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赴洞头开“艺术处方” | ||||
|
||||
7月31日上午,洞头“海上花园·棕地再生中的艺术与设计”国际工作坊开幕式在海霞文化发展中心举行。来自哈佛大学、米兰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等全球顶尖学府的专家学子齐聚洞头,将为隔头料场等废弃矿山“把脉开方”,探索生态修复与城市更新的“洞头方案”,其成果也将为明年温州园博会洞头分会场提供“绿色智慧”。 洞头被誉为“百岛之县”,由302个岛屿串联而成。多年来,当地以“蓝湾整治”成为全国生态修复样板,但部分石料矿区、裸露山体仍是“海上花园”的待愈“伤疤”。本次工作坊聚焦“艺术赋能棕地再生”,汇聚国际顶尖力量,共同探索创新路径,为海上花园建设注入国际化、前沿性的智慧力量。 现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棕地研究中心主任郑晓笛教授点明工作坊“核心使命”——用艺术设计智慧激活沉睡土地,打通“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洞头路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敏敏号召青年学子深入洞头山海街巷,将海岛人民智慧融入设计,产出实用成果。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设计学院Niall教授带来首场授课,通过国际案例生动讲述艺术如何赋予工业废弃地新生,引发热烈反响。 据悉,此次工作坊是温州园博会洞头分会场的重要项目,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分会场建设,为隔头料场、乌曹坑料场、霓屿边坡等提供高水平修复设计方案,这也契合了“全城园博”理念。(记者 黄文盈 通讯员 王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