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力争三年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 | |||||
|
|||||
美丽乡村促蝶变 移步换景好风光 漫步在平阳县万全镇冯宅村,笛声悠扬,郁郁古榕,临水吟唱,整个村子散发出悠悠江南古风。诗人陈志岁《冯宅村》诗“屋舍河田丽,花林陌野芳。裕和民性古,孝悌祖风长。”就是对该美丽村居、富宁生活、淳风古意、孝悌传家等诗意景象的热忱讴赞和高度概括。在美丽乡村打造过程中,冯宅村俨然已成为平阳的“明星工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平阳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印证了这句话。该县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结合“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工作,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名单中,鳌江镇厚垟村、南雁镇笠湖村、万全镇冯宅村和怀溪镇水口村等四地榜上有名。厚垟村成功入选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今年,该县火力全开,提出了三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的目标。 盛夏傍晚,走进该县昆阳镇石塘社区上林垟村,笔者看到,村民们就跟约好了似的,手提垃圾前往村里的“垃圾屋”,工作人员忙着对各类物品进行称重并以积分形式进行登记。“这就是我们村的垃圾回收兑换站。”据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林垟村通过垃圾回收兑换的方式,极大地提高村民垃圾分类处理的积极性,引导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原本随便堆放在路边角落里的生活垃圾绝迹了,地面随处可见的果皮纸屑不见踪影了,河面上漂浮的油渍、废品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路面,崭新的垃圾桶和清澈荡漾的河水。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王大爷感慨道:“以前,图省事,大伙都把垃圾啥的往路边扔,到了夏天臭得不得了。现在可好了,到处都有垃圾桶,还对垃圾进行分类,环境好了,空气也好了,我们的生活就更好了!”如今的上林垟,碧水环绕,绿树成荫。“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场‘垃圾革命’。” 该县相关负责人说。 在美丽乡村打造过程中,平阳始终坚持把农污工程作为“书记工程”来抓。前三年,该县投入5.04亿元,在360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新增受益农户91242户,建设终端设施591个,日处理力20562吨,其中日处理力30吨以上终端设施370个。目前,已竣工验收的有277个村,“三种模式”共移交运维的有222个村。预计8月份将实现全部工程验收移交运维,农污三年治理任务将圆满收官。 另外,“月亮工程”将村景色串成线,打造美丽乡村旅游综合体,冯宅村、笠湖村、厚垟村这3个首批“月亮工程”村形象已经基本显现,下一步,该县将继续打造鸣山村、周垟村、怀溪镇水口村等第二批“月亮工程”村,并继续推进南雁镇的“山水南雁 诗意乡村”精品线、顺溪镇的“西部山区养生胜地”精品线,及昆阳镇、万全镇 “塘河风情慢生活”精品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