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关爱“小候鸟”公益夏令营走进龙舟文化博物馆
发布日期: 2023- 08- 11 09: 24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小候鸟”在学习如何使用“跟屁虫”。

“小候鸟”们在参观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 (刘伟 摄)

“爸爸,我今天看到龙舟啦!”对于温州的娃来说,龙舟并不新鲜,但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候鸟”们,眼前那造型各异的龙舟,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8月8日,温州日报2023年度关爱“小候鸟”公益夏令营的75名“小候鸟”走进龙舟基地、龙舟文化博物馆,感受千年龙舟与亚运激情的美丽碰撞。

“花式”龙舟文化 

营造浓浓亚运氛围

“哇,那个龙舟好大!”在龙舟文化博物馆内,刚进门,映入眼帘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一幅龙舟竞渡古画,这便是来自元代温州著名画家王振鹏的《龙池竞渡图》。展馆罗列了龙舟文化的实物,既有长达20米的古龙舟,鼓、锣、梢、桨配齐,也有带着龙纹的铜鼓摆件、铜笔架、耳铜瓶、双耳盘口铜瓶等,板凳龙、虾蛄龙、拼字龙等非遗作品也一一排开。

讲解员带领孩子参观丰富的龙舟文化特色展品,讲解了龙舟分布、龙舟起源、龙舟种类等相关知识。馆内,华丽的首饰龙与龙档让小朋友们不由停下脚步,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之美。活动中,小朋友们还体验了划龙舟、敲助威鼓等互动项目,在欢声笑语中感受龙舟文化的魅力,也对父母工作地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今年12岁的董俊,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是本次夏令营中距离温州最远的一只“小候鸟”。第一次见到龙舟,董俊非常兴奋,特别是当他看到“镇馆之宝”——高3米、长7米的首饰龙时,不禁发出感叹:“这也太好看了吧!”在本次“小候鸟”团中,还有多名孩子已跟随父母住在温州,来自安徽亳州的王雅奇笑着说:“我回家要马上做爸爸的思想工作,亚运期间带我来看龙舟赛!”

“走心”安全教育

暑期“不放假”

要想暑期快乐地玩水,安全意识必须牢记。在参观完龙舟文化博物馆后,“小候鸟”们来到娄桥实验幼儿园,开启本次夏令营的“安全教育之旅”。  

“你们知道为什么不能在野外游泳吗”“看到其他小朋友溺水,你们应该怎么做呀”……在防溺水课上,来自温州市急救中心的副主任医师林金平绘声绘色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暑期防溺水的相关知识要点。他告诉记者,每到暑期,孩子们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特别是“小候鸟”、留守儿童,父母忙于工作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又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也没有相关知识对孩子进行自我安全、自我保护的教育,因此经常会出现孩子们三五成群到河边玩耍,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溺水事件。

“我是我们中心‘急先锋’导师团队的成员,防溺水知识普及宣传是我们每年暑期的工作重点。为了加深孩子们对防溺水的印象,我们特地在课件里增加了许多动画视频,以此来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林金平说。

为了给“小候鸟”们带去防溺水实实在在的“福利”,市慈善总会蛟龙救援队的队员们还特地来到现场,为每一位“小候鸟”送上防溺水“跟屁虫”。另外,浙江东日检测中心副主任高恩华还为“小候鸟”们带去了一堂生动的食品安全课。当孩子们看到那些五颜六色的零食很多都是添加了人工色素的时候,便摇着头说:“难怪妈妈都不让我吃零食呀。”

温州日报关爱“小候鸟”公益夏令营自2008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服务各地“小候鸟”3000余人。今年,已经进入第十五个年头的夏令营活动,预计将为300多名“小候鸟”带来独特的暑期记忆。(记者 杜一川 实习生 贾安悦 陈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