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18 > 市情概览
人文温州
发布日期: 2019- 03- 22 15: 0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市名溯源 温州夏称瓯,商称沤,周称欧,汉称东瓯,东晋始称永嘉,唐始称温州。唐后历时1300余年,州名无改。始置温州之时为唐上元二年(675),因地处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人口 2017年,温州市常住人口921.5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42.3万人,农村人口279.2万人。全市户籍总人口824.5万人,其中鹿城区76.8万人、龙湾区33.5万人、瓯海区44.7万人、洞头区15.4万人、乐清市130.3万人、瑞安市124.6万人、永嘉县97.9万人、文成县40.6万人、平阳县88.6万人、泰顺县37.2万人、苍南县134.8万人。户籍人口中,男性427.1万人,女性397.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8%和48.2%。2017年,全市出生人口12.6万人,死亡人口4.6万人,自然增加人口8.0万人。出生率13.7‰,死亡率5.0‰,自然增长率8.7‰。与上年相比,出生率上升0.5个千分点,死亡率上升0.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上升0.4个千分点。


语言 温州通行普通话。温州方言以瓯语为主要语言,泛指通行温州各地的温州话,民间一般公认温州鹿城区通行方言为温州话 ;温州方言除瓯语外,还有闽南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


历史人文 温州有5000余年文明史,在新石器时代,属于“好川文化”,是良渚文化在瓯江流域的晚期形态。据曹湾山(老鼠山)、下龙山等代表性文化遗址,温州先民在沿海地带的岗丘之上建立聚落,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经济形态,条纹着黑陶、小型石锛、扁铤石镞等构成温州史前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周代,温州文化地位提升、逐渐融入华夏文明,关于“瓯”的记载开始见诸文献。西汉初年,东瓯国建立,东瓯王驺摇因此被视为温州的人文始祖。经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元封元年(前110)两次内徙,“东越地遂虚”,社会发展受严重打击,直到东汉永和三年(138)设立永宁县,才重新建立官府统治的社会秩序,被正式纳入王朝国家的控制体系之中。

三国两晋时期,温州工农业发展较快,在造船、制瓷、蚕桑等方面成就突出,瓯窑烧制的青瓷在晋代享有盛名。晋室南渡后,永嘉建郡,温州文化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期。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谢灵运为永嘉太守,在一年任期内作山水诗20余首,使温州成为中国山水诗发源地 ;与几位僧人辩论佛法,写下《辨宗论》,说明南朝时佛教在温州已经颇为盛行。同时,温州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永嘉郡记》由郑缉之编纂完成。

唐初,永嘉僧人玄觉创立南宗禅的重要支派——永嘉禅宗,提倡“人间不异山林,禅修寄于日用”,征服广大信徒,所著《证道歌》风靡一时,流播中外。随唐代科举制度推行,温州出现最早一批登第入官的士人。唐玄宗天宝年间,李钧、李锷兄弟以“道举”登第,李钧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李锷官京兆府法曹参军。吴畦、薛正明分别在唐大中十三年(859)、唐天祐三年(906)登进士第。

五代时期,吴越国在温州兴修水利,开凿运河,垦辟农田,修筑城垣,使当地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

宋元时期,尤其南宋,温州文风鼎盛、人文蔚起,累计产生进士1583名,其中南宋出进士1371名。除了科举上的成功,宋元时期的温州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亦有所成就。“永嘉学派”由王开祖、周行己、薛季宣、陈傅良等温州学者共同创立,至叶适而集其大成,在南宋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三,强调儒者必须“弥纶以通世变”,倡导事功,杜绝“理学”和“心学”的空虚之弊。受“永嘉学派”影响,温州士人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一股活跃的力量。南宋末年,该学派日渐式微,但强调事功的实务精神被温州人继承下来,化为最显著的人文特质。与“永嘉学派”并称“二霸”的南戏,产生于南北宋之交的温州,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是南宋后期温州九山书会的才人们所编的《张协状元》。元代,温州南戏发展得更加成熟,四大南戏(《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杀狗记》)中,至少2部为温州人所编演。元末瑞安高则诚的《琵琶记》,被誉为“南曲之祖”,是迄今为止中国戏剧出版物中版本最多、搬演最频、流传最广的戏曲作品。南宋后期,“四灵”诗派在温州形成。其归宗晚唐,专工近体,取材于琐碎的日常生活或山水小景,抒写个人闲情野趣,注重诗歌的艺术审美效果,打破江西诗派以学问为诗的旧格套,是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文学流派。

