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史瓯剧《朔门潮》6月27日亮相 | ||||
|
||||
现场,方汝将携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众演员表演该剧华彩选段《远航归来》。 (赵用 摄) 千年海丝路,青瓷始发港,瓯江畔,多少泛舟闯海的朔门人家,在千年商港的历史图鉴中烙刻下百折不挠、勇立潮头的传奇故事。6月25日,温州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扶持项目——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广旅局、鹿城区人民政府出品,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创作的新编历史瓯剧《朔门潮》媒体见面会在温州大剧院举行。会上透露,历经6个月紧锣密鼓创排的《朔门潮》将于6月27日、28日在温州大剧院举行试演。 《朔门潮》主创阵容实力强劲,由知名剧作家郑朝阳、安声编剧,著名导演韩剑英执导,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方汝将领衔主演,白玉兰奖获得者蔡晓秋和国家二级演员胡涛主演,青年作曲蔡南正担任唱腔音乐设计,并邀请蓝玲、周正平、倪放等专家加盟主创团队。剧情围绕朔门读书郎周启运的命运展开,讲述了主人公面对不公命运,被迫承担起养家糊口责任,从顽强不屈、奋起抗争,到渐渐觉悟,带领商船远航重洋,谱写海上丝路篇章的故事。 作为一部由温州人写、温州人演,用温州剧种讲温州故事的原创历史剧,《朔门潮》发轫于“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以温州朔门古港重大考古发现为契机,激发文艺创作灵感,表现南宋时期朔门古港一带以航海为生的群体缩影。“在温州古港码头,朔门人家从港出发、向海而生的跌宕故事中,所蕴含的敢为人先、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内核,与‘四千精神’同出一脉……”编剧郑朝阳表示,《朔门潮》的时代意义与深刻内涵在于它不仅重现了我们从“千年商港”而来的笃实步伐,更映照了向“幸福温州”而去的唯一路径,即“奋斗”。 在实景舞台上演瓯越海洋传奇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导演韩剑英表示,瓯剧《朔门潮》是舞台各部门高度融合的成果,凝聚了无数微小的创新,力求呈现“全新的古典样式”。该剧在瓯剧传统音乐声腔的基础上大胆破立,保持文戏武唱、唱做并重的表演形式为舞台特色;在舞美上融入古港码头、江心屿、温州非遗等标志性元素;在音乐主旋律上,运用古琴、箫等乐器,营造浓浓的宋乐韵律,力求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艺术还原千年前恢宏大气的历史画卷。 现场,方汝将携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众演员表演了该剧华彩选段《远航归来》。据了解,创排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主创团队夙兴夜寐,反复推敲剧情承合,再三雕琢舞台效果,在进入关键的联排期间,包括方汝将在内的几位演员还都遭遇了“二阳”。蔡晓秋表示,近十年来,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坚持深入挖掘宋韵文化、以戏曲讲温州故事,《朔门潮》是该院继《东瓯王》《橘子红了》《兰小草》等本土题材之后的又一重磅力作。“我们非常珍惜这个‘老祖宗赐予’的题材,希望打造一部穿越时空、雅俗共赏的瓯剧佳作,掀起关注瓯越文化的新热潮。”她说。 穿越历史烟云,回溯远航历程。2023 年央视春节戏曲晚会在九山书会的举行,是对“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的一次高规格宣发;朔门古港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则是温州“千年商港”的重要实证。《朔门潮》自创排开始便承担了独有的且非凡的文化使命——串联起“千年商港”和“南戏故里”两大黄金IP,诞生于此背景之下的《朔门潮》无疑将为千年商港奏响荡气回肠的“瓯曲金声”。(记者 程潇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