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七大市级公园建设进度 | ||||
|
||||
桃花岛公园山顶上的草皮已经生根发芽,放眼望去一片翠绿。 (刘伟 摄) 白鹿洲公园建设工地。(刘伟 摄) 从城市东边桃花岛、杨府山到旧城西边的九山二期,从城北沿线的沿江滨水带状公园,到南片的三垟湿地……7大城市公园今年将增新绿122.43公顷,不仅是城市绿化重头戏,更是市民生活添彩的关键词。 除三垟湿地外,6大公园年内都将向百姓呈递“绿卷”。春到江南,各个公园是否也已吐露新枝,满园春色的盛景何时能至?记者日前来到市级公园建设现场,探访绿化战役公园建设的进度。 墨池公园 旧楼已拆 “蓝图”落地 走近墨池公园,最明显的感受是园内办公楼减少了。公园内标号的区府老楼一一被拆除,大门口的最后一幢办公楼已被拆去一半,公园绿色轮廓终于日渐清晰。 进入公园,树影斑驳的幽静与工程土建的尘嚣混成一体,门口贴出了一则温馨提示,告诉附近居民墨池公园马上将进入封闭施工阶段,施工期将达一年。 记者看到园内墨池吟坛等基础加固项目正在进行,礼堂里原有的舞台已经拆除;规划中的华麓山房等亭台楼阁园林建筑正在开挖基础;而公园未来水塘等项目也在前期画出了轮廓。在公园主入口区域,翻整后的土地上白线勾勒出的一圈弯曲的弧线,这里将是一汪映月池,依水而建的连廊也已用木桩定位了轮廓。 “马上封闭施工,明年元旦开园,加速推进建设。”现场负责工程师介绍说,公园去年底动工,园内建筑加固、园林建筑、绿化项目三管齐下,进度尚可,园内大部分绿色景观都会保留。 沿江滨水带状公园 工地、公园遥相接应 一半是公园、一半是工地。站在瓯江路与海事路交叉口,滨水带状公园的未来与过去便在此交汇。 从灰桥浦至会展中心段防洪堤滨水景观工程,长约4.3公里,平均宽度约为45米,这18.9公顷的公园如“水上楼台”,建在瓯江沿岸的防洪堤上。未来将自西向东依次呈现“年轮广场”、“码头广场”、“浦西休闲广场”、“活力之源”等主要景观空间场所,让人感受温州人探索-收获-新希望的创业历程。 沿着防洪堤向西侧望去,业已完成的灰桥浦至三十六村段,让市民提前感受了风景堤、幸福堤、休闲堤“三为一堤”的模样。三三两两的市民,在木凳上倚靠休憩,享受午后的和煦春风;有市民骑着小自行车,自西向东悠闲而过,陶醉于天竺桂、香樟、桂花、榕树、无患子等乡土树的芬芳里。 沿着防洪堤向东探望,围墙内仍有机器不停作业。“目前才完成了1公里左右的长度,大约是总体工程的三分之一。接下来各标段都在推进。”项目现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工程共设有5个标段,剩余3个标段在本月全面施工,整体工程预计在今年12月竣工。 九山公园二期 平整土地显轮廓 对于爱好门球的市民来说,九山公园二期内门球场平整的消息,不由令人“心痒”。酝酿了四五年,九山二期终于在去年11月下旬进场,占地1800平方米的门球场率先开建。而今门球场的“田字格”已整出了面貌。 位于环旧城绿带西线中段的九山公园二期,北近郭公山和江滨绿带,南接九山文化艺术公园和松台山公园,东临旧城风貌区,西邻九山外河,这个南北长、东西窄的带状公园,将补上旧城绿色面貌的重要一块。 建设中的公园封闭在围墙内,记者在现场并未听到机器作业的轰鸣,唯有围墙上的设计图给人憧憬。爬上附近高楼屋顶鸟瞰,经过几个月“赶工”,未来九山公园轮廓已经初显,田字形的门球场成为场地中最引人注意的变化。 据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公园目前已经完成南区球场部位场地平整,基础施工以及公园围墙施工,前期还进行南片清淤与驳岸建设。今年3月中旬后,工程将全面铺开,届时建设进度还将提速。预计今年6月份,南区、西区的绿化工程将完成,年底开园;北区年底之前完成绿化工程。 