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2003/2010-07134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文 号: 温政办〔2010〕70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0-06-01
索引号: 001002003/2010-07134
主题分类: 政务综合类
文 号: 温政办〔2010〕70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0-06-01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0- 06- 12 11: 26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各地、各有关单位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增收节支各项措施,切实维护财税平稳运行,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我市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财政持续增收的基础尚不稳固,财政支出刚性强、规模居高不下,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财政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为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做好增收节支工作通知如下。

  一、积极组织收入,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一)巩固扩大税源基础。各地、各部门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努力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巩固财税稳定增长的基础。积极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培育后续税源,保持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加强税收分析与预测,及时做好组织收入应对预案,防止财政和税收收入大起大落。深入实施税源科学分类管理,按照数据采集、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五位一体”要求,全面落实“抓大、评中、定小”税源管理制度,强化对各行业、税种的科学控管。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信息管税”的能力与水平。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意识,健全部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力量,推动税收社会化征管。

  (三)规范非税管理机制。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征收范围和征收渠道,完善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征管,探索开展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确保非税收入稳定增长。切实抓好土地出让及收入管理工作,有效盘活城建资产,优化政府财力基础,增强财政调控能力。进一步夯实社保缴费基数,优化征缴流程,完善征管机制,健全管理制度。

  (四)改善税收征管环境。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加强财税法制宣传与教育,依法做好财税信息公开,健全纳税信用评价、激励和监督机制。健全管查互动机制,积极推行辅导式责成自查和调研式检查,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把握好税收稽查力度。加大对虚开代开发票、制售假发票及恶意取得假发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税法刚性和税收秩序。

  二、合理安排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一)努力压缩行政成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厉行节约各项要求,今年各级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压缩5%,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按中央、省要求实现零增长。因公出国(境)继续实行经费先行审核和总量控制,公车运行费用和公务接待费用支出仍按照去年核定的各单位控制指标执行。

  (二)严控新设专项资金。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除体制性专项外)一律压缩5%,并将压缩收回的资金调整到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及重点工作保障项目。今年除法律法规以及中央、省确定的增支项目外,原则上不新设立专项资金。

  (三)确保重点支出需要。按照“有压有保”的原则,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用于调整转型和改善民生。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县(市、区)要按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安排资金,用于支援灾区恢复重建。欠发达地区要积极争取省财政支持,统筹安排资金,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和正常运转,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三、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一)加快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搭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三分离”的管理框架。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结合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与财政预算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严控财政供养人员增长。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等制度改革,增强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强化部门预算执行主体责任,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重视评价结果应用,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低、资金浪费等问题的整改。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巩固并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二)提高财政监管效率。认真落实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财政专项资金归并、整合力度,及时做好部门结余资金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对隔年未使用完的专项资金结余予以收回统筹安排。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政府投融资平台监管,进一步规范举债行为,努力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土地出让收入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领域的信息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和资产管理整体水平。

  (三)着力规范财经秩序。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建立财政资金安全防范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和人大、纪检、审计等监督作用,强化对财税政策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督查,突出抓好“小金库”、会计信息质量及建设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浪费财政资金的行为。切实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处置行为,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及处置收入要严格按“收支两条线”制度上缴财政。巩固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改革成果,加强事业单位津补贴清理核查,统筹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与规范津补贴工作。加强行政经费支出日常管理,严格实行经费支出分项明细核算制度,认真执行经费支出情况月报制。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到增收节支保平衡的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财政保障。

  二○一○年六月一日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驻温部队,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单位。

' style='font-size:10.5pt;margin-left: 30px;'>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