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丝”两次登陆温州 | ||||
|
||||
昨(7月8日)晚9点25分前后,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在我市洞头区沿海登陆,登陆强度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当晚11点45分前后,“丹娜丝”在我市瑞安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2百帕。这是继2020年4号台风“黑格比”后,又一个正面登陆温州的台风。值得一提的是,洞头于今年5月被新增为台风登陆点,因此“丹娜丝”也成为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首个正面登陆洞头的台风。 受“丹娜丝”直接影响,我市迎来持续强风雨天气,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沿海海域阵风最高达12级。昨天,我市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并于当天下午5时起将防台风应急响应和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为II级,当晚8时启动地质灾害Ⅱ级应急响应并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涉及苍南、龙湾、泰顺、永嘉4个县(市、区),共26个乡镇126个风险防范区。截至昨晚10时,全市共转移人员117875人。截至昨晚11时,我市未接到水利工程重大险情灾情和山洪灾害报告。 据温州市气象局统计,受台风影响,7月6日20时至7月9日0时,我市出现系统性暴雨过程。全市面雨量73.3毫米,其中龙港市180.8毫米、洞头区169.7毫米、乐清市161毫米、苍南县132.8毫米,其中最大雨量站点为洞头区大瞿,达到338.4毫米。预计今天白天,我市南部地区仍将维持暴雨,局部大暴雨,10日起逐渐减弱为阵雨。 “丹娜丝”登陆前后,我市沿海海面普遍出现8-10级阵风,内陆平原地区阵风达6-8级,局部山区及风口地带阵风超10级,截至7月9日0时,最大风力出现在乐清市雁荡西门岛,强度为33.2米/秒(12级),东海海域浪高最大达20米。随着台风西行深入内陆,7月9日白天风力逐步减弱至7-9级。 “丹娜丝”虽然强度不大,但她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台风,生命史中两次出现90度急转弯:先于7月6日夜间登陆台湾岛,后受副热带高压阻挡,在东海突然西折转向浙闽沿海。其路径呈现罕见的“Z字形”转折,也是历史上首个完整穿越台湾海峡后西折登陆的台风。雷达显示,“丹娜丝”虽呈空心结构,但蕴含水汽充足,因此登陆之后没有立即消散,对我市的降雨影响跨度较长。 为此,我市开放避灾安置场所2913个,使用215个,安置转移群众9975人,同时做好转移人员管控,防止转移人员返回居住地引发意外事故;派出10个工作组赴重点乡镇指导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其中地质灾害“驻县进乡”专业队伍21支78人,投入车辆20辆、无人机9架、监测设备11台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截至昨晚7时,排查点位4854次,扩面排查点位22次,未发现风险隐患;累计派出2635人次检查水利工程2282处,发现问题21处,均已整改或落实应急措施;对126条海塘开展风险研判、检查沿海342处口门,及时关闭口门342处。另外,温州机场预计取消7月9日航班21架次,其中进港7架次,出港14架次。 预计今天夜间我市降水进一步减弱,10日转为中雨转小雨,11日起以多云伴随午后雷阵雨为主,气温回升至32℃左右。此次台风缓解了前期的持续高温,但强降水造成的次生灾害风险仍需警惕,尤其是洞头区、苍南县、乐清市、龙港市四地地质灾害风险仍较高。(记者 杜一川 徐龙飞 包蓉蓉 林迎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