宋元是古代温州港口最繁荣的时期。借助航海之便,该时期的温州人开始走出国门。北宋初年,温州士人周伫随商船航海至朝鲜半岛,受到高丽国王的赏识和重用,官至礼部尚书。元元贞元年(1295),永嘉人周达观随元朝使团从温州港扬帆出海,出使真腊(今柬埔寨),以其见闻写成《真腊风土记》。在造船、制瓷等传统工艺继续发展的同时,温州地区的漆器、刺绣(瓯绣)、造纸(蠲纸)等技艺后出转精,其中漆器在北宋都城汴梁和南宋都城临安都有专门售卖的商铺,并远销国外。其时,温州的农业技术进步显著,水利设施趋于完善,双季稻逐渐推广,农作物品种增加。南宋淳熙年间,温州知州韩彦直调查研究辖境内柑橘种植情况,写出世界上第一部柑橘专著《橘录》。元代,棉花在温州获大面积种植,平阳人陈高作诗《种橦花》记载之。

明清时期,温州从贸易港口转变为海防要地,社会发展模式随之发生较大改变。明后期倭寇的侵扰,清初的迁界之乱,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至今犹存。温州民间丧礼,出丧队伍要鸣铳开道,而铳就是明代抗倭斗争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古代火器。据民间口耳相传,温州南拳中某些拳种被发明或改进于抗倭过程中。当地人不但组织乡兵,修筑城堡,直接投入抗倭斗争,还从事科技发明,改进武器,以增强国防力量。明代最重要的发明家之一赵士桢(1552—1611),一生研制改进多种火器,如“火箭溜”“迅雷铳”等,并写成《神器谱》《神器杂说》《神器谱或问》等有关火器研制开发、使用训练的著作。其成就被认为足以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徐光启等并列。其时,温州形成繁荣的家族文化,体现该时期温州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明代有乐清的章纶家族,高友玑家族,侯廷训、侯一元家族 ;永嘉场(今龙湾永强)有王瓒家族,张璁家族,王叔果、王叔杲家族等。清代出现瑞安的孙氏家族(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黄氏家族(黄体芳、黄绍箕、黄绍第)等。在明清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身上,如明王朝“开国帝师”刘基,以及嘉靖皇帝的内阁首辅张璁,体现出温州地域“永嘉学派”的事功思想。

鸦片战争后,为了应对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温州士人张振夔、孙衣言等率先提出复兴“永嘉学派”事功思想的主张。清光绪二年(1876),温州开埠。随着与北面的上海、宁波,南面的福州、厦门、香港、新加坡等地建立航线,温州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港口城市,洋货大量输入,传教士、西学书籍、现代书报带来全新信息,救火会、医院、西式学校等现代社会组织纷纷成立。在时代潮流激荡下,诞生一批卓越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其代表人物有孙诒让、黄绍箕以及号称“东瓯三先生”的陈虬、陈黻宸、宋恕等。当地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则有新文化运动的巨擘郑振铎、一代词宗夏承焘、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奠基者夏鼐等。从光绪二十二年(1896)瑞安学计馆创办起始,温州现代数学教育的历史超过一个世纪,走出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等200余位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温州因此被誉为“数学家之乡”。


民族 温州是汉族聚居,畲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1月1日)显示,温州市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0.17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25%;有土家族、畲族、回族等52个少数民族成分,其中万人以上民族6个,以土家族、苗族和畲族为最多,分别为7.6万人、7.5万人和4.9万人,主要分布在平阳、苍南、文成、泰顺4个县,具有大分散和小聚居结合的特点。全市民族乡7个,分别是文成县西坑畲族镇、文成县周山畲族乡、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泰顺县司前畲族镇、泰顺县竹里畲族乡、苍南县岱岭畲族乡、苍南县凤阳畲族乡。全市有民族村113个,其中洞头区1个、瑞安市4个、永嘉县1个、文成县28个、平阳县12个、泰顺县20个、苍南县47个。全市外来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7.8万人,主要来自湖北、贵州、湖南、新疆等省区,大多数在市区和经济发达城镇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


宗教 温州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传播源远流长,信徒众多,民间信仰风气也较盛。至2017年,温州市有登记宗教活动场所3962处,其中佛教1439处、道教1039处、天主教151处、基督教1333处。另有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1处。2017年温州市新增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编号2297处,其中甲类876处、乙类1421处,全市累计已登记编号4378处,占统一造册管理场所总数的63%。市级爱国宗教团体有温州市佛教协会、温州市道教协会、温州市天主教爱国会、温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温州市基督教协会。


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03年起,温州市开展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整理出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曲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2万余项。至2017年,温州市已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乐清细纹刻纸、永嘉昆曲),人类亟须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瑞安市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泰顺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4项,占全国总数的2.5%,占浙江省总数的15.7%;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5项,占浙江省总数的13.2%;市非遗项目747项(保护单位918个),全市县级代表性项目1450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6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3名,全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455名,代表性传承团体10个,代表性传承群体1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宣传展示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共6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72个。


市树市花 1985年7月,温州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命名温州市树、市花的决定》,命名榕树、茶花为市树、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