桃花岛公园 “绿衣”巧饰垃圾山 新田园小区东望,杨府山与蒲州街道交界处,市民印象中丑陋恶臭的垃圾山不见了。在各大公园中,面貌改变最大的,便属城市东头的桃花岛公园。杨府山垃圾填埋场经过垃圾终场处置与生态恢复,如今已是一个朴素的“绿馒头”。 据现场项目负责人李天河介绍,杨府山垃圾填埋场原采用粗放填埋方式,总共填埋生活垃圾170多万立方米,2004年基本封场。经过地下防渗处理、堆体修坡、封场覆盖、渗滤液和沼气导排处置、生态恢复、园林造景等多项工程治理,现在垃圾填埋场平均填埋高度有15米,山坡最高的地方有35米。如今垃圾上面覆盖了4层膜,堆了1米高的黄泥,还铺上了草皮,杜绝臭气;395个喷灌头还会及时洒水,让绿衣长得更茂盛。 在现场,记者顺坡爬上了“绿馒头”。去年底铺下的草皮已经成功抽出绿芽,走几步就能看到埋在地下的喷头,偶尔还会发现土坡上长出了一两棵新鲜的野菜。李工表示,该项目将于3月进行验收,之后还将再铺一次草皮进行绿化,经过治理的“绿馒头”不会再对周边的大气、水体造成严重污染。据悉,后续方案还在讨论当中,今后桃花岛将成为城市的又一处休闲公园。 杨府山城市公园 方案定稿 进度不快 去年11月,杨府山城市公园重新动工,鸣响城市“绿化战役”的首炮。在七大市级公园中,杨府山公园无疑是市民最关注的地方。 规划占地840多亩的杨府山城市公园,其面积相当于8个绣山公园,未来将是社会公益型、休闲观光型、森林生态型、文化创意型“四合一”的城市综合性公园。 几个月过去,公园的面貌有哪些改变?沿着小路进入公园施工现场,记者发现道路仍高低不平,土建项目也并没有明显变化。对此,项目有关负责人补充,目前上山游步道、环山步道、人工湖基础工程、绿化堆土造型已经完成工程量的三至五成;山体治理、绿化也已进场,春节以来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左右,园区近期在进行堆坡,为植树节种树做准备。 10月将开园,公园建设何时能上快轨道?该负责人称,杨府山城市公园前期方案一直处于不断优化、调整之中,最终方案已于2月底定稿,预计未来一月工程全面进场开工,一改目前停滞状态,其中山体绿化项目将于6月完成。 白鹿洲公园 10台桩基在作业 沿着飞霞南路进入锦绣路,白鹿洲公园绿葱葱的思乡林已成一处风景。今年春节后,18亩政协思乡林带着厚重的绿色期待,成为白鹿洲公园最先掀起盖头的一角。 白鹿洲公园北靠锦绣大道,西连飞霞南路,东南两边为温瑞塘河,总占地面积356.27亩,投资4.3亿元,温瑞塘河、南塘街、锦绣路等围合地段,是市区南塘风貌街区的重要组成。 自2003年开工建设以来,由于功能与定位改变,公园工程建设一度停滞不前,但如今的工程在加足马力赶进度。在锦绣路公园施工主入口进入,记者看到封闭园区内10台打桩机正在轰鸣作业,为地下室、文化村夯实基础,而远方,2万多平方米的景观湖正在开挖。 “到时候,白鹿洲文化村的仿古风景将与南塘风貌区遥相呼应。”现场项目施工负责人李起指着塘河对岸正在施工的建筑说。公园正月初七就开工,现在园区内4个标段同时进行,预计今年6月白鹿洲公园景观绿化部分将完成堆土造坡和苗木种植,年底公园主园区开园,明年6月将基本建设完成。 三垟湿地公园 已增绿化三百亩 “白墙黑瓦,红灯绿水”,三垟湿地现有的一村一路如今已是老百姓周末度假的一大去处,到今年年底,三垟将有更多可游之处。 三垟湿地公园预计2013年底完成建设,三垟湿地市级综合公园一期工程,将为城市“绿肺”增加20公顷的绿化景观及小游园。目前,三垟湿地已完成绿化300多亩。在公园建设同时,将开展三垟湿地文物保护方案编制和三垟周宅维护方案编制及腾空、维护,同步推进三垟湿地生态文化挖掘与研究。(记者 黄之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