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强化三项举措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 ||||
|
||||
为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泰顺县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是加大外部“输血”力度,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积极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该县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出台多个政策,在土地、税收、信贷、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倾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健全结对帮扶机制,建立以省、市、县三级领导与村结对、部门(企业)与村结对等帮扶制度,帮助经济薄弱村增收致富。2011年,该县组织101家单位(企业)、2248名干部结对帮扶101个经济薄弱村和1688户低收入农户,到位资金206.72万元;48家市级部门企业、8位领导干部与该县56个低收入集中村挂钩,落实帮扶项目59个,到位资金448.3万元,;8家省级部门企业与该县56个低收入集中村挂钩结对,落实帮扶项目57个,到位资金432万元。 二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鼓励村级集体参与股份投资、购置物业、开发物业等市场经济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企业倒闭、学校撤并、机构调整等造成的闲置资产,通过相应的招商引资盘活资产,使“死资产”变“活资产”。根据“三分三改”政策,对农村集体土地分类进行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流转制度,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益。村级集体林权实行“均股均利”改革制度,以“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均股均利方式落实产权,山林由村集体统一依法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完善内部监管制度,提升强身“固血”能力。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经营、分配体制创新,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凡涉及农民利益的事项,以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为核心,按照一系列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村两委有序逐一实施。对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实行村民监督委员会、村务公开栏、网上村务公开三级监督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管理公平、公正、公开。(泰顺县府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