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政发〔2003〕52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市工伤保险基金分别以市本级、各县(市)为单位实行统筹,市本级包括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以单位工商注册登记地为依据,市级和鹿城、龙湾、瓯海区用人单位的工伤认定,分别由市劳动保障部门和鹿城、龙湾、瓯海区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受理。 三、地税部门负责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劳动保障、地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抓紧完成征缴工作移交衔接,确保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工作正常开展。 四、建立健全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完善鉴定工作管理办法,健全鉴定工作机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县(市)不再设立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及办事机构。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要加强力量,配备必要的懂专业的管理人员,以保证鉴定工作正常进行。 五、加强领导,完善服务。工伤保险涉及广大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贯彻执行《条例》的各项工作。加强工伤认定工作的队伍建设,依法开展工伤认定。加大工伤保险宣传,推进工伤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改善服务,提高效能,促进企业单位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及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附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 二○○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文件 浙政发〔2003〕52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 《工伤保险条例》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为认真做好《条例》的贯彻执行工作,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结合我省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意义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工伤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我省自1991年开展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以来,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参保覆盖面依然偏窄,各地的操作程序也不够规范,工伤争议案件仍在逐年增加。《条例》的颁布施行,为规范工伤保险工作,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对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我省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要求,充分认识实施《条例》、做好工伤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条例》的贯彻执行列入各地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条例》的各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明确有关政策规定 (一)省内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其全部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个体工商户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雇工工资总额乘以其缴费费率之积。统筹地经办机构应根据个体工商户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个体工商户的缴费费率。(二)鉴于目前我省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县(市)级统筹的实际,为有利于平稳实施,可以继续实行由设区的市本级、县(市)分别统筹。 电力、铁路、电信、邮政、金融、石油、交通、民航等行业单位的工伤保险统筹,按现行管理办法执行,今后国家另有规定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已参加省级统筹的其他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设区的市的市本级统筹。(三)全省工伤保险费由地方税务部门依法征缴。各级劳动保障、地税、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要抓紧衔接,尽快完成工伤保险费征缴的移交工作。(四)各统筹地工伤保险基金现有的结余作为储备金,自2004年起,各统筹地从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中按10%的比例提取作为追加储备金。统筹地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由上年结转的历年结余弥补;当年出现重大工伤事故,导致上年结转的历年结余仍不足弥补的,由历年储备金弥补;历年储备金仍不足弥补的,由统筹地人民政府垫付。储备金管理、使用办法,由省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共同制定,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五)五级、六级工伤职工,经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支付30个月,六级支付25个月。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支付30个月,六级支付25个月。 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七级支付10个月,八级支付7个月,九级支付4个月,十级支付2个月。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支付10个月,八级支付7个月,九级支付4个月,十级支付2个月。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按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已经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按照每周年递减20%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六)因工死亡职工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60个月的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七)工伤职工享受的伤残津贴调整办法,按照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执行。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省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提出调整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八)职工因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伤害被认定或视同为工伤的,其待遇按总额补差的办法支付。(九)按照《条例》的要求,工伤保险制度的运行,需要行政管理、业务经办和劳动能力鉴定三套机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地要加强工伤保险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工伤保险的工作机构,充实专业人员,为《条例》的施行提供应有的组织保障。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条例》顺利实施 工伤保险涉及广大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以贯彻执行《条例》为契机,扎实推进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完善。要认真学习对照《条例》规定的各项条款,认真清理与《条例》不符的政策规定,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强化服务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企业和职工的参保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地税、卫生、民政、人事、编制、安全生产监管、工会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贯彻执行《条例》的各项工作。 浙江省人民政府(印) 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劳动 保险 通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 市检察院,驻温部队,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 单位。 |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