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18 > 城乡建设
城乡规划
发布日期: 2019- 03- 29 15: 16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概况 2017年,温州市区完成城乡规划编制120项,包括轨道线网、体育、医疗、商业网点、养老、文化、停车、瓯江口西片区综合交通等25个专项规划,龙水单元、滨海新城核心区、三垟城市湿地公园等21个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4个城市设计,办理项目审批6840件,完成基础测绘项目10个。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54.7平方千米。《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获得国务院批复。完成29个“大建大美”年度规划编制任务,完成东部综合枢纽战略研究,明确机场西设站方案和枢纽定位、核心商务区范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基本框架落定。


城市总体规划 2017年4月28日,《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获得国务院批复。温州市城市性质修订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规划到2020年温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00平方千米。同时,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8种规划的“多规合一”工作。


建设项目制度改革 2017年,温州市修订市区建设项目容积率计算规定,出台市区建筑工程停车配建标准及规划管理规定、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类项目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实施意见、临时建设规划管理制度、市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审查管理办法,有效把控建设项目(特别是经营性出让地块)的规划条件出具环节和方案审查环节。


城乡建设制度改革 2017年,温州市规划局强化审批规范化建设,制定审批事项服务指南,推出11项改革措施,实现27个审批事项、1个征收事项和4个公共服务事项等所有事项“跑一次”,其中9个事项“零次跑”、4个事项“即办”、1个事项“预约上门服务”,所有事项均实现网上申报。全年“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数6840件,其中通过网上受理6249件,办理时限全省最短,被温州市审改办推荐为全市范本。


测绘与地理信息数据建设 2017年,温州市、县两级落实年度基础测绘经费4334万元。市本级完成基础测绘项目10个。完成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升级,增加北斗卫星定位服务。启动新一轮300平方千米的1:500基础地形图动态更新等5个项目,首次实现市区建成区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每季度一更新,全市域高分辨率影像每年一更新,地理国情每年监测。建成三维虚拟城市平台一期项目:建成50平方千米范围的城市三维数据模型和三维模型数据库;搭建起三维虚拟城市系统。系统分为网页版、单机版和移动端,分别满足不同使用者在辅助审批、会议汇报、业务处理、数据共享和大屏展示应用等方面的需求。


测绘与地理信息成果应用 2017年,温州市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全市新增13个应用。“天地图·温州”微信客户端每周为温州政务工作、老百姓日常生活推送一份民生地图,并以此为基础,在“温州发布”和“温州新闻网”创建热点地图栏目,丰富地图公共产品供给。市、县两级测绘部门为全市农经权调查、“三改一拆”“大建大美”等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和信息化项目提供基础测绘成果600余批次。温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2017年,温州市完成《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的编制并上报省政府,其中涉及实施策略部分均与“大建大美”工作充分衔接,确保规划落地。开展两个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修编,编制完成历史文化街区的房屋外观通用设计图集和历史环境要素图集,用于指导街区内的房屋更新外观,以延续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完成第一批历史建筑的测绘、保护图则和使用导则;制定《温州市历史建筑评估标准》,并在第二批历史建筑推荐名录遴选中进行实际操作检验,作为今后全市历史建筑认定和分级的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