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州 > 温州年鉴 > 2018 > 县(市、区)
瓯海区
发布日期: 2019- 04- 03 15: 45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地方志 字体:[ ]

概况 瓯海区总面积466平方千米,下辖12个街道、1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51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4.67万人。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31.91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64.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2亿元。财政总收入59.15亿元,增长7.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57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41.15亿元,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89亿元,增长13.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88亿元,同比增长17.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560元,增长8.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40元,增长9.2%。

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22%。其中,种植业产值7.59亿元,林业产值0.14亿元,牧业产值1.51亿元,渔业产值0.2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2亿元。全区耕地总面积89883.6亩,其中水田66999.3亩,旱地22884.3亩。林地面积43.26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1.05%,森林覆盖率51.85%,林木绿化率为53.19%。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6.59万亩,同比增长0.12%。全区现有农业重点龙头企业47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瓯柑、杨梅)、国家级绿色食品认定产品2个,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精品园)7个。建成市级以上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111个,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25个。

扶持企业转型发展,培育拟上市企业22家、即将上市企业2家,新增市龙头企业10家、高成长型企业24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3.72亿元,增长8.6%;服务业增加值261.02亿元,增长10.8%;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9.1%和5.4%。发布“浙江制造”标准2个,实施“机器换人”项目307个,47个领军型人才产业化项目落地。创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102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8家。开工小微园5个,标准厂房竣工24.7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4%,组织5批4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实施亿元以上项目210个。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1个,到位资金209亿元。外资招引实现重大历史性突破,实际利用外资3538万美元。

拆除违法建筑239万平方米,创成“无违建先进镇街”6个,整治出租房4.7万户、合用场所1.02万户。全面完成劣Ⅴ类水剿灭任务,市控梧田站位和273个小微水体成功消劣。封堵整治排污口4319个,整改雨污混流企业179家,19个片区污水管网互联互通。连续三年获得省“五水共治”大禹鼎。七大重污染行业整治三年任务完成,通过中央环保督察。新增绿地建设131公顷。完成街旁(滨水)小游园新建12个、改造提升4个。完成立体绿化建设3020平方米、绿道健身6.3千米。

全区有普通小学学校47所、在校生4.7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4100人,普通中学学校30所、在校生2.53万人。全区拥有小学专任教师2558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255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67人。拥有图书馆25个(包括城市书房、瓯悦书屋)、文化馆14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67.1万册。

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436家。其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家,区卫生监督所1家,区级综合性医院3家,民营医院6家。核定床位14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27张。全区各类医疗机构共有执业医师1109人,执业助理医师274人,注册护士1004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10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2.25人。共有公共体育场馆2个,各类公共健身设施1347个。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净增各类参保人员5.2万人次,户籍人口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7%、98.6%。


眼镜产业转型发展 2017年,瓯海区出台眼镜产业10条新政,产业总产值超百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增长25%以上,新增省级以上眼镜品牌1个,市、区级品牌8个,获批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省级出口眼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瓯海眼镜”入选省区域名牌。眼镜小镇聚集155家知名眼镜企业,厦门、广东等多家龙头眼镜企业回迁入驻,吸引韩国、以色列、意大利等采购商前来洽谈合作。


瓯海中心区建设 2017年,瓯海中心区推进续建项目31项、开工32项、竣工21项。完成玕东等10个城中村3449户签约,拆除旧房76万平方米,今汇路、景屿路完成整治。推进东三条路大西洋段等24条道路建设,其中经九路等17条道路建成通车,区块内道路网基本实现互联互通。高标准实施城市夜景亮化工程,打造沿瓯海大道亮丽景观带,完成四馆两中心、拆迁商务楼等30余个项目的夜间亮化工程建设。中心区人口快速集聚,11个房地产开发地块入住率81%,新集聚人口5.6万人,瓯海新城先后入选“浙江省最具发展潜力十大新城”“浙江产城融合十大示范新城”。


科技创新发展 2017年,瓯海区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从2万平方米扩容至12.1万平方米,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4个、入园企业122家,转化研究成果200余项。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瓯海研究院、温州大学新材料与能源产业研究院、温州市智能制造研究院等落地投用。“双创”氛围日益浓厚,全国首家“创客中国先进制造创客大学”落户瓯海,举办系列创新大赛活动。阿里巴巴创新中心顺利开业。建成众创社区1个、众创空间20家,入驻创客团队470个。发明专利授权551件、增长43.5%,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两位数。


公办幼儿园建设 2017年,瓯海区通过整合现有住宅区配套、校网调整后的闲置学校资源、回购企业旧厂房等举措,破除用地瓶颈;区财政一次性追加教育预算6000余万元,破除资金瓶颈;把公办幼儿园建设作为特事特办事项,全程开绿灯,由区教育局作为业主单位,进行统一立项和招标,引入EPC模式,仅用3个多月就完成原先需要1年多时间的工作量。一年新增12所公办幼儿园,全年增加学位3690个,学位数实现翻番,公办幼儿园投用量位居全市之首。全面推行混合制改革,在招收30名事业编制教师的同时,再向社会招收101名非事业编制教师。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2017年,制定出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分类谋划23个工程项目,推动镇域环境面貌明显改善,融入温州西部休闲产业带建设。推进戍浦江流域整治,开展全域卫生整治行动,镇域行政村环境卫生设施覆盖率和保洁队伍覆盖率均达100%。泽雅美丽乡村精品线、北林垟田园综合体加快建设,仙岩景区通过AAA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专家评审,创成AAA级景区村3个,吸引企业投资2.9亿元,建设森林康养综合体、崎云度假酒店等养生养老与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创旅游总产值6.2亿元、增长14%。泽雅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省级验收,创成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镇、美丽乡村示范镇。郭溪、瞿溪、丽岙、仙岩4个街道环境综合整治有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