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地区生产总值 6006.2亿元,增长7.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4.8亿元,增长10.6%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097元27478元,分别增长8.2%9.2%

  • 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全国首片改革“试验田”,“两区”创建全面启动
  • 确立11月1日为中国首个“民营企业家节”
  • 率全省之先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企业帮扶“白名单”,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降本减负42条
  • 全国率先推出跨境为侨服务“全球通”、惠企政策“直通车”、便民服务“瓯e办”
  • 先行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100天
  • 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开展全国首个非行政区域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
  • 落地首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
  • “一体两翼”基层社会治理和“大数据+人民调解”模式成为全国样板
  • 乐清入选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
  • 洞头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 温州高新区综合评价全国排名前移5位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30个,新增数均居全省第二
  • 万人人才资源数综合评价跃居全省第二
  • 落地开工“152”工程项目42个,开工数居全省第二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居全省第二
  • 新增上市企业4家,居全省第二
  • 新增“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5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2898家、 “小升规”616家,均居全省第一
  • 开工棚改安置住房10.8万套(含货币安置),开工数为历年之最、全省之首
  •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7位
  • 温州市区和泰顺空气优良率分类排名均居全省第一
  • 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2929公里,里程数居全省第一
  • 全市食品安全评议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 永嘉在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
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全面启动
  • 出台“两个健康”80条新政和41条实施意见,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
  • 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4条、降本减负42条
  • 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
“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全面深化
  • 推出跨境为侨服务“全球通”、惠企政策“直通车”、便民服务“瓯e办”。
  • 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100天
  • 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对外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
  • 鹿城获批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 举办首届进口消费品博览会,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1507亿元,增长13.6%
  • 与上海嘉定开展战略合作,提出10大举措
  • 召开世界温州人大会,落地25个总部回归签约项目,世界温州人家园建成投用。
国家自创区建设全面启动
  • “一区五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超百亿元
  • 国科大、浙大、北航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落地。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1家
  • 出台人才新政40条,新增领军人才65人
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成效明显
  • 引进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93个,其中20亿元以上7个
  • 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8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3亿美元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居全省第二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 新增省级以上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试点项目50个、工业机器人1550台,企业上云1.65万家。新增上市企业4家,居全省第二
  • 建成小微园12个,竣工345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623家
“大建大美”成果丰硕
  • 开工“大建大美”项目252个、建成193个,“两线三片”亮点工程集中亮相。
  • 开工棚改安置住房10.8万套(含货币安置),竣工8.4万套、交付7.7万套
  • 实施市区道路综合整治15条,打通断头路22条,建成BRT3号线、4号线。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
  • 市域铁路S1线一期开通运营,甬台温高速复线乐清段、绕城高速北线二期等建成通车。
  • 溧宁高速文景段开工,杭温高铁一期、龙丽温高速瑞文段、溧宁高速文泰段等提速建设。
  • 地铁M线启动报批。
  • 龙湾国际机场T2航站楼投用,跻身千万级客流量机场行列。
生态环境治理铁腕推进
  • 整治七大重污染行业企业1850家,全市环保执法9.5万次、立案处罚1487起
  •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6.7%,市区和泰顺空气优良率分类排名均居全省第一
乡村振兴“六千六万”行动深入实施
  • 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186个产业类项目加快推进,192亿工商资本下乡。
  • 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16条,创成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3个、3A级景区村76个,新增森林康养基地14个
  • 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2929公里,里程数居全省第一
公共服务加快提升
  • 全市新(改扩)建学校296所,新投用中小学(幼儿园)79所
  • 新增公办医院床位3600张
  • 新增文化礼堂706个,建成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和文化驿站50个,世界温州人博物馆、南怀瑾书院、温州道德馆建成投用。
  • 新增体育场地157.5万平方米
  • 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6个
平安温州建设成效明显
  • 全市食品安全评议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 改造提升避灾安置点580个,消除地质灾害隐患456处
  • 开展“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
  •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53件、政协提案664件
  • 推出“深化改革优环境11条”、“执纪监督治怠政9条”。
旗帜鲜明大胆有力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落实“两个健康”80条新政和41条实施意见。
  • 推动10项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 实现基础性指标再攀新高、标杆性园区晋等升位、制度性成果先人一拍、关键性效益充分展示。
促进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 引进10个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
  • 新增服务业企业“小升规”100家、“下转上”400家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 实施拓空间强保障六大专项行动。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启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5000亿培育计划。
  • 打造数字经济等“百项示范”工程。
  • 培育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个
  • 实施百企上市、千企上规、万企上云“三上”计划。
  • 实施“百园万企”小微园示范引领工程。
着力打造大平台盯引大项目
  • 推动瓯江口、浙南产业集聚区和乐清、瑞安创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 落地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20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5个。
  • 招引“500强”项目20个以上。
  • 建设总部回归示范园。
推进自创区建设
  • 温州高新区综合评价全国排名前移10位
  • 实质性推进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规划建设。
  • 实施自创区八大专项行动。
  • 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均增15%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1700家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 新引育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和创新团体30个
  • 筹建中国(温州)技术产权交易所。
以大干交通拓展都市圈
  • 实施综合交通“8223”工程。
  • 全线开通运营市域铁路S1线。
  • 建成甬台温高速复线灵昆至苍南段、龙丽温高速瑞文段,实现文成通高速梦。
  • 开工金丽温高速东延线,建成温瑞大道二期,开工温瑞大道南段快速路。
以智慧化引领城市管理升级
  • 加快规划建设“城市大脑”。
  • 道路综合整治10条,打通断头路15条,建成BRT5号线、6号线。
以全域统筹推进大都市区建设
  • 加快构建“一主两副三轴四带”空间结构。
以“大建大美”“精建精美”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 实现2018年城中村改造项目“清零”。
  • 实施“大建大美”项目693个,开工162个、建成162个
  • 开工棚改安置住房2.3万套、竣工8600套、交付9500套
深化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的全面改革
  • 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开通网上办理。
  • 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前审批“最多90天”。
  • 推进龙港撤镇设市。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 推动与嘉定战略合作的 10大举措和24个重点项目实质性落地。
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 加快建设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
  • 用好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确保贸易额达到20亿美元
  • 培育百亿级本土跨国公司2家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 新建乡村振兴示范带30条
  • 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4个
  • 培育森林康养基地10个、民宿集聚村10个
提升新农村建设品质
  • 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0个、特色精品村30个
  • 新建改造“四好农村路”2600公里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
  • 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发展项目全覆盖。
狠抓重点领域污染治理
加快补齐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短板
  • 开展市区排水管网整治两年攻坚行动。
  • 建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200公里以上。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 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81所
  • 支持温州医科大学争创“双一流”。
  • 把温州肯恩大学办成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 新建一批城市书房、百姓书屋、文化驿站。
  • 建设瓯江山水诗之路文化产业带。
推进健康温州建设
  • 医疗康养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
  • “中国眼谷”入驻创新机构30个以上。
  • 新改扩建乡镇(社区)卫生院25个
  • 新增省级放心农贸市场30家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 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
  • 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5个
  • 新增养老机构床位5000张
加快平安温州建设
  • 推广智慧安防小区建设。
  • 完成2090幢C级危房治理改造,动态消除D级危房。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 加强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打造全科网格2.0版。
  • 深化移风易俗。
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增加公租房有效供给,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
  • 打造“军转民”“民参军”产业园区和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