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2003/2015-07225 主题分类: 商贸综合类
文 号: 温政办〔2015〕41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05-08
索引号: 001002003/2015-07225
主题分类: 商贸综合类
文 号: 温政办〔2015〕41号
阅读版本:
发布机构: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5-05-08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5年温州市现代物流业
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5- 05- 14 10: 1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2015年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5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15年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行动计划

  为贯彻实施《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温政函〔2014〕150号)和《温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温政办〔2014〕99号),明确2015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

  2015年全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380亿元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我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6.8%左右,全年安排物流重点建设项目29个、计划完成投资17.9亿元;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6家,建设200个社区电商服务网点和400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对接洽谈2家以上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开展中小物流企业联盟试点1-2家。

  二、工作重点

  (一)加快物流平台搭建。

  1.搭建物流发展平台。加快推动乐清湾物流园区、瓯江口物流园区、潘桥物流园区、江南物流园区等四大综合性物流园区和经开区物流中心等16个物流中心建设。建立现代物流业重点项目库,梳理出29个重点实施类项目和19个前期类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的发展格局。

  2.吸引温商参与物流平台建设。深入谋划包装一批物流项目,积极对接在外温商,吸引温商回乡投资,支持我市物流平台建设。

  (二)推进智慧物流建设。

  1.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在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统一框架之下,整合我市道路、水运、铁路、航空等货运信息网络,以及电子口岸通关信息网络,开展基于云服务的温州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前期工作,提出平台建设方案。在条件允许时,与省内兄弟城市开展信息联网,与我市货源流出地和流入地开展信息联网,推动签订各项联盟协议,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促进区域货源、车源、市场信息及相关物流服务的战略共享。

  2.推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继续对近3年投入100万元(含)以上的物流信息平台或信息系统给予资金奖励,引导物流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继续支持上下游互联项目,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业监测系统应用试点。

  3.建立物流企业信用体系。按照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逐步将我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企业年报、社会公众查询等功能与市场监管部门之外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

  (三)完善城市配送管理。

  1.制定配送车辆管理办法。按照国家七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交运发〔2013〕138号)和《关于加强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4〕35号)等要求,制定出台《温州市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办法》,有序开放城市配送车辆进城限制。

  2.增加城市配送物流基础设施。加大推进社区电商服务网点建设力度,年底前在主城区建设200个社区电商服务网点,在全市建设(或增设)400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有序推进城市配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出台《温州市中心城区现代物流布局规划》。

  (四)加强物流企业培育。

  1.评选市级重点物流企业。启动开展新一轮市级重点物流企业评选。积极发挥协会作用,全面推广中物联A级物流企业评选工作,力争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6家。

  2.支持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积极培育和扶植货运物流龙头企业,指导组建2家骨干物流企业,开展中小物流企业联盟试点1-2家。允许物流企业经营网点设立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

  3.引进知名物流企业。面向国内外对接洽谈2家以上知名物流企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港航物流企业、物流整合商、物流地产商、物流信息服务商、快递企业。

  (五)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1.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个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设立温州现代物流学院、温州供应链学院,搭建市级校企合作物流平台。

  2.完善物流人才引进机制。完善物流人才引进机制,重点引进掌握现代物流业运作的专门人才。开展物流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和初、中、高级物流师职称评定工作。举办物流等人才招聘会,组团赴国内有关院校吸纳物流等人才。

  (六)促进物流环境优化。

  1.规范物流市场管理。做好物流业整治工作,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打击超限、超载、“三无”车辆,进一步规范物流市场秩序。

  2.加快口岸开放步伐。加快机场、港口监管模式的改革,研究建立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地面服务于一体的货物进出境快速处理机制,加快开通快递报关业务。支持保税物流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到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

  3.支持物流企业整合提升。支持物流企业整合重组,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物流企业整合重组中的税收负担。推动物流企业认真贯彻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积极制定和实施有关物流业地方标准规范。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现代物流产业专项行动工作组成员会议,针对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专题协调机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行分级协调、定期督办,确保件件有着落。

  (二)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14〕54号)精神,支持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设施装备提升、特种车辆更新和品牌提升,并实施竞争性资金分配方式。

  (三)加强信息交流。各成员单位要于每月3日前向市物流办(联系电话:88960617)报送月度工作情况(包括:工作进度、存在问题与下步计划等内容),每季度报送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包括:完成投资额、形象进度等),半年度召开情况通报会。实施物流业统计监测制度,开展半年度和年度全市物流业发展形势分析,做好物流业统计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共享机制。

  (四)加强督查考核。各牵头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责任人联系推进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市物流办将开展定期督促检查,年终对各成员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附件:1.2015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工作责任分工表

        2.2015年全市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

' style='font-size:10.5pt;margin-left: 30px;'> [附件下载]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