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左溪村——生态山货“渠道变革” | |||||
|
|||||
野兔做的腊兔肉、野生的苦槠、高纤维的野菜——当这些深山特产通过卡车运到城里时,泰顺县司前镇左溪村的村民却反其道而行之,吸引城里人进山,品味特色农家乐、采摘高山果蔬,再用私家车一袋袋地带着山货回家。 进入左溪村就能见到一大片嫩绿色的葡萄园。左溪葡萄专业合作社副主任蓝学许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美国红提,等到8月份就化为一片红色,到时候,葡萄园里人声鼎沸,前来体验采摘游的外地游客一拨接一拨。 高山气候温差大,土壤无污染,山泉水灌溉,左溪村葡萄有天然优势:颗粒饱满、甜度高。不仅如此,村里种植葡萄的技术也与其他地区不同。 “现代不现代,关键看生态。”左溪的“避雨葡萄”生长在大棚下,避免了雨水冲刷,只需在护花时打一次药,大大减少了与农药的“亲密接触”;覆盖土壤的是稻草而不是薄膜,原生态保持土壤湿度,用人工拔草法代替除草剂…… “虽然种植葡萄的成本比较高,但游客来到村里亲眼看到了生态种植方式,他们就很愿意为绿色环保买单。”蓝学许说,葡萄批发价通常在每公斤8元至10元,但游客采摘游时愿意用每公斤25元甚至更高的价格买下,“这就是论车卖与论斤卖的差距所在。” 看到生态出效益,村民都愿意种植“避雨葡萄”。虽然搭建水泥简易棚需要每亩增加3000元投入,钢架大棚每亩投入达2万元,人工拔草比使用除草剂增加每亩400元成本……但换来的有形利润和无形品牌价值,无疑更具吸引力。 不仅是温室葡萄,左溪村的山货品种丰富:苦槠树的树汁、蕨菜、野菜、竹荪,采摘成本低,但做成菜肴,每盘20多元还被游客说实惠。村里颇具知名度的“畲寨农庄”农家乐老板得意地说:“上海客人、杭州客人吃得不过瘾,还要花几十块甚至几百块钱,一袋袋买回去。” 左溪村民眼下还有一个新点子,灵感来自温州的旅行社偶尔提及的“养老经济”概念。村里已经邀请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旅游学院为整个村庄设计了一份“详规”,定位在建设适合休闲度假、休闲农业生产与体验的旅游村。 “只要配套到位,银发市场迅速打开,生态资源就能真正变成富民的手段。”蓝学许对此充满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