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2003/2015-07104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治理
文 号: 温政办〔2015〕107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11-23
索引号: 001002003/2015-07104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治理
文 号: 温政办〔2015〕107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11-23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温州市加快推进无线局域网建设和免费开放
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5- 11- 25 08: 26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温州市加快推进无线局域网建设和免费开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11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温州市加快推进无线局域网建设和免费开放

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

  为加快推进免费无线网络建设,构筑覆盖全市的免费无线网络服务体系,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无线局域网(WIFI)建设和免费开放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5〕73号)和省经信委《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无线局域网(WIFI)建设和印发相关标准规范的通知》(浙经信设施〔2015〕29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温州实际,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 总体思路。围绕市委“五化”战略目标,以提供免费开放、广泛覆盖、快速畅通的无线服务为总体要求,坚持“需求驱动、企业主体、政府引导、长效运作”的发展原则,突出设施建设与模式创新两手并重,突出公益性场所与商业性场所协同发展,抓统筹促建设,重考核促落实,建制度促长效,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大带宽的免费无线网络服务体系。

  (二)发展目标。到2017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免费无线网络服务体系,无线接入设备突破25000个,覆盖公共场所超过3600个,实现火车(汽车)站、机场、医疗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广场、热点旅游景区、行政服务办事大厅等公益性场所WIFI的广泛覆盖和免费开放,带动大型商场、商业街、专业市场、宾馆、饭店等商业性公共场所的WIFI覆盖和免费开放;实现无线网络服务的“三统一”,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网络服务体系;实现免费无线网络的长效管理,形成“政府监督、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免费无线网络运营机制,建立起完善的商业运营模式、网络维护机制、用户投诉处置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网上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样,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网上缴费等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业态快速发展,全市信息消费实现持续增长,市民信息消费热情得到充分激发。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无线网络覆盖工程。引导通信运营企业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建设思路,实施无线网络建设“双突破”计划,即新建、改造无线网络接入设备突破25000个,无线网络覆盖公共场所突破3600个,优先覆盖公共交通枢纽候客区、公园、旅游景点、文化体育场馆公共活动区、商业街休息区、医疗机构病房和候诊区、行政服务窗口办事大厅等客流密集、上网需求量大的区域。采取设施升级、网络优化、带宽扩容等措施,推动1800多个公共场所现有无线网络的升级改造,提升无线网络覆盖质量。以覆盖市、县两级城区公益性场所为目标,明确网络布局、覆盖范围和建设步骤,引导运营主体追加建设1800个公益性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带动商业性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建设,进一步健全无线网络服务体系。

  (二)实施骨干支撑网络提升工程。以“提速降费”为主线,坚持网络扩容增速与降费让利两手抓,围绕骨干网升级换代、光纤到户改造、4G通信网络等重点工作,健全宽带基础网络设施,为建设大带宽、广覆盖的无线网络提供基础网络支撑。加快核心设备和通信线路的升级换代,构筑覆盖城乡的全光通信网络,力争城域出口带宽达到6T。实施光纤到户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光纤网络进楼入户,促进光宽带接入能力和覆盖范围双提升。推动4G通信网络网点拓展与现网优化,实现4G通信网络全市深度覆盖,为公交车等载体覆盖WIFI信号提供网络支撑。

  (三)实施无线网络服务标准化工程。引导运营主体将无线网络设施纳入WIFI联盟体系,对外提供标准化、免费化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纳入全省“一张网”。按照“企业建设、政府奖励”的模式,引导运营主体在公园、交通枢纽、文化体育场馆、医院等公益性公共场所提供免费无线接入服务,实现市、县两级城区公益性公共场所都能对外提供免费无线接入服务。鼓励和支持运营主体与商业性公共服务场所业主建立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对外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接入服务。以浙江省无线网络标准规范为依照,标准化建设改造无线网络设施,规范化对外提供服务,严格做到免费无线网络服务的“三统一”,即统一服务品牌,一致以“i- zhejiang”服务品牌对外提供服务,要求无线接入设置、登录界面、服务指示牌等统一采用“i- zhejiang”服务集标识(SSID)、服务图标(Logo);统一标准规范,依照《浙江省WIFI免费服务联盟i-zhejiang建设标准和服务规范》组织无线网络建设和开放服务;统一注册认证,以各运营主体认证系统的互联互通为支撑,实现用户一次注册(PORTAL方式)、全省漫游使用。整合、改造各地已建“i-地区”无线网络,对外提供满足“三统一”要求的“i- zhejiang”无线网络服务。

