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新闻发布会 | ||||
|
||||
一、发布主题 发布温州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有关情况 二、发布时间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10:00 三、发布地点 市人民大会堂202会议室 四、发布人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 雷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张 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 党委委员、副局长 郑晓峰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温州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陈 斌 五、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孟晓晨 六、主要议程 1.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雷发布温州市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有关情况; 2.与会记者提问。 主持人:各位媒体记者: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年2月,浙江在“新春第一会”上对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作出战略部署,要求聚焦技能社会建设锻造浙派工匠,加强技能人才培育、完善技能创富机制、营造崇尚技能氛围,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引领性的省域技能型社会。今年以来,我市聚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实施“技能强城”行动,全力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温州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进展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雷介绍有关情况。出席本场发布会的还有:市人力社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郑晓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斌,请他们一起回答现场记者的提问。 下面,我们先请张雷局长做介绍。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雷: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人社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当前,温州正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支撑。为此,今年以来,温州市人力社保局按照“三支队伍”建设的要求,聚焦技能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技能强城”行动,创新实施“技能强城16条”举措,持续深化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及激励机制改革,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强存量、扩增量、优质量。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创建技能培育矩阵,推动“以技立业”。我们率全省之先启动“技能夜校”,将无人机驾驶、互联网营销、养老护理等50多种培训送到“家门、厂门、村门”。截至目前,全市技能夜校开设培训班次500多个,累计培训1.4万人次。我们联动县市打造“30分钟培训圈”,在全市布设了140余个培训点,发布“技能培训地图”,针对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今年全市为14.5万人次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新增技能人才7.4万名、高技能人才2.2万名、数字高技能人才7600多名。永嘉、文成等地人社部门还创新探索“技能出海”新模式,让更多“温州技艺”走向了世界。我们深入探索“产教融合”,以温州技师学院为主平台,创新实施“校企双元+工学一体”培育,开展了冠名办班、订单培养等项目,与超过300家企业开展了紧密合作,建成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京东数字电商产业学院、瑞浦兰钧能源企业学院等15家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学校与光子集成(温州)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建温州数字工程师学院,共同培养集成电路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入选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中心“技师+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共同培养一批智能制造数字技术技能人才。我们还持续推动技工教育提质增效,全市7所技工院校今年招生4465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创近年来新高,充分发挥了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作用。同时,温州技师学院与安防学院正式签订“职技融通”长学制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今年9月已正式对外招生。 二是创优人才评价机制,推动“以技出圈”。今年,我们联合组织部门推出了“问企识才”改革,不断强化企业在人才选用方面的主体作用,赋权温州“5+5”产业领域重点企业自主评价推荐1-2名人才,择优授予市“瓯越工匠”称号,列入e类人才;推进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今年全市新增了49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全市累计达884家,覆盖了257个职业(工种),通过企业自主认定评出了1.54万技能人才。我们持续扩大“新八级”制度试点范围,全市新增正泰集团、瑞立集团、兴机电器集团3家试点企业。目前,亚龙集团已有2人被评为特级技师,进一步打通了技能人才向上晋升的通道。我们创新推进“一试双证”改革,市县联动打造“瓯越数字技谷”,对数字技能人才开展一次评价认证,通过的人可以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行业认可证书,有效促进了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人才标准的衔接。同时,我们还积极以赛促评、以赛促训,广泛举办数字工匠、鞋服巧匠、非遗技工等“瓯越名匠”职业技能竞赛,80多场赛事吸引了9400多名选手,在社会上掀起了“崇技尚能”的热潮。