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米兰遇上温州”碰撞出灵感火花
发布日期: 2023- 06- 05 08: 14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意大利艺术家为永嘉麦饼“代言”。(刘伟 摄

wzrb2023060501.jpg

意大利艺术家使用毛笔创作。

蔚蓝天空下,石桅岩高耸,岩后,是意大利群山环绕……这是在永嘉楠溪书院内刚完成的绘画作品,中意青山相会,水彩水墨交融。6月4日,来自意大利的7名艺术家,结束为期10天的温州写生与展览之旅,“石桅岩”山水等温州元素,也随着艺术家们的作品,启程前往意大利,走向世界。

山和山对话,是“米兰遇上温州”碰撞出的灵感火花。“这次交流,有思想碰撞,但感受到更多的是认同和理解。”80后温州籍画家周建朋,自2018年以来,在政府支持下,相继发起与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城市艺术交流。6年来,以绘画为支点,温州和世界不断创新握手方式,艺术旅行中,双方如何对话,又将为彼此留下什么?

跨越山海遇见温州

温州山水,对米兰友人而言,并不陌生。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之前我对中国的印象,是通过中国画,中国山水画在欧洲很多美术馆有馆藏。这次真正进入到这个环境,在雁荡山、楠溪江,发现中国山水画场景,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了。”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的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对绘画理论研究颇有造诣,这次旅行,他真正走进了中国画山水风景里,感触深切。

跨越山海而来,意大利艺术家们争分夺秒,将温州绿水青山融入画中。

“我希望在创作当中体现环境的内容和元素,尤其是水。我发现楠溪江和我家乡意大利一样,都很注重水的价值。”在楠溪书院创作时,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伊沃莱拉把金箔纸粘在画板上,就地取材,剪下园内枝条,略作修剪,用以入画。

温州是山水诗的发源地。山水诗催生了山水画,楠溪江更是孕育艺术家灵性的宝地。米兰,是世界文化名城,时尚与设计之都。文艺复兴以来与佛罗伦萨一样,是艺术家神往之地。

执笔异域山水,也带来激烈思考。一场研讨会中,围绕“山水风景画在东方和西方不同的理解和表现”。不断提到“当代”“历史”“现代性”“传统”等,两国艺术家的讨论,总是谈到天黑。

“我们画同一座雁荡山,呈现出来的作品完全不一样,但所表达的美和爱,是共通的,没有国界。”中央文史馆馆员程大利作为中方画家,他坦言这样的交流启发,也在激发双方创作更多好作品。

10天里,艺术展览、实地写生、学术交流和讲座等活动安排紧凑,他们纷纷拿起中国毛笔和纸墨,创作合作中,《“当米兰遇上温州”中意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作品集》已集结成册。

宋元时期的浙江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兰,在人类艺术史上都有灿烂的记录。艺术的文脉成为传统,一直影响到今天。这场“遇见”,是近年来温州的再次邀约,也是我市首个列入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丝路”计划的项目。

中外文化互动共鸣

邀约的发起,不得不提一个人,1980年出生的温州画家周建朋。

时间回到2016年,北京大学博士后周建朋在法国做课题研究,机缘巧合,结识法国美协主席雷米·艾融,他对艺术交流表达了浓厚兴趣。周建朋萌生了邀约巴黎画家来温州的想法。

“当时我的研究方向,是我国历史上流失国外的书法、绘画保存现状上。”周建朋多年在法国、英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做“欧洲的中国绘画收藏及研究”的调查研究工作。

如何让中西文化交流互动?

周建朋回国后,立即着手艺术交流展览会筹备事宜。2017年,周建朋再赴法,在法国美协、法国浙江商会等机构及艺术人士的帮助下,“当巴黎遇上温州-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与展览”启动仪式在法国凡尔赛市举行,凡尔赛市长弗朗索瓦·德·马齐埃发出4000多封邀请函,反响热烈。

周建朋也邀约法国艺术家前来温州,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2018年5月,23位中法优秀艺术家汇聚温州。在温的15天时间,他们一起写生、参与交流展览等活动,实现了多元化的艺术交流,打开了中外艺术文化交流新模式。

当巴黎遇上温州,中国艺术以其古老的文明,展现出了艺术主张的道法自然,而法国艺术多重流派的浪漫情怀,崇尚创作自然,东西方文化理念在艺术表达中不期而遇、产生共鸣。

白天,两国艺术家们在田间地头创作绘画;入夜,他们就围圈而坐,与当地村民一同吃着田间农家乐,同唱歌曲,法国人民的贴脸礼仪,也在永嘉山村风靡起来。温州地区自然景观丰厚,村民热情洋溢,法国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大量以温州人文自然景观为题材的作品,展现了温州优美且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独特魅力,并带回法国展出。

中外文化不断相遇,将艺术融入乡村发展,周建朋的家乡、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也从一个寂寂无名的偏远山村,成了“国际化”的村庄。

这几天,当看到意大利友人前来,67岁的村民陈阿林便拿出自家端午粽,分享美味。“刚开始觉得语言不通,不好意思,现在他们一来,我们就高兴!”

艺术乡建的“国际范”

半村烟火,半村丹青,上日川村内,艺术家和村民们成为朋友,跨越国界,艺术和生活实现了深度对话。接下来,意大利艺术家留下的私人署名菜园,将由村民们代为耕种。箬溪国际艺术村,正成为乡村振兴“国际典范”。

“刚开始,因为不理解,也会出现误会,但在互动过程中,我们找到共同的认同感,会有恍然大悟的瞬间。”周建朋坦言。

临行前,安德烈亚·德尔·古尔丘有些不舍。他说,还需要有更多时间停留,去理解消化这趟行程。“这是个开端,还需要经过反复、更深层次的讨论,保持交流。”作为策展人,他已经在筹划如何让艺术家及作品进一步互动,让中西方艺术家深入到对方社会环境里。他还在思考,如何让绘画通过画廊,进入到彼此收藏系统,然后走到企业家、普通百姓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居所中去。

古尔丘的期盼,很快就将有回应。“当米兰遇上温州”的整个活动分为两场,上半场是主办方联合布雷拉美术学院,邀请中国与意大利艺术家到温州参加展览与写生;下半场,便是两国艺术家到意大利进行交流。

而下一次邀约,周建朋已在盘算,成立国际艺术交流基金会,除支持文化互访外,还要实现国内外艺术家长期互换,以艺术家驻村引领,为中外文化艺术机构、院校、艺术家及业界人士提供更多相互启迪与深入合作的机会。

周建朋还有一个和世界艺术对话的设想。下一步,他将筹划邀请雅典、纽约等多个艺术之城的艺术大家来中国乡村,展开艺术文化交流,让世界知晓并了解中国的文化魅力,树立中国文化在国际视野中的鲜明旗帜,促进国际优秀艺术文化流进中国,为中外艺术文化的大发展与大融合注入更丰盛的力量。

“当米兰遇上温州”,已经上升到了一个相当层面的艺术交流。但具体到一个乡村乃至一个普通家庭,艺术家作品所展示的魅力,以及艺术所具有的渗透力,可能更具有“人间烟火”的贴近。正因如此,永嘉的麦饼与意大利的披萨,才能拥有一个关于面粉的相近的故事。记者 金朝丹 永嘉融媒记者 陈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