  (四)实施移动互联网创新应用工程。创新无线网络应用模式,鼓励、支持基于无线网络开发软件应用系统,推广无线网络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依托微信、支付宝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与整合利用,鼓励、支持搭建各类无线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方便市民查询交通管理、天气预报、社会保障、个人消费等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加快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市场、文化等领域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内容、电子商务、位置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促进信息消费持续增长。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职责分工。市信息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负责无线网络建设和免费开放工作的统筹规划、督促检查、考核奖励和整体推进。经信、发改、财政、住建、公安、城管与执法、电力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无线网络建设和免费开放工作的推进。通信运营企业作为无线网络建设和免费开放的运营主体,具体承担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市级功能区负责属地无线网络建设和免费开放的组织协调、考核奖励和整体推进,要制订无线网络建设和免费开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职责分工、任务分解和时间节点,确保将无线网络建设和免费开放任务落实到岗、到人。

  (二)创新运营模式。根据全省WIFI联盟建设总体部署,鼓励、支持无线网络建设运营主体通过开展移动广告、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创新免费无线网络商业模式,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支持运营企业与商业性公共场所业主建立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拓展免费无线网络在商业性公共场所的应用;推进县(市、区)政府与运营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建立“市场化运作,政府奖励”的运营模式。

  (三)建立考核和奖励制度。建立市、县两级无线网络建设和免费开放考核奖励机制,督促、激励无线网络建设和开放工作的快速推进。市经信委根据全省无线网络考核奖励办法,牵头制定全市无线网络考核奖励办法,结合第三方质量监测评估,对县(市、区)无线网络建设运营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依据考核结果给予适当奖励。县(市、区)政府负责制订属地无线网络考核奖励办法,对公益性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建设运营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并给予业绩突出的运营主体一定奖励。市级财政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安排考核奖励资金和质量监测评估费用,县(市、区)财政配套安排相应奖励资金和监测评估费用。

  (四)强化安全保障。按照“谁运营、谁负责,谁认证、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信息安全责任,保障无线网络建设运营安全可靠。各运营主体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建立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订信息安全应急管控预案,落实安全保障措施,提升无线网络安全保障水平;通过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页面,提示和告知用户网络安全隐患和防范手段,提升用户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巧。信息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要围绕软硬件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加强安全检查和指导,督促运营主体落实安全保障措施。

  (五)优化发展环境。针对无线网络设施建设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的困难,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强化资源共享,优化推进无线网络建设和免费开放工作的外部环境。进一步健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无线网络建设所涉及的管线、立杆等设施的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公安、城管与执法等部门要协调开放城市道路、绿化带、公园、路灯、立杆等市政资源,简化相关审批手续,优先支持无线网络建设所涉及的道路开挖和无线设施建设。强化电力等要素保障,在市电引入方面提供便利服务,保障无线网络建设运营的电力供应。涉及无线网络覆盖的业主单位要主动配合运营主体的建设运营工作,提供管线引入、立杆设置、设施安装、电力引入等方面的便利,支持运营主体进行网络设施建设。

  (六)建立维护机制。各运营主体要建立无线网络运行维护、投诉处置、运行监测等运营管理制度,设立运行维护队伍和服务窗口,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受理和处置群众的无线网络投诉,保障无线网络的长效运行。要建立市、县两级无线网络监测评估制度,指导和监督第三方监测机构定期开展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监测评估,并依据监测报告给出整改意见,督促运营主体整改完善无线网络服务。

  附件:温州市公益性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建设和改造计划(2015-2017年)

附件

温州市公益性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建设和改造计划(2015-2017年)


序号

县市区

公益场所计划数量(单位:个)

公益场所AP数量(单位:个)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1

鹿城区

115

229

326

2780

1935

780

2

龙湾区

307

61

105

2118

1980

1349

3

瓯海区

205

71

65

1881

590

660

4

洞头区

84

25

18

447

90

58

5

乐清市

178

213

175

760

1075

668

6

瑞安市

237

40

38

1521

232

267

7

永嘉县

229

41

66

1187

229

275

8

文成县

32

33

22

111

138

77

9

平阳县

119

63

55

694

316

294

10

泰顺县

60

12

12

224

106

67

11

苍南县

173

62

54

1138

279

238

12

浙南产业集聚区

20

49

60

125

226

280

13

瓯江口产业集聚区

0

2

1

0

4

4


' style='font-size:10.5pt;margin-left: 30px;'>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