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温州 > 图片信息
市区公园路开街
发布日期: 2020- 01- 23 10: 31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商报 字体:[ ]

公园路开街,吸引很多市民拍照打卡。(蒋文广 摄)

戏曲表演。

舞龙表演。

戏曲表演、糖画制作、传统婚俗演绎、捣年糕展示……1月22日上午,历时半年多改造的公园路,踩着猪年的尾巴,重新和市民们见面了。满街扑面而来的瓯风古韵,加上多种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搭配着红灯笼、舞狮队、新年鼓等各类新年元素,让市民们提前感受到了年味。

嬉嬉吃吃看看戏、买买拍拍晒晒图,成为不少来体验开街的市民常态。而对于老街新开的公园路,市民们也毫不吝惜溢美之词。那古色古香的门窗石板,那走街串巷的老行当表演,那承载历史的老店旧址……这一个个场景,在市民们看来,是温馨的记忆,是情绪的共鸣。

据悉,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公园路每天都会呈现多样的年味活动。春节假期,大家不妨来现场走走看看。

修旧如旧 公园路新景等你来打卡

“这个老门台有味道,来一张”“这个墙壁是浓浓的民国风,来一张”,这几日的公园路几乎每天被各种“长枪短炮”包围,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点。不少市民更是直接身着旗袍、汉服等传统服饰,在公园路上的各个标志性建筑前拍照打卡。

“公园路片区是五马-墨池历史街区的一部分,此前已经打造好的禅街连接的是信河街的‘西居’风貌,五马街展现的是‘南市’的集市繁华,而现在的公园路片区将呈现的是‘东庙’——历史上的温州文化传播中心,集合了温州‘儒释道’文化古迹,如华盖山上的道家圣地‘容成太玉洞’、公园路上的佛家寺庙‘开元寺’、儒家代表府学文庙。”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公园路片区改造提升工程于去年7月13日正式启动,改造总投资约3.76亿元,改造范围东至环城东路西至解放街,总长度580米,还包括华盖山公园南入口和中山公园。该工程深入挖掘公园路及中山公园的历史文化和历史记忆,打造“公园路十景”和“中山公园十二景”,并坚持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打造以温州传统民居风建筑为主的特色历史街巷,预计整个工程是今年6月完工。

其中“公园路十景”,自东向西分别是“斗城遗韵”“濠河泛月”“华盖洞天”“儒英咸集”“城南旧事”“瓯医溯宗”“九柏峥嵘”“城隍曲韵”“开元问禅”“府学儒风”,目前已有大部分景点“初露端倪”,市民可前往现场——寻迹实景,打卡留念。

非遗文化沉浸式体验过年不间断

从公园路的东头逛到西头,古树名木、临河骑楼、传统工艺、市井店铺、古居院落,共同拼凑出了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改造后的公园路不仅有可看之处,更有可玩之地。

记者了解到,为配合此次开街后的年味活动,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以老温州记忆为切入点,邀请非遗业态入驻公园路已改造房屋经营,开展瓯塑、瓯绣、糖金杏、鱼丸、灯盏糕等传统手工艺展示和美食体验活动,触发人们最深的城市记忆,唤起老温州人的儿时记忆和乡愁乡情。

“此次开街活动让我们掀开公园路的神秘面纱,感受其身后的文化底蕴,捕捉历史足迹,共同探讨温州老街区如何在新时代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传承,引发更多人对老街老文化的关注与思考。”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禅街、五马街改造得很成功,但是总觉得还太短不够逛。现在好了,公园路改造以后,整个串成一条线,一路逛下来就感觉充实多了。”22日上午,市民叶老伯告诉记者,他就住在附近,改造期间他就经常关注工程进展,现在整个改造成果让人眼前一亮。

现场各个非遗市集和小吃铺里的火爆人气,也再一次验证了市民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热衷和喜爱。春节期间公园路还将推出街区角色扮演互动活动,有人力黄包车、掌柜、店小二、占卜算卦、报童、老中医等角色互动,让市民们体验一步一景的风情互动展示。(记者 张晨

春节期间公园路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1月22日-30日

(农历腊月廿八至正月初六)

送春联/年画活动、整点鼓舞祈福并进行舞台表演(每天11点、16点)、舞龙表演、温州非遗市集

 1月31日-2月7日

(正月初七至十四)

整点鼓舞祈福并进行舞台表演(每天11点、16点)、温州非遗市集

2月8日

(农历正月十五)

街区角色扮演互动、整点鼓舞祈福并进行舞台表演(每天11点、16点)、温州非遗市集