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 | ||||
|
||||
一、发布主题 通报温州市2024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和2025年深入推进“提振消费”系列活动等有关情况。 二、发布时间 2025年3月12日(星期三)8:45 三、发布地点 市人民大会堂202会议室 四、发布人 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 丹 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陶庆东 瓯海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 吴雪梅 五、主持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孟晓晨 六、主要议程 1.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丹通报温州市2024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和2025年深入推进“提振消费”系列活动等有关情况; 2.与会记者提问。 主持人:各位媒体记者: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有关工作,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丹就温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有关情况来为大家作介绍,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陶庆东,瓯海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吴雪梅,请他们一起回答现场记者的提问。 下面,我们首先请王丹局长作介绍。 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丹: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消费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消费工作,全力提振消费信心、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主引擎”不断为经济发展提供澎湃动力。下面,我简要通报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情况。 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接收消费投诉举报16万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4000万元,投诉按时初查率、投诉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都达到了99.98%以上。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提升品质,放心消费遍布全域。我们深入实施放心消费惠民行动,加强放心商店、放心街区、放心工厂等优质主体的培育,目前已有近3万家的放心消费单位遍布全市各行各业,其中,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已有1.21万家,放心消费集聚区共有96个。开展绿色直播为民行动,着力培育绿色直播基地、绿色直播间,积极促进直播经济规范发展。全力打响本土消费品牌,全市已有900多家企事业机构加入浙江制造、浙江农产、浙江服务“品字标”行列,市消保委已累计推出170款温州特色伴手礼,还联手相关部门举办了“放心消费嘉年华”、金秋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为消费市场增添更多活力。 第二,优化服务,消费维权便捷高效。我们以提高消费维权质效为抓手,努力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纠纷在一线化解,累计发展在线消费纠纷解决单位415家,去年全市共自行化解消费纠纷2万余件。进一步扩大消费维权服务面,推进县级消保机构规范化建设,建成基层消费维权联络站322个,持续提升消费纠纷化解能力,2024年全市消费投诉调解成功率达到了57.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定了全国首个《放心消费景区先行赔付规范》地方标准,首创“15分钟响应-2小时受理-24小时办结”的快速处置机制,投诉处理周期缩短了50%以上。 第三,执法亮剑,市场环境和谐稳定。开展执法亮剑护民行动,严查虚假宣传、价格违法、消费欺诈、侵权假冒等违法案件,着力整治行业潜规则和市场乱象,并向社会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件(比如我们向社会公开发布了2024年度网络直播营销、“双打护企”等领域的典型案例)。在“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开展“假日乐享·消费护航”系列执法行动,切实强化假日市场执法,保障群众安心过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捍卫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比如去年开展药品各类专项抽检890批次,对国家集采药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种实现全覆盖,合格率达100%。 各位媒体朋友们,今年是温州实现“双万”城市的冲刺之年和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的关键之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围绕“提振消费”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深入践行“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新理念,积极营造更加安全、公平、放心的消费环境,重点将开展四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头部企业和行业协会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强优质消费供给。助力文旅农贸、特色市集和创意街区等消费场景的规范化发展,打造品质与烟火兼具的消费集聚区。全面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并持续开展“两新”标准提升、特色伴手礼评选等工作,加强本土消费品的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提升实物消费质量。 二是进一步推广放心消费。综合运用标准、金融和信用等手段,推动经营主体主动履约践诺,评选出一批放心消费示范标杆单位,全年将建设放心消费高速公路服务区11个,并协同文旅部门开展旅游领域放心消费单位建设,在全市推行《放心消费景区先行赔付规范》。同时积极加强对放心消费主体的宣传推介,发挥标杆带动作用,同时提升消费者与经营者的获得感。 三是进一步加强维权保障。实施消费维权提效行动,加强消费纠纷源头治理,引导更多平台企业、大型企业加入在线消费纠纷解决平台,特别是要推动消费投诉量靠前的经营主体覆盖率要达50%以上。探索消费投诉信息公示从线上向线下延伸,重点将在放心消费集聚区等场所落实公示制度,全年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率要达95%以上,有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四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一方面将办好“食安卫士”民生实事,提档升级阳光食品作坊、智慧集成快检室、托幼机构放心食堂等项目,保障群众的消费安全。另一方面将加强民生领域综合执法,聚焦殡葬、车辆检验、食药安全等重点领域,网络销售商品、保健品、电子计价秤等重点商品,严肃查处并公布一批典型违法案件,推动消费秩序优化提升。 最后,借此机会,我简单介绍下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有关情况。3月份,我们将启动线上线下消费维权线索征集活动,并发布一批消费侵权典型案例,其中本月的14日,将以“共筑满意消费 乐享温州生活”为主题举行“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14日-16日期间,还将举行第二届“放心消费嘉年华”促消费公益活动,现场将设有“温州伴手礼产品”“本地特色美食”“后备箱集市”等9个消费体验区。