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温州新闻公益行活动走进阿坝州
发布日期: 2023- 08- 18 08: 2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美丽的红原。(赵用 摄

立秋之后的阿坝大地,格桑花开得格外灿烂。上周,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赴阿坝州开展新闻公益活动,走进温州对口支援阿坝州的五个县(市),慰问援阿干部,送去爱心捐赠,感受雪域高原的日新月异。

马尔康市、阿坝县、红原县、壤塘县、理县,是温州在阿坝州对口支援的5个县(市),涉及3个牧区和2个农区。近年来,温州援阿工作队紧紧围绕“产业协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协作、文化交流、援派铁军”五张金名片,共同打造有辨识度的温阿合作升级版。

古尔沟镇丘地村,地处理县西北部,距离县城35公里。来自乐清的挂职干部,理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小恭,已记不得是第几次踏上这片土地。他脸庞黝黑,早与当地藏民融为一色。

“这几年在对口帮扶干部的支持下,我们村的集体资产达到了200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2.2万元,实现了蜕变。”在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涛清看来,朱小恭和他的工作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去年以来,工作队把打造嘉绒藏族风情体验村作为主要目标,他们对村里的一草一木,比我们村民自己还要上心。”

在马尔康市,由温商投资的大型文旅综合体“柯盘天街”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第一期计划在8月底向游客开放。

“我们的做法就是做好做精一个龙头项目,以点带面,复制推广,带动全域发展。”来自平阳的挂职干部,马尔康市委常委、副市长曹启蒙对记者说。柯盘天街引进音乐运营团队和活动运营团队,把音乐与非遗融合,通过音乐节、旅拍自驾游、非遗文化推广等活动项目的植入,变坐等游客上门为主动出击,为马尔康市文旅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

在阿坝县四洼乡,浙江隐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建设的“星澜里营地酒店”,于8月底前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投用。

乡长德英初对瓯海工作队的帮扶满怀感激:“他们不仅将资金、项目带过来,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这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两年来,瓯海挂职干部,阿坝县委常委、副县长雷子亮20多次实地走访调研,请专家团队为纳休村制定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十年规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亮点项目,探索走出一条可看、可学、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在壤塘县,长途驱车和高原反应是这片深藏的秘境带给外界最显著的心理障碍,但吴松泉却是风风火火地跑前跑后,事无巨细地忙碌着——这位来自温州鹿城的干部,挂职壤塘县委常委、副县长,两年多来他已完全“转化”成当地的一员。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点滴力量,把这片独特的秘境更多地向外界推广,他热心公益救助,同时把文化交流、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等方面的帮扶工作积极推进。尤其在慈善公益方面,从2021年开始,帮扶工作队联合各界开展“大爱温州·鹿壤情缘‘温心守护’”行动,发动温州爱心企业和公益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为壤塘百姓助学、助医、助困提供坚实的温州力量。至2023年7月,累计为壤塘县募集各类物资价值400多万元,助困、助医、助学资金200多万元,前后接待5批次25人次脊柱侧弯、角膜盲、唇腭裂等壤塘群众来温治疗。

“温州的资金、浙江的援建团队给我们很大支持!”红原县林草局局长卞文忠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红原草原,由温州投资1760万元建设的红原生态科技园和生态博览园已经建成试营业。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培育“生态+产业”,既要守护绿水青山,又要让农牧民腰包鼓起来,永嘉援阿工作队积极探索生态协作的全新路径。

永嘉挂职干部,红原县委常委、副县长叶朝阳介绍,近两年,永嘉工作组充分利用两地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举办“重走红军路”活动,开发系列红色文创品。并以“雅克音乐季”为主要载体,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开展文化交流互鉴,已成为两地文化交流一张金名片。

在广袤的阿坝大地,独特的藏羌文化、红色的长征文化与高原的壮美风景、民族的和谐共处交织,成为这里最具特色的自然文化资源。阿坝州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浙江驻阿坝州帮扶工作队队长钟方成表示,阿坝州文旅资源极其丰富,希望通过两地的政府深度对接,在文化产业方面有更多的合作和拓展,创新性打造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民族团结品牌。

此次新闻公益行走进阿坝州,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通过对接筹措,融合了社会资源,带去100多万元的多项公益基金,包括医疗救助、物资援助、医疗人才培养等方面。(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伍秀蓉 胡建国 朱闻武 陈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