此外,我们还创造性地将“工业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取证技能人才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等技能指标纳入工业企业“数据得地”预评分体系,引导企业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 三是创新增技增收路径,推动“以技创富”。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关键抓手。今年,我们积极探索推进技能型企业、技能型乡村(社区)等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培育,率全省之先发布了市级技能型企业与乡村(社区)培育指引,首批确定200家技能创富型企业和20个技能共富型乡村(社区)培育单位,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聚焦企业,在龙湾举行技能型企业现场会,引导企业落实《温州市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鼓励企业建立以技能价值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与人才成效共享,让技高者、多劳者多得。目前,全市已经有300多家企业建立以技能价值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我们聚焦乡村,在平阳举办了技能型乡村(社区)培育现场会,以技能积极赋能乡村发展,带动涌现平阳鸣山村、乐清龙溪村、洞头渔家厨娘等一批乡村村民增技增收代表,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此外,我们还打造“一县一品”技能人才品牌,围绕各地支柱产业,持续增强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努力构建“一县一品牌”的技能人才培育模式。率全省之先开展了瓯海眼镜产业技能小镇培育试点工作,为全省探索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培育提供了温州路径和样本。目前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龙港印刷机长、瓯海眼镜、乐清智能电气、瑞安汽摩配等9个行业的技能生态圈,有效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此外,为了进一步发挥金融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创新创业活动、推动产业升级等多方面功能,今年我们聚焦“技能共富”金融支撑,创新推行“技能+金融服务”模式,前阶段已在全市推广“技能共富贷”专项信贷产品,累计向全市技能人才和企业发放贷款1万多笔,为技能人才、技能型企业提供了“全主题对接、全周期覆盖、全需求响应”金融服务,有效拓宽了融资途径,降低了融资门槛。在此基础上,本次我们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正式推出“技能共富保”,将为四类技能人才提供差异化金融专属服务。一类是高技能人才代表,包括市级及以上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得者,市级及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瓯越工匠、浙江工匠以及更高层次荣誉的高技能人才。第二类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广大技能人才。第三类是我市技能创富型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备案企业等。第四类是有意愿为本单位符合参保条件的技能人才购买“技能共富保”的其他企业。 此次人保财险温州市分公司作为行业代表参与设计了“技能共富保”产品方案,后续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鼓励欢迎各保险公司积极加入,一同参与“技能共富保”产品服务的持续优化,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技能共富保”产品,为我市技能型社会建设、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提供更优的金融保障,为温州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加快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提供强力技能人才支撑。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局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大家举手提问。 浙江交通之声:这个问题想提问人社部门,请问温州在技能人才培养和增技增收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产生了哪些积极效果?谢谢!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雷: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我们先后印发了《实施“技能强城”行动 建设高素养技能劳动者队伍十六条工作举措》《温州市技能型社会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了现阶段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体框架和核心任务。 我们通过探索企业职工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制度,积极培育技能型企业,带动技能人才提技增收。比如平阳某家服饰企业,就通过设置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匹配的工资待遇“技酬”,帮助技能人才人均年增资3500元、受益群体达510人,有效激发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还有一名来自河南的技术人才,作为高技能人才被引进到龙湾某家企业,曾获温州工匠、省“百千万”高技能优秀技能人才、浙江工匠等荣誉,获得了公司14万股原始股配额。 我们通过打造技能品牌,推动产才共赢,形成了一批契合地方产业特色的行业技能生态圈。比如龙港通过打造“印刷机长”技能品牌,今年以来共培育获证印刷技能人才771人,其中高级工以上325人、技师以上43人,200余名印刷技能人才年增收8000元以上,这些人才在龙港还能参照高层次人才享受租房住房、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效推动了技能人才“量质双升”。 我们积极推进技能型技能乡村培育,通过技能赋能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技增收。如平阳鸣山村,围绕“非遗+文旅”主题,引入16位技能大师以及59户技能型家庭,设立创业孵化中心,提供全面技能培训和专业项目指导。目前已孵化创业项目27个,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00个,村民人均年收入预计同比提高10%以上。 