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县市区信息
瑞安提前超额完成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量任务
发布日期: 2025- 07- 19 08: 49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七年种树,终成“海岸”。近日,瑞安市新增519.5米的大陆自然岸线,成功通过自然资源部温州海洋中心审查。这标志着该市大陆自然岸线实现“从零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提前超额完成自然岸线保有量任务。

在瑞安市飞云江大桥北岸东西两侧的滩涂上,一片不高却葱郁的红树林,为夏日的江景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待潮水退去,跳跳鱼和小红蟹等比以往明显多了起来,它们在盘根错节的根系间开辟“高速公路”,四处横行。专家介绍,这片红树林虽然生长缓慢,却已在堤坝之外的滩涂上初步形成完整的生态微系统,其净化水质、增加土壤含氧量的生态效益正开始显现。

大陆自然岸线是指由自然过程形成、未经大规模人为干扰或硬化的海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以及生物岸线(如红树林、珊瑚礁等)等原生岸线形态,是净化水质、维系可持续渔业资源、保障海岸带生态安全与气候韧性的关键生命线。目前,温州全市大陆自然海岸线长197.72公里。

在全市7个拥有大陆海岸线的县(市、区)中,最长的是苍南县,有着162200米大陆自然海岸线,在兼并了部分人工岸线后,串连成如今爆火的168黄金海岸线(自驾总程16.8公里)。而最短的是瑞安市,大陆自然海岸线曾经为0米。

由于瑞安地处飞云江入海口,滩涂居多,大陆海岸线承担着防御风暴潮、洪涝的重任,为保安全,需要建设堤坝等防护工程,如正在建设的海塘安澜工程(阁巷围区海塘)可将区域防洪标准提升至100年一遇。同时,城市化、港口码头建设、围垦养殖等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大量占用和改造了原始的大陆自然海岸线,如瑞安飞云江两岸对大陆海岸线进行人工开发的码头就达39个。

依照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发的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量管控目标,至2025年瑞安市大陆自然岸线(含生态恢复岸线)总长度不低于0.44千米。从2018年起,该市实施飞云江大桥北岸红树林种植整治修复项目,种植红树林覆盖海岸线620米,宽度约40-50米。

“瑞安地处红树林自然分布的北缘,生长条件相对严苛,红树林在这里的生长速度缓慢,2018年种下的红树林,经7年精心呵护长了0.7米至1.2米,很不容易。”瑞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洋管理科科长彭贵成介绍,红树林拥有密集发达的支柱根,深深扎入淤泥,形成稳固支架,可以在海浪的冲击下屹立不动,减小风浪对海堤的冲击力,对海堤有保护作用,是全球自然海岸线恢复中最常选用的植物之一,也成为瑞安大陆自然岸线“破零”的关键角色。(记者 包蓉蓉 通讯员 张森 贾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