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通过评审 | ||||
|
||||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温州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普查方案》)近日通过专家评审。这意味着此次针对林业“芯片”的家底大盘点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从2022年开始,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展全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分四个阶段基本摸清重点乡土林草植物种质资源家底,较为系统地掌握全市主要林草植物种质资源栽培利用状况,全面掌握已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现状。据悉,普查结果将录入全省林草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并为我市建立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一体化的长效管理机制提供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林草种质资源也被称为林业的“芯片”,一般是指生物体能从上一代传递给后一代的遗传物质。保护好林草种质资源就是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市资规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林草种质资源普查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包括已保存的林草种质资源、栽培利用的林草种质资源、野生的重点林草种质资源和重要树种遗传多样性关键节点群体调查与维护。 以野生重点林草种质资源为例,在市、县(市、区)有分布的登记在《普查方案》中的200个乡土林草植物种质资源都将按照具体种质的资源丰富度、分布状况等科学确定普查策略并开展调查,摸清其野生资源分布状况、群体状况。在系统普查的同时,还将同步开展优异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据悉,具有特殊遗传特性的古树资源也将纳入野生种质资源调查范围。 为切实提高普查人员业务操作能力,市资规部门还将开展普查技术培训,并加强与科研院所、育种专家的合作。据了解,市资规部门还将根据种质资源普查情况开展征集,对可能或正在受到威胁的品种以及其他需要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实行应征尽征、应收尽收,为林业原始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资源。(记者 黄荣杰 通讯员 张甜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