻向善之美。

自治探索

触发社会治理“推动力”

近年来,温州市以“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更优路径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激活市域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住宅小区加装电梯、充电桩安装虽是民生小事,却关切群众幸福感。洞头区北岙街道住宅小区的群众自治探索将这些“小事”作为待办“大事”,通过入户问需、线上问卷、设立留言板等途径摸清群众需求,并组建志愿服务队,实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用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由点及面,洞头全区深化“海霞红管家”治理模式推动小区组织共建、资源共融、需求共解,如今该治理模式已在29个有物业小区、3个无物业老旧小区全面推广,覆盖8600多个家庭。

点燃“推动力”,温州基层自治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的注脚远不止此。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村民委员会选举操作规程》温州地方标准,在全省率先出台《城乡社区协商操作规程》温州地方标准,修订物业管理条例。同时,赋责、赋能、赋权社区治理,深化社区与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多元共治的“五社联动”工作机制,打造全省首家民生民政服务一体化平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率和审核备案率均达100%。

当前,温州正加快推进法治、德治、自治融合,聚力建设市域社会治理新高地。

政治引领

强化社会治理“向心力”

在温州奋力书写市域社会治理篇章时,一根红线串起书脊——政治引领社会治理。

我市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举办“六学”“七进”等活动1.1万多场次;制定全面从严治党、清廉温州建设、政治生态建设责任“三位一体”考核体系。

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温州广泛凝聚力量,推动3.57万个基层党组织接受洗礼、50.3万名党员在政治生活“大熔炉”锻炼,培育基层治理“领头雁”。其中,3000名党员精锐下沉山区一线助力共富;推出世界温州人家园、“新乡贤·新家园鹿鸣计划”等,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关心参与社会治理。

当下,推动数字技术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温州不断构建智能化全覆盖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齐整的治理“大脑”、多品类深层次的应用集群、专业化规范化的保障体系,通过三年努力,我市将智治系统融入社会治理新能级。记者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