同时,全市各地也同步开展各类活动,欢迎广大媒体、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王丹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欢迎大家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网:每年的3·15,食品安全问题都备受大家关注,请问温州市场监管部门在保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请为我们介绍下,谢谢! 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丹: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注和提问。食品安全重于泰山。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食安温州”放心工程,形成政府、学校、企业、协会多协同共治的格局,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守牢食品安全防线,全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措施成效: 在安全防范方面,我们持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打通“浙食链”与“浙农码”数据通道,把好“源头关”,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目前全市的重点品种和主体上链率已经分别达到了94%和99%。 在风险治理方面,2024年,我们聚焦消费者关注关心的校园食堂等重点领域以及肉类等重点产品,开展专项行动35次,完成食品抽检四万多批次。同时,坚决贯彻食品安全工作“四个最严”的要求,全年共查办食品行政案件5923件、刑事案件51起,打击成效居全省前列。 在业态提升方面。我们已完成了5轮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跟踪评价,合规率达78.3%,提升至历年最高。重点对全市2358家学校食堂开展四轮全覆盖整治,完成食堂软硬件改造提升2188处。此外,去年还培育了示范阳光食品作坊352家、放心农贸市场77家、医疗机构智能“阳光厨房”30家,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下步,我们将坚持“四个最严”要求、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持续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积极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谢谢。 浙江之声:我注意到刚才发布人的介绍中,提到温州正在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请问关于这项工作,目前的具体举措和下步安排是怎样的?谢谢! 市市场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陶庆东:感谢您的提问。 提升消费品质量,是广大消费者的共同期待,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之题。近期,我们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将联合发改、经信等部门共同启动“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通过三年的攻坚,推动我市消费品质量提档升级,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重点将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第一,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我们将分类推进质量提升服务,比如对重点企业,要引导信用管理与质量管理融合推进,加快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质量管控体系,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对小微企业,将实施“小微你好”专项服务行动,加强质量认证提升,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此外,我们还将通过政策支持、业务培训、入企指导等“暖企服务”举措,培育首席质量官、标准总师、计量师610名以上,让企业质量过硬、赢在源头。 第二,助力重点产业健康发展。我们将聚焦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家具、日用品等八大类28种重点关注的消费品,全面梳理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问题清单,加大产业指导和规范力度,护航重点产业健康发展,全年消费品质量合格率要达到92%以上。同时,还将深入开展“铁拳”“亮剑”系列执法行动,切实防范区域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比如近期我们已经对儿童家具、箱包、墙体材料等8种产品发出督办单,要求开展产品专项整治,超前防范化解产品风险隐患,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第三,推动质量水平整体跃升。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服务措施和监管手段,在质量提升攻坚、质量品牌赋能、质量环境提升等多方面发力。比如在品质升级方面,加快“两新”标准提升,消费品领域要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项以上,新发展内外贸同线同标同质产品25种;在品牌创建方面,将加强“浙江精品”“浙江出口名牌”等品牌矩阵的培育,打响本土消费品的知名度,努力让老百姓乐享消费。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温州日报:我关注到,近几年瓯海区引入了不少消费新业态,如夜市夜游、音乐节等,请问在打造放心消费环境方面,都有哪些创新举措?如何确保这些举措让消费者更有获得感?谢谢! 瓯海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 吴雪梅: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对瓯海的关注,感谢温州日报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瓯海围绕放心消费示范区创建,以“无忧消费在瓯海、便利生活在瓯海、文旅潮流看瓯海”为目标,多维度创新举措,切实提升了消费者的获得感。具体有三方面举措: 一是构建矩阵,提升消费市场可信度。聚力示范单元扩面,广泛发动经营主体争创放心消费示范单元,累计培育了放心消费示范单元2571家,提供无理由退换货承诺服务885家。聚力标杆商圈创建,精心打造金虹东街、眼镜小镇等特色消费地标和三垟美食广场、新桥月色等夜市,创成省级商业步行街2条、省级特色商业街区1个。聚力文旅消费升级,全力护航新业态消费市场,规范青灯市集、山根音乐小村、云顶草上世界等夜游打卡点周边秩序,大麓音乐节“国庆、元旦”双节期间吸引15万名音乐爱好者,带动周边消费3.8亿元。 二是智慧赋能,提升消费公开透明度。促进街区场景数字化迭代,在梧田老街等热门街区上线“游玩地图”小程序,集成美食导航、维权指引等八大功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保障。助力餐饮消费可视化迭代,深化“阳光”系列品牌,指导3111家餐饮业态主体建设阳光厨房,让消费安全可视可感。推动消费服务集成化迭代,设立全省首个集综治、警务、消费维权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驿站”,成功构建"15分钟消费维权响应圈"。 三是政企联动,提升消费维权加速度。强化部门主动响应及时性,整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力量,完善消费纠纷快速响应机制,建成23个消费维权联络站,累计处置纠纷1233件。深化企业纠纷化解自主性,温州乐园首创“先行赔付”,永鲜社区团购建立生鲜食品“无理由退款”,成功培育ODR(在线纠纷解决)企业86家,全年企业自主化解纠纷占比达45%。优化社会专业指导前置性,实施行业协会自律、龙头企业示范、集聚区管理公司协调等举措,整合更多社会综合治理资源加入消费集聚区建设。 下一步,瓯海将在便民服务扩面、示范创建升级、放心消费提质上再发力,努力培育8个放心消费示范商圈、2400家示范单元,实现“一刻钟便民商圈”全域全覆盖,营造“食无忧、购无忧、游无忧”的优质消费环境。借此机会,诚邀各位媒体朋友到瓯海时尚街区走一走、夜市坐一坐,亲身感受瓯海消费的新气象!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