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县市区信息
龙湾“两业融合”入选省级试点
发布日期: 2025- 08- 06 08: 26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日报 字体:[ ]

“一边是企业招不到急需的技术骨干,另一边是人才找不到能施展技能的合适岗位。这种‘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是困扰制造业发展的普遍痛点,我们的改革就是直指这个痛点的。”龙湾区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谢德荣说。近日,龙湾探索构建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机制的改革,成功入选2025年浙江省人社领域第一批优秀改革项目名单。

作为制造业重镇,龙湾区聚集了新能源装备、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与传统阀门、汽车电子产业。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超1300家,年产值超1500亿元。但产业跃升带来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很多岗位常年招不满,特别是需要有实践经验的高技能岗位。”谢德荣举例说,“有阀门企业四处求才找精通密封技术的专家,简历收很多,但能上手的凤毛麟角。”区域内虽有8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温州民营经济人力资源产业园这一省级园区,但因机构普遍规模小、缺乏头部引领,精准服务制造业能力不足。“我们想帮企业找到‘对的人’,但有时难以吃透生产线专业要求。”一位人力资源机构负责人坦言,“有时推荐人员不合用,反而加深了信任隔阂。”这正是龙湾推进改革的目标:解决“两不”问题(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人才找不到合适的活),打通人力资源服务链与制造业产业链的关节。

“国家人社部出台文件强调深化‘两业融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政策支撑。我们因地制宜延伸出12条具体措施。”谢德荣介绍。龙湾区的做法核心是组建“两业融合”发展联盟,将87家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机构和职业院校整合,建立“月调度、季考评”机制确保落地,政府定位为“红娘”和“服务员”。突破性尝试是6月底在温州技师学院举办的“红匠问企”行动,精准匹配11名党员技能大师与11家技术需求明确的企业(如永联阀门、百先得服饰)面对面,最终100%达成技术合作,攻克阀门密封技术等23项难题。

实践证明,专业力量介入效能显著。“引入深耕制造业的人力资源伙伴后,招人不再大海捞针,岗位匹配准确率从70%左右提至85%以上,平均招聘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人力成本显著下降。”浙江亚光科技人力资源总监告诉记者。

龙湾区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12项任务,重点发力三方面:提质服务机构,培育引进优质头部企业,2025年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突破20亿元;深挖需求,建立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六大领域“智造人才储备库”;优化服务生态,升级“云聘汇”数字平台实现用工预警,并为56家规上企业定制降本增效“一企一策”,预计年省成本超5000万元。(记者 徐龙飞 龙湾融媒记者 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