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各级“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暑期活动6536场 | ||||
|
||||
连日来,平阳县山门镇党群服务中心里墨香氤氲。孩子们握笔蘸墨,在宣纸上专注练字。这既是“小小邻里,‘童’步成长”夏令营的日常画面,也是温州各级党群服务中心暑期服务的生动一景。 暑假期间,孩子的看护与成长,对于双职工家庭、新就业群体以及广大乡村地区的家长而言,是一场“甜蜜的负担”,该如何破题? 温州以市级“瓯江红”党建人才综合体为枢纽,依托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四级“瓯江红”党群阵地服务矩阵,精心开展“我在党群服务中心过暑假”活动,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安全、充实、快乐的专“暑”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活动6536场次,惠及青少年14万人次。 阵地赋能 “家门口”变身“成长乐园” “下楼就能送孩子,下班顺路接回家”,鹿城区南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里,暑托夏令营正火热进行。从“全年龄段”托班到分层服务,中心紧扣双职工家庭痛点创新服务内容,今年88个名额上线即“秒抢”。 鹿城区双屿街道垟田社区的“启航”夏令营同样火爆。“餐食由共建单位营养师调配,午休我们全程陪护。这里就像孩子们第二个家。”社工周呈炼介绍。 “以前跑单总担心孩子在家不安全,现在送到党群,有专业老师带、小伙伴陪,还能学东西,总算能踏实干活了。”一位来接孩子的快递小哥家长如是评价。 热度背后,我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发挥扎根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将空间资源转化为青少年“成长乐园”:充分激活活动室、阅览区、多功能厅,变单一托管空间为集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守护、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微生态”成长空间。 如龙港市党群服务中心将红色元素融入空间布置与活动设计;洞头区元觉街道“元心里”变身“暑期梦工厂”……阵地功能的深度开发,让“安全、便捷、有趣”成为党群暑托服务的鲜明标签。 资源聚合 “专业+志愿”双擎驱动 “我的飞机飞起来啦!”龙湾区状元街道罗西社区的孩子们兴奋追逐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罗西号”航模。这一幕,正是由社区党群联动温州少年航校、温州医科大学、省文化特派员等专业力量,打造的“童心筑梦·乐享盛夏”夏令营。 破解“看护难”,更要做到“托稳托优”。温州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党群搭平台,机构唱主角”协作模式,高效链接党员、大学生、社区达人、非遗传承人等优质资源,通过“专业+志愿”的双擎驱动,推动从“看住”到“育好”的跃升—— 在鹿城区,五马街道八仙楼社区党群联合人文艺术培训学校,推出涵盖生活美学、科技探索等课程的“成长营”,由党员志愿者全程保障安全与管理。 在平阳县,昆阳镇横阳社区党群整合县非遗传承基地、一鸣产业园等8家单位资源,让孩子们在蛋画制作、刻纸体验中亲近非遗文化,大学生“家燕归巢”志愿者成为坚实后盾。 “托管不是简单看住孩子,学业辅导、生活技能、文化体验都不落。”平阳县萧江轻工产业小微园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王蓉举例,“最近我们还推出了非遗雕版拓印手工艺,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 此外,乐清市乐成街道乐怡社区、瑞安市马屿镇文昌社区党群等引入高校实践队,带来“无人机+AI”、科学实验等前沿课程;永嘉县三江街道党群集结20余位本土优秀教师,打造“正和夏令营”。 红色引领 “沉浸式”研学润心田 暑假里,“瓯江红”党建人才综合体成为青少年红色研学的热门打卡地。党史教育馆内,“看、听、做、悟”四位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基因悄然生根;微心愿认领区,温州学子为受助儿童书写卡片,传递温暖与希望。 红色引领是贯穿温州党群暑期服务的核心主线。“瓯江红”党建人才综合体联动全市党群服务矩阵,通过红色阵地参观、老党员讲故事、红色观影、志愿服务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培育家国情怀,点亮信仰之光。 看各地实践,鹿城区松台街道党群的“童声颂党恩”活动活动、龙港市党群的“红船筑梦”“红色探索”板块,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感;平阳县鳌江镇南门社区党群组织“模拟长征”徒步,将红色课堂搬到户外;文成县公阳乡用红色故事浸润童心,全方位守护青少年成长。 党群连心桥,共筑成长梦。 从鹿城楼宇间的“家门口青少年宫”,到平阳山区的“七彩时光”;从园区嵌入式的“红色托育港”,到社区精心设计的“盲盒课程”……温州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将继续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出发点,把“暑期看护”的民生难题,转化为“家门口优育”的惠民亮点。(记者 叶凝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