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2003/2008-07248 主题分类: 农业水利综合类
文 号: 温政办〔2008〕90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08-06-23
索引号: 001002003/2008-07248
主题分类: 农业水利综合类
文 号: 温政办〔2008〕90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08-06-23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举办第三届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08- 06- 30 14: 59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充分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大力宣传我市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加强农业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市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人民政府决定,举办第三届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和内容

  本届农博会的主题:特色、品牌、合作、发展。

  第三届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以建立全国性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打造温州农业展会品牌,树立区域性领跑城市形象为目标,以特色农产品推介和贸易洽谈为主线,采取综合展会与专业展会结合,现场展会与网上展会结合,展览展销与招商引资结合,科技交流与专业论坛结合,以达到长效与短效相结合的目的。展会以温州企业为基础,以地级、省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地方特产、绿色食品和品牌产品为重点,突出现代特色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突出经贸合作和招商洽谈。主要内容包括展示、展销、招商、专题四个方面。

  (一)展示。集中展示我市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和特色农业发展成果。用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等,展现我市在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1.中心展区:集中展示我市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和特色农业发展成果。

  2.新技术展区:集中展示新农机、新包装、新品种,开展贸易洽谈和项目推介,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

  (二)展销。展销区设温州展区,省内外展区,台湾展区,民俗美食展区。

  1.温州展区:以县(市、区)为单位设立分区,主要展示当地农业成果,交易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开展贸易洽谈和项目推介。

  2.省内外展区:按产业分区,设粮油、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其他(如珍珠、毛皮等)专业展区,集中展示交易各类特色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3.台湾展区:台湾地区名特优农产品、加工品展示展销。

  4.民俗美食展区:温州民俗风情展示及特色风味小吃展销。

  (三)招商。由各展团围绕特色产业,推出一批农业招商项目,组织招商项目洽谈,举行签约仪式。组织各地采购商(大型团购单位、超市、农产品营销机构)参加产销对接和洽谈活动。

  (四)专题。组织举办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高峰论坛、温州农业改革开放30年成果展、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论坛暨长江流域蔬菜技术经济协作交流会、中国首支地(市)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温州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成立十周年庆典、温州现代农业摄影展等专题。同时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南方种业交流会,组织优质农产品评奖。各展团和市级产业协会可以组织相应的专题活动。

  二、时间、地点、组织和规模

  (一)时间:展会时间定为11月15日—11月18日,共4天;11月13-14日为布展时间,特装区11月9日开始布展。

  (二)地点: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三)组织:农博会实行政府组团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要求本市各县(市、区)政府组团参加;邀请周边地区政府或协会组团参加;邀请全国特色农业产区农业组织或企业参加;邀请台湾地区农业企业参加。

  (四)规模:展会规模确定为25000平方米,约1200个展位。

  三、展销费用

  布展、运输、食宿等费用由各展团或参展企业自行解决,市外企业按标准展位3000元/个、光地150元/平方米收费,本市企业按标准展位1000元/个、光地30元/平方米收费。

  四、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第三届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组委会。组委会可聘请上级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担任组委会名誉职位。各县(市、区)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筹备工作机构。

  办好本届农博会意义重大,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扎实的工作态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齐心协力,努力把本届农博会办成更大规模、更有特色、更高档次的展会。

   二○○八年六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农业  展览  通知

     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

' style='font-size:10.5pt;margin-left: 30px;'>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