概括来说,从技能培育,到技能单元,再到技能创富,温州正通过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开展一系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温州实践和创新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后续,我们将继续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标志性成果,为技能人才增技增收、“技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温州智慧、温州力量和温州经验! 温州日报:张局您好,刚才发布人提到,温州推出了“技能共富保”,请问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谢谢! 市人力社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健: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这次我们推出“技能共富保”,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构建“技能共富”金融支持体系。根据今年省委“三支队伍”建设有关部署要求,要建立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差异化金融支持机制,推出“技能共富贷”、“技能共富保”等金融产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提供面向技能的金融服务,大力推广“技能共富贷”系列金融产品,鼓励保险机构结合技能人才职业特点开发保险产品。 二是满足技能人才现实需求,精准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前期,我们也与技能人才代表开展座谈交流,在恳谈中深入了解到技能人才、技能型企业发展中的诉求,知晓了他们在风险保障方面的一些担忧,这也促成我们在“技能+金融”上的进一步探索。“技能共富保”的推出,旨在以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行的方式,通过将技能价值与保险服务挂钩,鼓励保险机构为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家庭和技能型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风险保障服务,涵盖个人意外、责任、健康风险,家庭的财产风险及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等内容的综合性风险保障,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保障,帮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带来更多获得感,同时也将为技能型企业提供更坚实的风险保障,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温州新闻联播:我想了解,“技能共富保”与市场其他保险产品的差异主要在哪里?谢谢!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郑晓峰: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温州市“技能共富保”与市场其他保险产品的差异: 一是坚持政府引导,运用保险机制健全我市技能型社会建设。运用保险机制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和保险机构齐心协力,形成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社会认同的良好局面。温州市“技能共富保”在方案制定过程中,政府部门提前介入,通过“温州市保险创新实验室”工作机制,建立由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等多方参与的项目组,历经需求调研、评审立项、研发攻坚等阶段,最终落地试行。 二是注重贴合实际,定制满足我市技能人才需求的保险方案。“技能共富保”方案制定过程中,走访了各县(市、区)相关部门、温州市高技能人才联谊会和相关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在充分征集保险需求和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定制出满足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家庭和技能型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不同保障需求的保险保障计划,并配套保险服务。 三是践行普惠金融,全力提升我市技能人才保险服务的可得性。技能人才和技能企业在需求调研时关注较多的是保险保障需求多,但保费能否尽量普惠,项目组在研发攻关阶段,指导保险机构在符合精算原理、依法合规基础上,厘定科学合理、惠民利民的保险定价,同时在一揽子保险方案基础上,注意保障基础需求,在“技能共富保”技能人才保障计划中专设意外险普惠方案,供技能人才选择。 温州综合广播:陈总您好,请问“技能共富保”具体包括哪些产品?如何购买?请为我们介绍下,谢谢!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陈斌:感谢记者朋友的问题。“技能共富保”是由政府指导、商业化运营,专门为技能型企业及技能人才量身定制的综合性保险方案。我们非常荣幸此次能作为行业代表参与“技能共富保”产品设计,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技能共富保”系列服务。 根据技能人才群体特点和需求,这次我们开发了针对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家庭、技能型企业三大系列保障计划,并根据对象、场景,开发了多种保险产品。根据技能等级提供差异化保险服务,给予不同等级的保费系数下浮。一是技能人才保障计划。服务对象为我市所有技能人才,包括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人才,可参保技能人才综合方案、护理人员综合方案、技能人才意外险方案、技能人才车险方案等专属方案。二是技能人才家庭保障计划。服务对象为我市所有技能人才,包括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人才,可参保家财险方案,包含家庭财产火灾爆炸保险、附加管道破裂及水渍保险等,也将按技能等级提供差异化保险服务。三是技能型企业保障计划。服务对象为我市属地技能创富型企业,该保险产品包含企业财产、雇员意外、产品责任、出口应收、内贸应收、科研保障等保障内容。 为了满足技能人才和技能型企业在成长和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除了基本的保险需求,我们还提供了技能研发险和科技保险等,通过实地走访,充分了解需求,确保覆盖服务对象不同阶段的需求。同时,为支持金融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根据“人才等级越高,保费定价越低”原则,为不同技能型企业及技能人才提供了差异化的保费系数,最高下浮可达70%,有效降低了投保成本,产品提供全年无休的全天候服务,确保技能型企业及技能人才能享受全面的保险保障,快速便捷地处理赔偿事宜。 相关产品已于本月发布。广大技能人才可通过我们线下服务网点进行咨询和办理。技能型企业可通过我们提供的企业客户服务专线进行咨询,或由我们专职客户经理上门服务量身定制保险方案。谢谢! 主持人:谢谢,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会后可以再与我们的相关部门联系。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今天的发言人,感谢记者朋友,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